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李白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
喧呼救邊急,群鳥皆夜鳴。
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quán)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問此何為?
答言楚征兵;
渡瀘及五月,將赴云南征。
怯卒非戰(zhàn)士,炎方難遠行。
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
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
千去不一還,投軀豈全身?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乎!

古風·其一譯文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插著羽毛的征兵文書疾如流星,朝廷調(diào)兵的虎符發(fā)到了州城。

喧呼救邊急,群鳥皆夜鳴。緊急救邊喧呼聲震動四野,驚得夜鳥群起亂叫。

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quán)衡;皇帝在宮中像白日一樣高照天下,三公大臣運籌帷握,各司其職。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天地皆循大道,自然運行,天下清平,四海安寧。

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征兵;請問現(xiàn)在為什么這樣緊急調(diào)兵?回答說是要在楚地征兵。

渡瀘及五月,將赴云南征。準備五月即渡瀘水,將赴云南征討南詔。

怯卒非戰(zhàn)士,炎方難遠行。所征的士卒懦怯而不能戰(zhàn)斗,再加上南方炎熱,難以遠行。

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征夫們哭著與家人告別悲啼之聲使日月為之慘淡無光。

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淚盡而泣之以血,被征發(fā)的士卒與親人都哭得腸斷心裂,聲音嘶啞。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他們與南詔作戰(zhàn)簡直是像驅(qū)困獸以償猛虎,送窮之魚去喂長鯨。

千去不一還,投軀豈全身?有去無回,無人全生。

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乎!多么希望大唐能像舜一樣修德以召遠人,手舞干戚,跳一個象征性的舞蹈,便能使有苗臣服。

古風·其一注解

1
羽檄:古代軍中的緊急文書因用鳥羽插之,以示緊急,故稱“羽檄”。
2
虎符:古代調(diào)兵之符信。多為虎形,一剖為二,一半留京師,一半給地方將帥,必須二者相合方能發(fā)兵。
3
專城:古代州牧、太守稱專城。
4
白日:謂帝王。
5
紫微:星名,象征朝廷。
6
三公:唐時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7
權(quán)衡:權(quán)柄?!疤斓亍本洌赫Z出《老子》:“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泛言南方征集士卒。古以瀘水多瘴氣,五月才能過渡。瀘,瀘水,即今云南境內(nèi)的金沙江。
8
長號:放聲大哭。
9
嚴親:古稱父為“嚴父”,這里指父母雙親。
10
慘光晶:形容日月慘淡,失去了光輝。
11
兩無聲:指征夫及其親人皆泣不成聲。喻南詔軍似猛虎、奔鯨,而唐軍似困獸與窮魚。
12
干:盾牌。戚,大斧。

古風·其一賞析

此詩的開篇四句,便直接了當?shù)乇憩F(xiàn)戰(zhàn)事,渲染了全國各地被緊張、恐慌的氣氛所籠罩著,人們都在驚懼不安?!坝鹣?,指上插羽毛的征調(diào)軍隊的文書,表示緊急;“虎符”,是朝廷調(diào)兵遣將的憑據(jù),以銅刻作虎形,劈為兩半,調(diào)兵時需二者驗合。說“羽檄”像夜空里的流星一樣快速地飛來,可見急上加急;說“虎符”在各州各郡一個個地合著。更見征調(diào)之多、頻繁不已,邊疆告急,形勢緊張的情況則不言而喻了。繼之“喧呼”一句,緊承前兩句詩意,寫出催迫應邊之狀。是誰在“喧呼”呢?詩中并沒交代,但不難體會,這里既有傳檄人的呼聲,也有調(diào)兵長官的命令、嘈嘈嚷嚷,一片慌亂,以至連林中的鳥雀在深夜中為之驚動都鳴叫不已,則人之被驚擾不寧可以想見了。這幾句詩,盡管沒有描寫刀光劍影相互拼殺的戰(zhàn)斗場面,沒有具體敘述官吏隨便抓兵拉夫的情景,但卻把緊張慌亂形勢下,人們的驚恐之狀和難以承受的心理負擔和盤托出,起勢有力,文辭奇挺,扣人心弦。

接著,猶如影、視鏡頭轉(zhuǎn)換一般,“白日”以下四句詩,又展示了一幅升平安寧的畫圖。“白日”象征皇帝,“紫微”比喻朝廷;“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為朝臣中官位最高的,故合稱“三公”。他們掌握著國家的命運,按道理說應該把天下治理得清明太平,借用老子的話就是“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即天下統(tǒng)一、四方安定。這里在頌揚以往承平的景象之中,暗暗譴責了當權(quán)者,通過前后鮮明的對照,對于征南詔的發(fā)動者策劃者給予了諷刺,詩人和廣大人民反對不義之戰(zhàn)的思想自然地滲透其中,意蘊深刻、耐人尋味。

