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059)宋泰州如皋人,一作海陵人,字翼之,世稱安定先生。以經(jīng)術(shù)教授吳中。仁宗景祐初,更定雅樂,以范仲淹薦,與阮逸同校鐘律,分造鐘磬。后教授湖州,弟子數(shù)百人,教學有法,規(guī)章制度悉備。慶歷中興太學,即取其法。皇祐中,遷國子監(jiān)直講,其徒益眾,禮部取士,其弟子十居四五。嘉祐初,擢天章閣待制,仍治太學。以太常博士致仕。有《周易口議》、《洪范口義》、《皇祐新樂圖記》等。
生平
祖籍今陜西子長縣的安定堡(一說現(xiàn)甘肅省慶陽市鎮(zhèn)原縣)。公元993年(宋太宗淳化4年)生于今江蘇泰州市海陵區(qū)一下等官吏家庭。其家族世代顯赫,始祖胡遵為晉車騎將軍,后裔中曾有過兩位皇后和太后,另有三公九卿及將軍、太守10余人。祖父胡修已任泰州司寇參軍時舉家隨遷,但自其父胡訥任寧海軍節(jié)度推官后,在當時 屬于下等官吏,因俸祿較少,竟步入“家貧無以自給”的境地。 胡瑗自幼聰穎好學,7歲善屬文,13歲通五經(jīng),被左右鄉(xiāng)鄰視為奇才。胡訥說:“此子乃偉器,非常兒也!”胡瑗讀書勤奮,好學上進,且志向遠大,常以圣賢自任,但因家境衰微,早年并未受過良好教育。直至20多年后才得以與孫復、石介等人到山東泰山棲真觀求學深造。此間心志遠大,10年不歸,潛心研習圣賢經(jīng)典。他為了不讓心志受到干擾,每當拆開家書,見有“平安”二字即投入山澗不再展讀。在此期間,他“食不甘味,宿不安枕”,刻苦鉆研學問,為以后從事教育打下堅實基礎(chǔ)。30歲開外的胡瑗從山東回到家鄉(xiāng),然而卻7次應考不中。40歲時放棄科舉意念,返回泰州城,在華佗廟旁經(jīng)武祠(即后來江蘇省泰州中學所在地)辦起了一所書院(私塾),并以祖籍安定立名,稱安定書院。 1034年(景祐元年),42歲的胡瑗開始到蘇州一帶設(shè)學講授儒家經(jīng)術(shù)。時值原朝廷中向來重視文教的范仲淹因反對廢后被貶該地任知事。翌年范在南園開辦郡學后,聘他為首任教席,并送自己的兒子范純佑拜其為師。到任后,他即制訂了一套嚴格的校規(guī)。由于范公子能帶頭遵守,故其他出身豪門的學生無一膽敢肆意踐踏。在知州的鼎力支持下,郡學很快就成為了全城各地學府的楷模。 1036年,經(jīng)范仲淹的引薦,胡瑗以布衣身份,與知杭州的音樂家阮逸同赴開封接受正急于雅樂改進的宋仁宗召見,并奉命參定聲律,制作鐘磬。其間,他合乎古禮的文雅舉止深得朝中要人的贊賞,事成后即被破例提拔為校書郎官。1040年(康定元年)8月,隨鎮(zhèn)守延州(今延安)的范仲淹到陜西,被舉薦為丹州(今宜川縣)軍事推官。此間撰《武學規(guī)矩》一書,提倡國家大興武學,以抵御外部侵略。 1041年(慶歷元年),胡瑗調(diào)密州(今山東諸城)任觀察推官時,因父親去世而辭官回家奔喪。翌年復出,改任保寧(今浙江金華)節(jié)度推官。不久應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太守滕宗諒之邀,到當?shù)氐闹輰W任主講教授,以致“四方之士云集受業(yè)”。其間提出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的至理名言,并創(chuàng)立了卓有成效的“湖學”。 1044年(慶歷4年),范仲淹推行新政,并效法湖州的辦學經(jīng)驗興辦了一所中央太學。1050年(皇祐2年)11 月,朝廷再次更定雅樂,仍詔胡瑗與阮逸進京主持,并在司馬光和范景仁的支持下以3年時間完成。此間兩人還合作撰就了《皇祐新樂圖記》3卷。1052年被任命為國子監(jiān)直講(主講教授),晉光祿寺丞。被征為太子中舍,后以殿中丞致仕。任教期間因?qū)W識淵博且教學得法,備受學生的歡迎并敬重。 1056年(嘉祐元年),64歲的胡瑗晉升太子中舍暨天章閣侍講,成為了當朝太子的導師。同時兼在太學協(xié)助博士的考教訓導與執(zhí)掌學規(guī)。