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
(1) 塞進(jìn)
你來把我這邊的被掖掖罷?!都t樓夢》
(2) 又如:把被角掖好
(3) 藏
黛玉微微的點(diǎn)頭,便掖在袖里。——《紅樓夢》
(4) 插入腰帶
說著,掖上那把刀,邁步出門,往外就走?!秲号⑿蹅鳌?/p>
(5) 另見
動詞
(1) 用手扶著別人的胳膊
掖,以手持人臂投地也。從手,夜聲?!墩f文》
二禮從國子巡城掖以赴外?!蹲髠鳌べ夜迥辍?/p>
余掖殺國子。——《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掖以赴外殺之。
(2) 又如:掖進(jìn)(扶持推進(jìn))
(3) 扶助;提攜
故作是詩以誘掖其君也。——《詩·陳風(fēng)·衡門》序
(4) 又如:獎掖
名詞
(1) 胳肢窩。后作“腋”
掖,一曰臂下也?!墩f文》
衣逢掖之衣?!抖Y記·儒行》
張掖郡?!稘h書·地理志下》。集注引應(yīng)劭:“張國臂掖,故曰 張掖也?!?/p>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妒酚洝ど叹袀鳌?/p>
(2) 宮殿正門兩旁小門“掖門”的簡稱
入未央宮掖門?!稘h書·高后紀(jì)》。師古曰:“掖門,非正門而在兩旁,若人之臂掖也?!?/p>
(3) 又如:掖門(宮殿正門兩旁的邊門);掖垣(皇宮的旁垣);掖庭(宮中旁舍,妃嬪居住的地方);掖殿(宮中旁殿)
(4) 另見
掖【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奕。《說文》以手持人臂投地也。
又挾扶也?!对姟?img src="https://static.hao86.com/invalidZi2/61859675490682bda735125fb086a4b5.png" alt="??" class="lm_img" />風(fēng)·衡門序》誘掖其君也?!妒琛氛T謂在前導(dǎo)之,掖謂在傍扶之?!蹲髠鳌べ叶迥辍范Y從國子巡城,掖以赴外。《註》挾之而投於城外也。
又《說文》臂下也。與腋同?!抖Y·儒行》衣逢掖之衣?!对]》逢,猶大也。大袂衣也?!妒酚洝ど叹齻鳌非а蛑ぃ蝗缫缓?。
又宮旁舍曰掖庭,殿旁垣曰掖垣,宮闕旁小門曰左右掖門,皆取肘腋之義。《前漢·百官公卿表》武帝更名永巷爲(wèi)掖庭。
又《成帝紀(jì)》闌入尚方掖門?!对]》掖門在兩傍,言如人臂掖也?!抖鸥υ姟坊[掖垣暮。
又郡縣名?!肚皾h·地理志》張掖郡?!对]》張國臂掖,故曰張掖。《又》東萊郡掖縣?!俄崟芬?,腋本一字。今扶掖字從手,肘腋字從月。然古腋字本作亦,非從月也。
說文解字
掖【卷十二】【手部】
以手持人臂投地也。從手夜聲。一曰臂下也。羊益切文二百六十五重十九
說文解字注
(掖)?手持人臂也。各本臂下有投地二字。今依左傳音義刪正。左傳。衛(wèi)人伐邢。二禮從國子巡城。掖以赴外。殺之。赴當(dāng)是仆之誤。正義曰。說文云。掖、持臂也。謂執(zhí)持其臂投之城外也。釋文曰。說文云以手持人臂曰掖。陸孔所據(jù)皆無投地二字。淺人傅合左文增之。不知掖人者不必皆投地也。詩衡門序曰。僖公愿而無立志。故作是詩以誘掖其君。鄭云。掖、扶持也。是可證矣。從手。夜聲。羊益切。古音在五部。一曰臂下也。此義字本作亦。或借掖爲(wèi)之。非古也。儒行。逢掖之衣。高后本紀(jì)。見物如蒼犬據(jù)其掖。俗亦作腋。
掖的方言集匯
◎ 粵語:jat6 jik6
◎ 客家話:[梅縣腔] jit8 [海陸豐腔] rit8 ze5 [客英字典] jit8 [臺灣四縣腔] jit8 je5 [客語拼音字匯] yid6 [寶安腔] jit8
掖為謎底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