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辛棄疾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xué)繡。
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無情,便下得,雨僝風(fēng)僽。
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
而今春似,輕薄蕩子難久。
記前時、送春歸后。
把春波,都釀作,一江春酎。
約清愁、楊柳岸邊相候。

粉蝶兒·和趙晉臣敷文賦落花譯文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xué)繡。一枝枝、不教花瘦。甚無情,便下得,雨僝風(fēng)僽。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昨天,還是春光明媚,就像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用她輕快靈巧的小手,把一枝枝的花繡得豐盈嬌艷;而今就不同了,夜來那一陣無情的風(fēng)雨,把園中的花吹得滿地都是,就像給園林鋪上了一塊起著皺紋的紅色地毯。

而今春似,輕薄蕩子難久。記前時、送春歸后。把春波,都釀作,一江春酎。約清愁、楊柳岸邊相候。今天,春光猶如那朝秦暮楚的“輕薄蕩子”,盡管你對他一向情意綿綿,也是留他不住的。記得上次送春歸去之后,那碧波蕩漾的春水呀,都釀成了一杯醇美飄香的濃酒了。請到楊柳岸邊來吧,我們在這兒飲酒敘舊,消除那離別的清愁。

粉蝶兒·和趙晉臣敷文賦落花注解

1
不教花瘦:將花繡得肥大,這里指春光豐腴。
2
甚:正。
3
下得:忍得。原意指惡言罵詈,這里把連綿詞拆開來用,形容風(fēng)雨作惡。
4
向:地衣指地毯。
5
蕩子:浪蕩子,指不重感情的輕薄男子。
6
春波:碧波蕩漾的春水。
7
春酎:春酒。
8
約:指等待春天歸來。

粉蝶兒·和趙晉臣敷文賦落花賞析

此詞自辟意境、寫法新奇,通篇用比擬手法,一氣貫注,寓意深沉,風(fēng)格綺麗宛轉(zhuǎn),色彩濃麗繽紛,是詞人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夏敬觀評日:“連續(xù)誦之,如笛聲宛轉(zhuǎn),乃不得以他文詞繩之,勉強斷句。此自是好詞,雖去別調(diào)不遠,卻仍是裱麗一派也?!庇檬畠簩W(xué)繡喻春光豐滿,用輕薄浪子難久比喻風(fēng)雨對春花的摧殘,護花愛美之意的深處,是對美好生命的熱愛和呵護之心。落花將春水釀成醇醪,與人之清愁約會,想象奇妙,余味無窮。

為了加大“賦落花”的情感重量,詞章從“繁花”切人:“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xué)繡,一枝枝不教花瘦?!比绻垃F(xiàn)代女性年齡標(biāo)準(zhǔn)看,十三歲不過是剛剛踏進中學(xué)校門的稚氣十足的少女,談什么拈針學(xué)繡。也許是中國古代女性早熟吧,十三歲被視為“豆蔻年華”的妙齡期。如唐代詩人杜牧就這樣描寫他喜愛的歌女:“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贈別二首》其一)詩人把“昨日春”比成“十三歲女兒學(xué)繡”真算是善于創(chuàng)新的神來之筆:如果把“昨日春”比做一位姿容嬌美而又技藝精湛的成熟的繡花女,憑著豐富的刺繡經(jīng)驗,當(dāng)然要講究個疏密相間,濃淡相宜的美學(xué)原則,決不可能把每一朵花都繡得同樣鮮艷肥大;只有十三歲少女如春蕾初綻,涉世未深,心地不雜一絲塵滓,有少女的聰慧和青春的熱情又不工于心計,學(xué)起刺繡來,全神貫注,一絲不茍,一枝一葉自然會繡得豐盈而厚實,真?zhèn)€是“一枝枝不教花瘦”,體現(xiàn)了春陽普照,春雨均沾的春的特點。這正好顯示了姹紫嫣紅、繁花似錦的濃郁而熱烈的春光。

詩人寫春鬧花繁的可喜,正是為了反襯春去花殘的可惜:“甚無情便下得雨儇風(fēng)倦,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大自然真?zhèn)€是太無情了,竟忍心讓風(fēng)雨一個勁兒摧殘折磨著春花,使零落殘紅嚴(yán)嚴(yán)實實地覆蓋著園林地面,簡直像鋪上一層地毯一樣。春花隨風(fēng)飄落,地面或厚或薄,那厚處猶如紅色地毯上疊起的皺紋。這落紅狼藉的景象描畫,昭示了詩人對花落春殘的惋惜情懷。

下闋,詩人從對“昨日春”的深情關(guān)注中轉(zhuǎn)到對“而今春”的藝術(shù)觀照:“而今春似輕薄蕩子難久。”詩人對春的情感太深太重了,他簡直把春當(dāng)成理想中的情人。春,本是歲序中一個季節(jié),詩人不但使她有明確的性別、具體的年齡,還有鮮明的個性。當(dāng)寫到東風(fēng)君臨大地、萬物開始蘇醒的“昨春日”,詩人把她比成十三歲的妙齡女郎在心愛的繡物上繡進少女的柔情,繡進青春的智慧,一心繡出人間最美麗的錦繡;當(dāng)寫到春盡花殘的“而今春”,詩人又把他比成用情不專、朝秦暮楚的浪蕩子。這不但充分體現(xiàn)出詩人愛春惜春真摯情懷,也收到了詩歌口語化的美學(xué)效應(yīng)。

