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左丘明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生莊公及共叔段。
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
公曰:
“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先王之制:
大都,不過參國之一;
中,五之一;
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
”公曰:
“姜氏欲之,焉辟害?
”對曰:
“姜氏何厭之有?
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
蔓,難圖也。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公曰: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
公子呂曰:
“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
欲與大叔,臣請事之;
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公曰:
“無庸,將自及。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
子封曰:
“可矣。
厚將得眾。
”公曰:
“不義不昵,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夫人將啟之。
公聞其期,曰:
“可矣!
”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
段入于鄢“。
公伐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既而悔之。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xiàn)于公。
公賜之食。
食舍肉。
公問之,對曰: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
請以遺之。
”公曰:
“爾有母遺,繄我獨無!
”潁考叔曰:
“敢問何謂也?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對曰:
“君何患焉?
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公從之。
公入而賦:
“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姜出而賦:
“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
”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
“潁考叔,純孝也。
愛其母,施及莊公。
《詩》曰: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其是之謂乎?

鄭伯克段于鄢譯文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于武公,公弗許。從前,鄭武公在申國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莊公和共叔段。莊公出生時腳先出來,武姜受到驚嚇,因此給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厭惡他。武姜偏愛共叔段,想立共叔段為世子,多次向武公請求,武公都不答應(yīng)。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闭埦?,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惫唬骸敖嫌杀俸??”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span>到莊公即位的時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請求分封到制邑去。莊公說:“制邑是個險要的地方,從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給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辦?!蔽浣阏埱蠓饨o太叔京邑,莊公答應(yīng)了,讓他住在那里,稱他為京城太叔。大夫祭仲說:“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墻超過三百方丈長,那就會成為國家的禍害。先王的制度規(guī)定,國內(nèi)最大的城邑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過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過它的九分之一。京邑的城墻不合法度,非法制所許,恐怕對您有所不利?!鼻f公說:“姜氏想要這樣,我怎能躲開這種禍害呢?”祭仲回答說:“姜氏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及早處置,別讓禍根滋長蔓延,一滋長蔓延就難辦了。蔓延開來的野草還不能鏟除干凈,何況是您受寵愛的弟弟呢?”莊公說:“多做不義的事情,必定會自己垮臺,你姑且等著瞧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惫唬骸盁o庸,將自及?!贝笫逵质召E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惫唬骸安涣x不暱,厚將崩。”過了不久,太叔段使原來屬于鄭國的西邊和北邊的邊邑也背叛歸為自己。公子呂說:“國家不能有兩個國君,現(xiàn)在您打算怎么辦?您如果打算把鄭國交給太叔,那么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給,那么就請除掉他,不要使百姓們產(chǎn)生疑慮?!鼻f公說:“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將要遭到災(zāi)禍的。”太叔又把兩屬的邊邑改為自己統(tǒng)轄的地方,一直擴(kuò)展到廩延。公子呂說:“可以行動了!土地擴(kuò)大了,他將得到老百姓的擁護(hù)?!鼻f公說:“對君主不義,對兄長不親,土地雖然擴(kuò)大了,他也會垮臺的?!?/span>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準(zhǔn)備好兵馬戰(zhàn)車,將要偷襲鄭國。武姜打算開城門作內(nèi)應(yīng)。莊公打聽到公叔段偷襲的時候,說:“可以出擊了!”命令子封率領(lǐng)車二百乘,去討伐京邑。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莊公又追到鄢城討伐他。五月二十三日,太叔段逃到共國。

書曰:“鄭伯克段于鄢?!倍尾坏埽什谎缘?;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春秋》記載道:“鄭伯克段于鄢?!币馑际钦f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說他是莊公的弟弟;兄弟倆如同兩個國君一樣爭斗,所以用“克”字;稱莊公為“鄭伯”,是譏諷他對弟弟失教;趕走共叔段是出于鄭莊公的本意,不寫共叔段自動出奔,是史官下筆有為難之處。

遂寘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奔榷谥}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xiàn)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惫唬骸盃栍心高z,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從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彼鞛槟缸尤绯?。莊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潁,并且發(fā)誓說:“不到黃泉(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見面!”過了些時候,莊公又后悔了。有個叫潁考叔的,是潁谷管理疆界的官吏,聽到這件事,就把貢品獻(xiàn)給鄭莊公。莊公賜給他飯食。潁考叔在吃飯的時候,把肉留著。莊公問他為什么這樣。潁考叔答道:“小人有個老娘,我吃的東西她都嘗過,只是從未嘗過君王的肉羹,請讓我?guī)Щ厝ニ徒o她吃?!鼻f公說:“你有個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獨我就沒有!”潁考叔說:“請問您這是什么意思?”莊公把原因告訴了他,還告訴他后悔的心情。潁考叔答道:“您有什么擔(dān)心的!只要挖一條地道,挖出了泉水,從地道中相見,誰還說您違背了誓言呢?”莊公依了他的話。莊公走進(jìn)地道去見武姜,賦詩道:“大隧之中相見啊,多么和樂相得??!”武姜走出地道,賦詩道:“大隧之外相見啊,多么舒暢快樂啊!”從此,他們恢復(fù)了從前的母子關(guān)系。

