【嚋】字的基本信息(怎么讀,拼音)

拼音:zhōuchóu

注音:ㄓㄡ,ㄔㄡˊ

筆順讀寫:豎、橫折、橫、橫、豎、橫、橫撇/橫鉤、橫、豎、橫、橫、豎、橫折、橫、橫、豎鉤、點

部首:
筆畫數: 17
結構: 左右
繁簡對應:
五筆: KFNF
五行: -
部外筆畫: 14
統一碼: 568B
倉頡: RGNI
鄭碼: JBJD
四角: 64041
異體字:
  • 基本解釋

  • 康熙字典

  • 說文解字

1. 古同“譸”。

1. 古同“疇”,誰。

嚋【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4畫

《集韻》除留切,音儔?!队衿氛l也。

《集韻》與??同。詞也。或作?譸。

《集韻》張流切,音輈?!队衿穱湥瑥堈N也?!都崱放c譸同。

說文解字

疇【卷十三】【田部】

耕治之田也。從田,象耕屈之形。??,??或省。直由切

說文解字注

(疇)耕治之田也。耕者、??也。??其田而治之。其田曰??。有謂麻田曰??者。劉向說苑、蔡邕月令章句、韋昭國語注、如淳漢書注同。此別爲一說。非許義也。有謂??爲畍埒小畔際者。劉逵蜀都注、張載魏都注之說。亦非許義。許謂耕治之田爲??。耕治必有耦。且必非一耦。故賈逵注國語曰。一井爲??。杜預注左傳曰。並畔爲??。並畔則二井也。引申之、高注國策、韋注漢書。??、類也。王逸注楚辝。二人爲匹。四人爲??。張晏注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