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
(1)(名)哥哥:大~|二~。
(2)(名)親戚中同輩而年紀比自己大的男子:表~。
(3)(名)稱呼年紀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含親熱意):【hao86.com好工具】李二~。
名詞
(1) (會意。從二可?!翱伞保小翱鞓贰?、“歡樂”的意思?!对姟ば⊙拧ふ隆罚骸佰烈痈蝗恕!?毛傳:“哿,可?!?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卷六:“哿與哀對文,哀者憂悲,哿者歡樂也?!睹珎鳌酚?xùn)哿為可,可亦快意愜心之稱?!薄案纭彼萍础案琛敝咀?。本義:歌)
(2) 通“歌”。詠,唱,奏樂
召公卒,而民人思 召公之政,懷裳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史記·燕召公世家》
誠信著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則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執(zhí)禽而朝之?!尔}鐵論》
(3) 又如:哥鐘(即歌鐘,古代打擊樂器);哥詠(歌詠)
(4) 哥哥
哥,聲也。從二可?!墩f文》。按,發(fā)聲之語,如可而平,今以稱兄之詞。
再拜跪奠大哥于座前,伏維哥孝友慈惠,和易謙恭。——唐· 白居易《祭浮梁大兄文》
(5) 又如:大哥;二哥;哥嫂;哥子(哥哥;對男孩的稱呼)。亦用于對同族和親戚中兄長的稱呼。如:叔伯哥
(6) 對年稍長者或年齡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的尊稱或昵稱 。如:張大哥;李大哥;哥們(男子之間的昵稱)
(7) 唐代常稱父為哥
(8) 對丈夫的昵稱。尤其是小兩口之間 。如:送哥參軍
(9) 宋代著名瓷窯“哥窯”的簡稱
哥【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音牁?!墩f文》聲也。從二可,古文以爲(wèi)謌字?!稄V韻》古歌字?!肚皾h·藝文志》哥永言?!短茣⒂礤a傳》屈原作九哥。
又《廣韻》今呼爲(wèi)兄?!俄崟窛}川語,小曰哥,今人以配姐字,爲(wèi)兄弟之稱。
又哥舒,複姓。
說文解字
哥【卷五】【可部】
聲也。從二可。古文以爲(wèi)謌字。古俄切文四
說文解字注
(哥)聲也。此義未見用者。今呼兄爲(wèi)哥。從二可。古俄切。十七部。古文?爲(wèi)歌字。漢書多用哥爲(wèi)歌。
哥為謎底的謎語
哥字組詞造句
哥的方言集匯
◎ 粵語:go1
◎ 客家話:[臺灣四縣腔] go1 [梅縣腔] go1 [陸豐腔] go1 [客英字典] go1 [海陸豐腔] go1 [客語拼音字匯] go1 [寶安腔] go1 [沙頭角腔] go1 [東莞腔] go1
◎ 潮州話:g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