君子曰:“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对姟吩唬骸⒆硬粎T,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君子說:“潁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僅孝順自己的母親,而且把這種孝心推廣到鄭伯身上。《詩經(jīng)·大雅·既醉》篇說:‘孝子不斷地推行孝道,永遠(yuǎn)能感化你的同類?!蟾啪褪菍}考叔這類純孝而說的吧?”

鄭伯克段于鄢注解

1
初:當(dāng)初,這是回述往事時的說法。
2
鄭武公:名掘突,鄭桓公的兒子,鄭國第二代君主。
3
娶于申:從申國娶妻。申,春秋時國名,姜姓,河南省南陽市北。
4
曰武姜:叫武姜。武姜,鄭武公之妻,“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謚號。
5
共叔段:鄭莊公的弟弟,名段。他在兄弟之中年歲小,因此稱“叔段”。
6
寤生:難產(chǎn)的一種,胎兒的腳先生出來。寤,通“啎”,逆,倒著。
7
驚:使動用法,使姜氏驚。
8
遂惡之:因此厭惡他。遂,連詞,因而。惡,厭惡。
9
愛:喜歡,喜愛。
10
亟:屢次。
11
于:介詞,向。
12
公弗許:武公不答應(yīng)她。弗,不。
13
及莊公即位:到了莊公做國君的時候。及,介詞,到。即位,君主登上君位。
14
制:地名,即虎牢,河南省滎(xíng)陽縣西北。
15
巖邑:險要的城鎮(zhèn)。巖,險要。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16
虢叔死焉:東虢國的國君死在那里。虢,指東虢,古國名,為鄭國所滅。焉,介詞兼指示代詞相當(dāng)于“于是”“于此”。
17
佗邑唯命:別的地方,聽從您的吩咐。佗,同“他”,指示代詞,別的,另外的。唯命,只聽從您的命令。
18
京:地名,河南省滎陽縣東南。
19
大:同“太”。
20
祭仲:鄭國的大夫。都邑的城墻超過了300丈。 雉,古代城墻長一丈,寬一丈,高一丈為一堵,三堵為一雉,即長三丈。
21
國之害也:國家的禍害。
22
先王:前代君王。大城市的城墻不超過國都城墻的三分之一,參,同“三”。中等城市城墻不超過國都城墻的五分之一?!拔宸謬弧钡氖÷?。小城市的城墻不超過國都城墻的九分之一?!熬欧謬弧钡氖÷?。
23
不度:不合法度。
24
非制也:不是先王定下的制度。
25
不堪:受不了,控制不住的意思。
26
焉辟害:哪里能逃避禍害。辟,“避”的古字。
27
何厭之有:有何厭,有什么滿足。何,疑問代詞作賓語定語。之,代詞,復(fù)指前置賓語。
28
為之所:給他安排個地方,雙賓語,即重新安排。
29
無使滋蔓:不要讓他滋長蔓延,無,通“毋”。
30
圖:除掉。
31
猶:尚且。
32
況:何況。
33
斃:本義倒下去、垮臺。
34
姑:姑且,暫且。
35
既而:固定詞組,不久。
36
鄙:邑也,從邑,啚聲,邊境上的城邑。
37
貳:兩屬。
38
公子呂:鄭國大夫。
39
堪:承受。
40
若之何:如果想把國家交給共叔段。與,給予。那么我請求去事奉他。事,動詞,事奉。使動,使民生二心。
41
無庸:不用。
42
將自及:將自己趕上災(zāi)難,及,本義追趕上。
43
收貳以為己:把兩屬的地方收為自己的領(lǐng)邑。貳,指原來貳屬的西鄙北鄙。以為,“以之為”的省略。
44
廩延:地名,河南省延津縣北。
45
厚將得眾:勢力雄厚,就能得到更多的百姓。眾,指百姓。同昵(異體),親近。
46
厚將崩:共叔段對君不義,百姓就對他不親,勢力再雄厚,將要崩潰。
47
完聚:修治(城郭),聚集(百姓)。完,修葺(qì)。
48
繕甲兵:修整作戰(zhàn)用的甲衣和兵器???,修理。甲,鎧甲。兵,兵器。
49
具卒乘:準(zhǔn)備步兵和兵車。具,準(zhǔn)備。卒,步兵。乘,四匹馬拉的戰(zhàn)車。
50
襲:偷襲。行軍不用鐘鼓。
51
夫人將啟之:武姜將要為共叔段作內(nèi)應(yīng)。夫人,指武姜。啟之,給段開城門,即作內(nèi)應(yīng)。啟,為動用法。
52
公聞其期:莊公聽說了偷襲的日期。率領(lǐng)二百輛戰(zhàn)車。帥,率領(lǐng)。古代每輛戰(zhàn)車配備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二百乘,共甲士六百人,步卒一萬四千四百人。
53
叛:背叛。
54
入:逃入。
55
公伐諸鄢:莊公攻打共叔段在鄢邑。諸,之于,合音詞 。
56
辛丑:干支紀(jì)日。
57
出奔共:出逃到共國(避難)。奔,逃亡。
58
不弟:不守為弟之道。
59
克:戰(zhàn)勝。
60
譏:諷剌。
61
謂之鄭志:趕走共叔段是出于鄭莊公的本意。志,意愿。
62
誓之:為動,對她發(fā)誓。
63
黃泉:地下的泉水,喻墓穴,指死后。
64
悔之:為動,對這事后悔 。
65
潁考叔:鄭國大夫,執(zhí)掌潁谷(今河南登封西)。
66
封人:管理邊界的地方長官。 封,聚土培植樹木。
67
有獻(xiàn):有進(jìn)獻(xiàn)的東西。
68
賜之食:賞給他吃的。
69
食舍肉:吃的時候把肉放置一邊不吃。舍,舍的古字。
70
嘗:吃過。
71
羹:帶汁的肉。
72
遺之:贈送給她。
73
繄我獨無:我卻單單沒有?。?繄,句首語氣助詞,不譯 。
74
敢問何謂也:冒昧地問問你說的是什么意思呢? 敢,表敬副詞,冒昧。
75
故:原故,原因和對姜氏的誓言。
76
悔:后悔的心情。
77
何患焉:您在這件事上憂慮什么呢?焉,于是。
78
闕:通“掘”,挖。
79
隧而相見:挖個地道,在那里見面。隧,隧道,這里用作動詞,指挖隧道。
80
其誰曰不然:那誰能說不是這樣(不是跟誓詞相合)呢?其,語氣助詞,加強(qiáng)反問的語氣。然,代詞,代莊公對姜氏發(fā)的誓言。
81
賦:走進(jìn)隧道里,歡樂真無比。走出隧道外,心情多歡快。從此作為母親和兒子象當(dāng)初一樣。
82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83
施:延及。
84
匱:盡。
85
錫:通賜,給與。
86
其是之謂乎:其,表推測語氣,之,結(jié)構(gòu)助詞,助詞賓語前置。

