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潘之恒    pān zhī héng 詩人

潘之恒(約1536—1621)字景升,號鸞嘯生,冰華生,安徽歙縣、巖寺人,僑寓金陵(今江蘇南京)。嘉靖間官至中書舍人。明代戲曲評論家、詩人。明嘉靖年間,官至中書舍人,得汪道昆保薦,入“白榆社”。與湯顯祖、沈璟等劇作家交好。曾從事《盛明雜劇》的編校工作。撰有《敘曲》、《吳劇》、《曲派》等劇評,均收入《亙史》、《鸞嘯小品》兩集中,撰有詩集《涉江集》。晚年,與黃山結(jié)下不解之緣,在黃山湯泉附近建“有芑堂”,廣邀賓朋、名人游黃山,使黃山知名度大大提高。又于萬歷年間重編黃山志,取名《黃海》,隨撰隨刻,至去世未完稿。

本    名
潘之恒
字    號
字景升,號鸞嘯生
出生時間
約1536
去世時間
1621
主要作品
《婁江謁二王先生墓》 《昆山聽楊生曲有贈》 《雨后同錢象先王德操》 《春燕·海燕留空壘》 《賦得千山紅樹》

藝術(shù)成就

青年時代曾師事汪道昆、王世貞;后傾心“公安派”。交游極廣,與戲曲家張鳳翼、湯顯祖、屠隆以及袁宏道兄弟等的友誼都很深,與李贄也有過來往。他曾長期生活在南京、蘇州等地,晚年住在黃山,專心整理著述。潘之恒一生愛好戲曲,曾多次主持“曲?”活動。他寫了許多文章,詳細(xì)記錄了從隆慶四年(1570)至萬歷四十七年(1619)整整50年間昆山腔演出的許多具體情況,保留了不少極為珍貴的歷史資料。

他總結(jié)、分析了戲曲表演藝術(shù)的經(jīng)驗(yàn),提出了一些很有見地的觀點(diǎn),豐富了中國戲曲理論寶庫。潘之恒認(rèn)為,戲曲是“生于千古之下,而游于千古之上”,“顯陳跡于乍見,幻滅影于重光”,目的是“悟世主而警凡夫”。他主張戲曲表演必須從生活出發(fā),“以情寫情”,反對簡單、生硬、機(jī)械摹仿。他認(rèn)為“為劇必自調(diào)音始”,必須“先正字,而后取音”。他要求演員必須掌握“曲余”的技巧,要用飽滿的感情,唱出曲中的余韻,使人感到余音裊裊,其味無窮。他從“度”、“思”、“步”、“呼”、“嘆”五個方面,論述了表演藝術(shù)應(yīng)該注意的許多具體問題。他認(rèn)為表演一定要注意分寸,合乎規(guī)矩、節(jié)奏。只有“濃淡繁簡,折衷合度”,演出才能得其意,傳其情,收到良好的效果。潘之恒的這些意見,對于幫助演員提高表演藝術(shù),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因此當(dāng)時人們都把他視為“賞音”,譽(yù)為“獨(dú)鑒”。許多人還認(rèn)為,演唱昆山腔,只要得到他的稱許,就算有了定評。潘之恒一生和演員關(guān)系極為密切,他曾懷著極大的同情,為全國各地的許多女演員寫了不少小傳,因而獲得“姬之董狐”的稱號。潘之恒生活在昆山腔正走向全面繁盛的歷史時代,他以一個詩人的眼光來看戲、評戲,尤其在評論戲曲表演藝術(shù)方面,成就最為突出。

潘之恒的戲曲評論,在中國戲曲批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潘之恒論戲曲表演藝術(shù)的文章和所寫演員小傳都收入他的綜合性著作《亙史》和《鸞嘯小品》中。

潘之恒的詩(共16首詩)
  • 《婁江謁二王先生墓》
    祗園澹圃各荒蕪,綿竹尋師事豈誣。積翠丹臺空集鳳,殺青玄草盡傳烏。驚心塵土雙埋玉,揮涕河山一束芻。悵望新阡松柏路,敢從青樹問榮枯。
  • 《昆山聽楊生曲有贈》
    板橋南岸柳如絲,柳下誰家將叛兒?!栋灼r》尚能調(diào)魏譜,紅牙原是按梁詞。雨添山翠通城染,潮沒堤痕去路疑。年少近來無此曲,舊游零落使人悲。
  • 《雨后同錢象先王德操》
    客懷岑寂后,無復(fù)更尋幽。積雨沉鮫室,新云簇虎丘。樹高能半塔,山淺亦藏舟。為問千人坐,曾消幾日愁。
  • 《春燕·海燕留空壘》
    海燕留空壘,逢春幾度歸。引雛將唶唶,識主故依依。解語欺黃鳥,謀身尚黑衣。莫嫌泥滓污,曾向玉樓飛。
  • 《賦得千山紅樹》
    秋岸繁華景,紅霞萬樹春。西風(fēng)無限意,吹盡送歸人。落葉蕭蕭路,秋風(fēng)湖上波。到家紅樹少,不怨客愁多。

古詩大全

好86網(wǎng)為您提供潘之恒簡介,潘之恒是哪個朝代的詩人,潘之恒古詩大全,潘之恒的詩,潘之恒作品目錄

http://vip9tm30.com/shiren_view_9bb1c443ac9bb1c4/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