此時雖身為命官,卻始終保持師生平等,常與學生切磋交流,在校園里形成了一種“沈潛、篤實、醇厚、和易”的學風。當時的受教者包括皇室多位儲君、眾多知名學者及禮部中的近半官員,故深得學生與朝中上下的敬重,視他為一代宗師,被神宗稱為“真先生”。 晚年,胡瑗依舊苦讀勤教,并參議朝政。1059年終因積勞成疾而臥床不起。后經(jīng)仁宗皇帝欽準,領(lǐng)太常博士銜赴杭州長子胡康任所療養(yǎng)。臨行前京城轟動,相送者“百里不絕”。不久即病故,被朝廷追謚“文昭”,葬于湖州原菰城附近。另被王安石譽為“天下豪杰魁”;被范仲淹遵為“孔孟衣缽,蘇湖領(lǐng)袖”;文學大家蘇東坡更曾寫下過贊頌他的詩句“所以蘇湖士,至今懷令古”……。 胡瑗在生前幾十年的教學實踐中,集教學理論、實踐和改革于一身,開創(chuàng)了宋代理學先河。其主要貢獻為:確立了培養(yǎng)“致天下之治”人才的教育理念;糾正了朝廷取仕時的弊病,要求德、智、體、樂全面觀察;實施分科教學;推廣普及教育;嚴格校規(guī),言傳身教;注重學生的社會實踐及創(chuàng)立了高校寄宿制度。遺著有《松滋縣學記》、《周易口義》、《洪范口義》、《論語說》和《春秋口義》等。 人物簡介 胡瑗是宋代理學醞釀時期的重要人物 ,與孫復、石介并稱宋初三先生。 胡瑗精通儒家經(jīng)術(shù) ,以“圣賢自期許”,講“明體達用之學”。 他認為,儒家的綱常名教是萬世不變的“體”,而儒家的詩書典籍是垂法后世的“文”;把體、文付諸實際,可以“潤澤斯民,歸于皇極”,達到民安國治 、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目的 ,這是“用”。 他的“明體達用之學”,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 胡瑗講學分經(jīng)義、治事二齋,治事包括講武、水利、算術(shù)、歷法等,表現(xiàn)了重視經(jīng)世致用的特點。 胡瑗“白衣而為天下師”。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胡瑗在蘇州、湖州一帶任教實行的教學方法史稱“蘇湖教法”,宋仁宗慶歷中,朝廷興太學,“詔下蘇、湖取其法,著為令于太學”。 著有《周易口義》、《洪范口義》,均入《四庫全書》;另有《論語說》、《春秋口義》。
成就
杰出思想
倡導天人合一 胡瑗不僅是著名的古代教育家,而且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獨特的教育理論和豐富的社會實踐皆源于其學術(shù)思想的深厚造詣。他的學術(shù)思想內(nèi)涵豐富,主要根源于《周易》一書。 易學為講天人之道、講萬物變易法則的學問。胡瑗的《周易口義》是他的學生倪天隱根據(jù)先生口述整理而顧。其特點是大膽疑經(jīng),自立新解 。據(jù)統(tǒng)計,胡瑗僅在《周易口義》一書中,疑經(jīng)的地方就有10多處;在《洪范口義》中,也糾正了許多不合理的注解。據(jù)《宋元學案》記載,胡瑗“日升堂講《易》,音韻高朗,旨意明白,眾皆大服”。丁寶書在《安定言行錄》中引用胡瑗學生王得臣的話說:胡瑗為國子直講,“朝廷命主太學,時千余士,日講《易》,予執(zhí)經(jīng)在諸生列,先生每引當世之事明之?!焙翢o疑問,胡瑗是宋初易學的權(quán)威,是一位開源發(fā)蒙、鼓動風氣的人物,也是宋代義理易學的創(chuàng)立者。清人全祖望亦在《宋元學案》中追根溯源地說:“宋世學術(shù)之盛,安定、泰山為之先河?!?. 堅持安民之道的民本思想胡瑗的安民之道,一在求賢用賢,二在養(yǎng)民教民。他以為,君王再能干賢明,若無賢臣輔佐,則“倡而無知,令而無從”,雖有仁義愛民的欲望,亦無法施行仁政于天下。因此,胡瑗說,“天下之廣,生靈之眾,一賢不可獨治,故必群賢并進于朝廷,則可大行其道。”廣納天下群賢,一可佐君施行仁政,二可輔君增廣視聽,三可致君無為而治。當然,這里所說之“民”,不過是統(tǒng)治階級的左臣右相。