“借問此為何?答言楚征兵”。這兩句是對以上詩意的具體說明,意思是:國家原來很安定。現(xiàn)在為什么陷入一片驚慌混亂之中呢?這完全是因為南侵而大肆征兵造成的。古時以“楚”泛指南方,“楚征兵”,即征討南方的軍隊。這里運用問答的形式,不僅在句式上顯得靈活變化,而且在前后意思的構(gòu)架上也起到了勾聯(lián)紐結(jié)的作用,可謂匠心獨運?!岸蔀o及五月”,這個“瀘”指金沙江,古時稱“瀘水”,相傳江邊多瘴氣,以三、四月間最為厲害,五月以后稍好些,諸葛亮的《出師表》有“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之句?!皩⒏霸颇险鳌保@不僅是詩人的敘述,也表達了士兵的心情,他們聽說要渡過瀘水,去遙遠的云南打仗,心頭緊縮,都感到有去無回,很少有生還的希望。寫到這里,詩人對統(tǒng)治者這樣的窮兵黷武,而不顧惜人民的生命,感到異常憤概,充滿不平之氣,于是議論道:“怯卒非戰(zhàn)士,炎方難遠行”,意思是說,他們都是被抓來的百姓,沒有經(jīng)過陣勢,是難以上戰(zhàn)場的,更何況去邊陲之地的云南呢?把李唐王朝驅(qū)民于死地的罪惡深刻地揭露出來了。

從“長號”到“心摧”四句,具體地描寫了出征戰(zhàn)士被迫離家時的悲慘情景。被抓去充軍的人們,臨行前和他們的父母、親人告別,這是生的分離,也是死的作別,彼此號大哭,哭得日月無光,天昏地暗,直到哭盡了淚水,流出了血水,心肝摧斷,兩無聲息。詩中連用“長號”、“慘”、“泣盡”、“心摧”,充滿感情色彩,從聽覺視覺上造成強烈效果,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展現(xiàn)了這種生離死別慘絕人寰的悲劇。

“困獸”四句,又是議論,以“困獸”、“窮魚”喻沒有戰(zhàn)斗力的“怯卒”、以“猛虎”、“奔鯨”喻兇悍強大的敵人。在這樣敵我力量懸殊的情勢下,進行著擴邊的戰(zhàn)爭,其結(jié)果是注定要失敗的,眾多的應征士卒,也只能白白地送死,“千去不一回,投軀豈全生”,葬身于沙場之上,成為統(tǒng)治者進行不義之戰(zhàn)的犧牲品。這幾句通過形象的比喻,適當?shù)目滹?,對當?quán)者的罪行給予了批判和控訴,也體現(xiàn)出詩人對廣大人民的深切同情,閃爍著人道主義思想的光輝。

詩的結(jié)末兩句,內(nèi)容上又發(fā)展到一個深的層次,進一步地揭示了詩的主旨,表達了個人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干”是盾牌,“戚”是大斧,以這兩種兵器用在誤樂上,表示行德政而不用征伐?!坝忻纭?,古代部族名,傳說舜時有苗叛亂,大禹建議用武力去征服他們,舜不同意,于是修明德政,三年以后,他舉行了一次操舞盾牌、大斧的演習,有苗氏便歸服了。詩人引用這個典故,正是暗譏“當國之臣不能敷文德以來遠人”(蕭士赟《分類補注李太白集》),動輒訴諸于武力,更加明確地表達了偃武修文、實現(xiàn)清明政治的美好愿望。顯然這里的意思與“白日”以下四句的內(nèi)容,是完全一致,相互呼應的。在結(jié)構(gòu)上如此巧妙的安排,前后勾聯(lián)、渾然一體,亦可見詩人藝術(shù)構(gòu)思上的獨到之處。

李白詩歌向以浪漫主義著稱于世,這首詩在運用傳說、夸張及想象方面,雖也體現(xiàn)出來了這些特點,但基本上是以寫實為主的。敘的是實事,寫的是實景,抒的是實情,并運用對比、問答手法,將描寫、議論、抒情等巧妙地融合起來,達到了精湛的程度,這一點可以說是他的詩歌現(xiàn)實主義精神的體現(xiàn)。