人生代代無窮已,風(fēng)雨年年送春歸。詩人回憶起前一年送春歸去:“記前時送春歸后,把春波都釀作一江醇酎。”“春來江水綠如藍”,自居易不過寫出了春水的顏色,就惹得人們贊嘆不已,被譽為詠春的名句;辛棄疾呢,卻進了一層,道出了春水的質(zhì)地:濃濃的、釅釅的,春水春波像釀成為一江醇醪佳釀。春真的要走了,愁,是詩人內(nèi)在的情感,怎么一下子變成“約”的對象,從外部應(yīng)邀而至呢。顯然,愁,被詩人別具機杼地人化了,仿佛變成了與詩人休戚與共的好友,被邀請在楊柳岸邊等候著為春舉行告別宴會,以壯春的行色哩。向春告別,為什么要在“楊柳岸邊?”因為古代有折柳送別的習(xí)俗,在這里,春也被人化了,也成了詩人難分難舍的摯友了。人與自然如此融洽契合,真虧詩人妙筆驅(qū)遣。

作者簡介

辛棄疾
辛棄疾[宋代]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fù)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dāng)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zé);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fēng)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dāng)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更多

辛棄疾的詩(共1635首詩)
  •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
    一水奔流疊嶂開,溪頭千步響如雷。
    扁舟費盡篙師力,咫尺平瀾上不來。
    山上風(fēng)吹笙鶴聲,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萊枉覓瑤池路,不道人間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煙鬟霧髻動清波。
    游人去后楓林夜,月滿空山可奈何。
    見說仙人此避秦,愛隨流水一溪云。
    花開花落無尋處,仿佛吹簫月夜聞。
    千丈攙天翠壁高,定誰狡獪插遺樵。
    神仙萬里乘風(fēng)去,更度槎丫個樣橋。
    山頭有路接無塵,欲覓王孫試問津。
    瞥向蒼崖高處見,三三兩兩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嚙多,懸知千古也消磨。
    人間正覓擎天柱,無奈風(fēng)吹雨打何。
    自有山來幾許年,千奇萬怪只依然。
    試從精舍先生問,定在包犧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師,日日吟詩坐釣磯。
    費盡煙霞供不足,幾時西伯載將歸?
    行盡桑麻九曲天,更尋佳處可留連。
    如今歸棹如掤箭,不似來時上水船。
    查看譯文
  •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查看譯文
  • 《送劍與傅巖叟》
    莫邪三尺照人寒,試與挑燈仔細看。
    且掛空齋作琴伴,未須攜去斬樓蘭。
    查看譯文
  • 《滿江紅》
    敲碎離愁,紗窗外,風(fēng)搖翠竹,人去后,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把一紙寄來書,從頭讀。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章,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最苦是,立盡月黃昏,欄干曲。
    查看譯文
  • 《卜算子修竹翠羅寒》
    修竹翠羅寒,遲日江山暮。
    幽徑無人獨自芳,此恨知無數(shù)。
    只共梅花語,懶逐游絲去。
    著意尋春不肯香,香在無尋處。
    查看譯文
  • 依韻和宣叔行舟相隔見寄
    梅堯臣梅堯臣〔宋代〕
    汴漲濺濺費挽牽,輕舟難若上青天。
    只知乘駃及先去,不意遲留落那邊。
  • 春日田園·聞布布聲驚綠野
    陳舜道〔宋代〕
    春來非是愛吟詩,詩是田園引興時。
    聞布布聲驚綠野,聽提臺語憶青旗。
    曾因斗草爭心起,每為看花樂意隨。
    景物撩人禁不定,春來非是愛吟詩。
  • 酬仲微以舍弟忝直螭階余近塵鳳署見慶之作
    宋庠宋庠〔宋代〕
    世隱東畿賦遂功,荊枝相樂本田廬。
    偶隨幽鳥同還俗,何意驚鼷并載車。
    浴殿封芝慚視草,史階簪筆玷成書。
    猶欣夙契寒松在,持謝雕章悅柏馀。
  • 泊沙市·雪浪云煙日卷舒
    袁說友袁說友〔宋代〕
    雪浪云煙日卷舒,去城遠近聚廛居。
    千年堤岸園沙市,十里人煙半竹廬。
    荊國平分荊水闊,楚樓遙接楚天余。
    江民日與波神狎,只把濤雷當(dāng)噏噓。
  • 自序·一劍辭家竟陸沉
    吳惟信吳惟信〔宋代〕
    一劍辭家竟陸沉,夢思空向故廬深。
    槎迷河漢千年恨,樹隔關(guān)山萬里心。
    衣垢正憐貧未去,鏡明忽有老相尋。
    春歸不與人為約,青草催詩亦懶吟。

古詩大全

http://vip9tm30.com/shici_view_9cf70043ac9cf700/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