但他倡導在州縣辦官員學,則是從教育培養(yǎng)地方基層民眾入手,努力提高他們素質(zhì)。尤其胡瑗在《周易口義》中“論民本”時說:“不以一己為憂樂,所憂者天下,所樂者天下。”這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其實是一致的。 主張知行合一 胡瑗還提倡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他在講授“三禮”(《周禮》、《儀禮》、《禮記》)時,因其中所記載的禮儀器物久已失傳,無形象教學之具供學生觀摩,就自制掛圖,懸于講堂之上,讓學生直觀,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另外,還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到遠近地區(qū)去游歷考察,觀名山大川,開闊學生視野,做到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統(tǒng)一。
歷史地位
胡瑗一生的人格風范,成就業(yè)績,不僅受到北宋王朝的充分肯定和北宋學子、學者的傾心敬仰,而且受到后世歷代人們的欽佩。 宋神宗《御題胡安定先生》贊曰:“先生之道,得孔孟之宗。先生之教,行蘇湖之中。師運而尊,如泰山特屹于諸峰。法嚴而信,如四時迭運于無窮,辟居太學,動四方欣慕不遠千里而翕從。召入天章,輔先帝日侍啟沃萬言而納忠。經(jīng)義治事,從適士用。議禮定樂,以迪聯(lián)躬。敦尚本實,還隆古之淳風。倡明正道,開來學之顓蒙。載瞻載仰,誰不思公?誠斯文之模范,為后世之欽崇!” 宋代的許多名賢如范仲淹、歐陽修、蘇軾、蔡襄、米芾、司馬光、王安石、朱熹、文天祥等,或為之作像贊,或為之寫墓志、墓表,稱頌他為“蘇湖領(lǐng)袖”、“東南模范”、“三吳木鐸之鼻祖”、“百代帝師之功臣”、“自秦漢以來,師道之立未有過瑗者”。王安石《書贈胡翼之》更曰:“孔孟去世遠矣,信其圣且賢者,質(zhì)諸書焉耳。翼之先生與予并時,非若之遠也?!卑押ヅc孔孟置于同等的地位。 至明嘉靖九年(1530),明世宗下詔,尊胡瑗為“先儒胡子”,“從祀孔廟”,至今山東曲阜孔廟內(nèi),“先儒胡子瑗之位”的牌子,仍與韓愈、朱熹等先儒牌位排列在一起。 胡瑗與孫復、石介在歷史上還有“宋初三先生”、“理學三先生”之稱。理學又名宋學,是宋代儒家的哲學思想。漢儒治經(jīng)側(cè)重名物訓詁,宋儒則多以闡釋義理,故名理學。胡瑗堅持樸素的唯物論,反對唯心論,認為“命者稟之于天,性者命之在我”,開宋儒性命之學的先聲。以傳統(tǒng)的儒學倫理為核心,大膽質(zhì)疑,自立新解,開宋代義理易學之宗。全面闡述性、命、天、人、政、教的內(nèi)在關(guān)系,形成具有個性特色的性命學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人全望祖撰的《宋元學案》稱:“宋世學術(shù)之盛,安定、泰山為之先河,程、朱二先生皆以為然?!蔽闹兴浮鞍捕ㄌ┥健?,因宋初胡瑗講學于南方稱南派,孫復、石介講學于北方稱北派,亦稱泰山派?!俺?、朱二先生”,是指程頤、朱熹。其中程頤是胡瑗的學生,朱熹是程頤的學生?,F(xiàn)代編的《辭?!匪d“理學”條目,雖承認胡瑗、孫復、石介有“宋初三先生”、“理學三學生”之稱,但又說:“其實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為周敦頤、邵雍、張載、二程兄弟(顥、頤),至朱熹始集其成?!倍押ァO復、石介完全置于理學之外。胡瑗在如皋的后裔傳至今已35世,其大門楹聯(lián)歷代相傳都是寫的“鄉(xiāng)賢世澤,理學家聲”,或“蘇湖世澤,理學家聲”。筆者曾在南京圖書館古籍部,有幸看到1933年編寫的《江蘇省志稿》和1937年出版的《江蘇鄉(xiāng)土志》,都記載:“胡瑗,理學先驅(qū),為二程所宗,朱熹總其成?!边@應該是最符合歷史的定位。
深遠影響