作者簡介

李白
李白[唐代]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更多

李白的詩(共1617首詩)
  • 游松江·銀潢倒瀉入滄溟
    朱長文朱長文〔唐代〕
    銀潢倒瀉入滄溟,身近魚龍夜不驚。
    鳴櫓空飛孤雁過,漁燈照浦一星明。
  • 吳王古宮井
    羅鄴羅鄴〔唐代〕
    古宮荒井曾平后,見說耕人又鑿開。
    拾得玉釵鐫敕字,當時恩澤賜誰來。
    含青薜荔隨金甃,碧砌磷磷生綠苔。
    莫言數(shù)尺無波水,曾與如花并照來。
  • 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示榮唱
    陸龜蒙陸龜蒙〔唐代〕
    洪范分九疇,轉(zhuǎn)成天下規(guī)。
    河圖孕八卦,煥作玄中奇。
    先開否臧源,次筑經(jīng)緯基。
    粵若魯圣出,正當周德衰。
    越疆必載質(zhì),歷國將扶危。
    諸侯恣崛強,王室方陵遲。
    歌鳳時不偶,獲麟心益悲。
    始嗟吾道窮,竟使空言垂。
    首贊五十易,又刪三百詩。
    遂令篇籍光,可并日月姿。
    向非筆削功,未必無瑕疵。
    迨至夫子沒,微言散如枝。
    所宗既不同,所得亦異宜。
    名法在深刻,虛玄至希夷。
    自從戰(zhàn)伐來,一派縱橫馳。
    寒谷生艷木,沸潭結(jié)流澌。
    驚奔失壯士,好惡隨纖兒。
    嬴氏并六合,勢尊丞相斯。
    加于挾書律,盡取坑焚之。
    南勒會稽頌,北恢胡亥阺。
    猶懷遍巡狩,不暇親維持。
    及漢文景后,鴻生方钅辰摫。
    簸揚堯舜風,反作三代吹。
    飄飖四百載,左右為藩籬。
    鄴下曹父子,獵賢甚熊羆。
    發(fā)論若霞駁,裁詩如錦摛。
    徐王應劉輩,頭角咸相衰。
    或有妙絕賞,或為獨步推。
    或許潤色美,或嫌詆訶癡。
    倏以中利病,且非混醇醨。
    雅當乎魏文,麗矣哉陳思。
    不肯少選妄,恐貽后世嗤。
    吾祖仗才力,革車蒙虎皮。
    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場麾。
    輕若脫鉗釱,豁如抽扊扅。
    精鋼不足利,騕褭何勞追。
    大可罩山岳,微堪析毫厘。
    十體免負贅,百家咸起痿。
    爭入鬼神奧,不容天地私。
    一篇邁華藻,萬古無孑遺。
    刻鵠尚未已,雕龍奮而為。
    劉生吐英辯,上下窮高卑。
    下臻宋與齊,上指軒從羲。
    豈但標八索,殆將包兩儀。
    人謠洞野老,騷怨明湘累。
    立本以致詰,驅(qū)宏來抵隵。
    清如朔雪嚴,緩若春煙羸。
    或欲開戶牖,或?qū)椑t緌。
    雖非倚天劍,亦是囊中錐。
    皆由內(nèi)史意,致得東莞詞。
    梁元盡索虜,后主終亡隋。
    哀音但浮脆,豈望分雄雌。
    吾唐揖讓初,陛列森咎夔。
    作頌媲吉甫,直言過祖伊。
    明皇踐中日,墨客肩參差。
    岳凈秀擢削,海寒光陸離。
    皆能取穴鳳,盡擬乘云螭。
    邇來二十祀,俊造相追隨。
    余生落其下,亦值文明時。
    少小不好弄,逡巡奉弓箕。
    雖然苦貧賤,未省親嚅口而。
    秋倚抱風桂,曉烹承露葵。
    窮年只敗袍,積日無晨炊。
    遠訪賣藥客,閑尋捕魚師。
    歸來蠹編上,得以含情窺。
    抗韻吟比雅,覃思念棿摛。
    因知昭明前,剖石呈清琪。
    又嗟昭明后,敗葉埋芳蕤。
    縱有月旦評,未能天下知。
    徒為強貔豹,不免參狐貍。
    誰蹇行地足,誰抽刺天鬐。
    誰作河畔草,誰為洞中芝?
    誰若靈囿鹿,誰猶清廟犧?
    誰輕如鴻毛,誰密如凝脂?
    誰比蜀嚴靜,誰方巴賨貲?
    誰能釣抃鰲,誰能灼神龜?
    誰背如水火,誰同若塤篪?
    誰可作梁棟,誰敢驅(qū)谷蠡?
    用此常不快,無人動交鈹。
    空消病里骨,枉白愁中髭。
    鹿門先生才,大小無不怡。
    就彼六籍內(nèi),說詩直解頤。
    顧我迷未遠,開懷潰其疑。
    初開鑿本源,漸乃疏旁支。
    邃古派泛濫,皇朝光赫曦。
    揣摩是非際,一一如襟期。
    李杜氣不易,孟陳節(jié)難移。
    信知君子言,可并神明蓍。
    枯腐尚求律,膏肓猶謁醫(yī)。
    況將太牢味,見啖逋懸饑。
    今來置家地,正枕吳江湄。
    餌薄鉤不曲,跫然守空坻。
    嘿坐無影響,唯君款茅茨。
    抽書亂簽帙,酌茗煩甌棲。
    或伴補缺砌,或偕詣荒祠。
    孤筇倚煙蔓,細木橫風漪。
    觸雨妨扉屨,臨流泥江蘺。
    既狎野人調(diào),甘為豪士訾。
    不敢負建鼓,唯憂掉降旗。
    希君念余勇,挽袖登文陴。
  • 贈凌仙姥
    施肩吾施肩吾〔唐代〕
    阿母從天降幾時,前朝惟有漢皇知。
    仙桃不啻三回熟,飽見東方一小兒。
  • 二月望日
    徐凝徐凝〔唐代〕
    長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勝中春。
    不寒不暖看明月,況是從來少睡人。

古詩大全

http://vip9tm30.com/shici_view_9cf77543ac9cf775/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