胡瑗一生著作頗豐,可惜大部散佚,傳世很少,且多為門人記錄整理而成。現(xiàn)存世的經(jīng)學著作有《周易口義》12卷、《洪范口義》3卷,音樂著作有《皇佑新樂圖記》3卷(與阮逸合撰),余 已散佚。 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把古代圣賢名流的“嘉言善行”匯集起來,編成《小學》一書,作為兒童讀本,其中就詳細記錄了胡瑗一生的教學活動和事跡,認為可作“百世之法”。南宋書院舉起,宋寶慶二年(1226年),泰州在胡瑗講學之處,亦創(chuàng)辦了“安定講堂”。明代學士程敏政斷言:“自秦漢以來,師道之立,未有過瑗者?!泵骷尉妇拍辏?530年)世宗正式以胡瑗從祀,尊稱為“先儒胡子”。泰州亦在“安定講堂”之地,建立胡公祠,紀念胡瑗先賢,清乾隆五年(1740年)改稱“胡公書院”。嘉慶二年(1797年),胡公祠移至泰州岳墩南麓,現(xiàn)存祠三間,列為泰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清初學者黃宗羲直接繼承了胡瑗“明體達用”的衣缽,開創(chuàng)學貴踐履的經(jīng)世致用新學風,其實質(zhì)就是胡瑗倡導的“實學論”。胡瑗的教育理論與實踐,不僅示范于當時,而且也垂法于后世,在中國教育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無怪乎他的名字和“蘇湖教法”為人們所熟知,且享有很高的聲譽。當代研究胡瑗及其教育方法的不乏其人,國外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學者均涉足此領(lǐng)域,當代出版的《中外著名教育家小傳》、《中國歷史大辭典》、《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歷代思想家》、《中國大百科全書》、《辭?!?、《辭源》等權(quán)威性著作,對胡瑗都列有專條,翔實介紹。當然,胡瑗畢竟是封建社會的學者和教育家,其思想與行為不可能不打上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烙印。然而,歷史地、公允地評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誠可為社會主義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shè)服務。
作品
石壁 李白好溪山,浩蕩旌川游。 題詩汪氏壁,聲動桃花洲。 英辭逸無繼,爾來三百秋。 汪公亦蕃衍,宗支冠南州。 其間新建居,林泉最清幽。 竹聲滿道院,山光入書樓。 仙氣既飄飄,儒風亦悠悠。 子孫多俊異,詞行咸精修。 我來至石壁,賞之不能休。 酣味碧溪水,苦飲黃金甌。 因羨汪君居,復思汪君投。 遇景清興發(fā),浩與天云浮。 斐章異繡段,灑翰非銀鉤。 庶與謫仙詩,千古同風流。 睢陽五老圖 始同優(yōu)烈晚同間,五福俱全戴角冠。 典午山河遵大道,調(diào)元宗社對窮桓。 羌夷誰敢窺中夏,朝士猜疑畏歲寒。 肱股賡歌遺韻在,惟吾后進祗膺看。 著述 明代程敏政在其《考正祀典疏》中,曾稱當時學者“大約以為(胡瑗)少著述,而 不得比於濓洛”。然則根據(jù)《宋史·藝文志》以及其他目錄書籍的記載,胡瑗著述多達十三種,當不在少數(shù)。這十三種著述分別是:《周易口義》、《洪范口義》、《皇祐新樂圖記》、《尚書全解》、《景佑樂府奏議》、《皇祐樂府奏議》、《春秋口義》、《春秋要義》、《胡先生中庸義》、《吉兇書儀》、《武學規(guī)矩》、《論語說》、《資圣集》。但可惜的是,除了《周易口義》、《洪范口義》、《皇祐新樂圖記》三書今天尚能看到之外,其馀幾種皆已亡佚。
詩詞大全
古詩大全
好86網(wǎng)為您提供胡瑗簡介,胡瑗是哪個朝代的詩人,胡瑗古詩大全,胡瑗的詩,胡瑗作品目錄
http://vip9tm30.com/shiren_view_9b8be343ac9b8be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