鄭伯克段于鄢背景

春秋時期,周王室逐漸衰微,各諸侯國之間開始了互相兼并的戰(zhàn)爭,各國內(nèi)部統(tǒng)治者之間爭奪權(quán)勢的斗爭也加劇起來。為了爭奪王位,骨肉至親成為殊死仇敵。隱公之年(公元前772年),鄭國國君之弟公叔段,謀劃奪取哥哥鄭莊公的君位,莊公發(fā)現(xiàn)后,巧施心計,采取欲擒故縱的手段,誘使共叔段得寸進(jìn)尺,愈加驕橫,然后在鄢地打敗了公叔段,使他“出奔”。

鄭伯克段于鄢賞析

這是一個流傳甚廣、十分典型的兄弟相爭的故事。

人們常用“親如兄弟”來形容親情的深厚,也用“親兄弟,明算帳”來說明親情和利益沖突之間的關(guān)系。我們憑自己的生活體驗深知,親情在很多時候是脆弱的,在利益的驅(qū)使之下,親情遠(yuǎn)遠(yuǎn)不足以化解由利益導(dǎo)致的矛盾沖突。當(dāng)然,兄弟相爭,并非完全沒有是非曲直,并非完全沒有正 義、真理的存在。比如,鄭莊公與共叔段的權(quán)位之爭,按傳統(tǒng)觀 念,長子是王位天然的繼承者,是“天理”,不容有違背。這樣, 鄭莊公就代表了合理的、正當(dāng)?shù)囊环?,而共叔段奪取王位的圖謀, 便是不合理的、不正當(dāng)?shù)?。代表合理的、正義的一方,往往充滿“正氣”,可以慷慨陳辭。 鳴鼓攻之,可以穩(wěn)坐如山,居高臨下,所以鄭莊公才可以自豪地、 以先知的口吻說:“多行不義,必自斃?!?/p>

拋開這個故事不論,‘多行不義,必自斃”也算是一條普遍真 理,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樣。幾乎可以說,古往今來,凡是作惡的人,搞陰謀詭計的人,違法亂紀(jì)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最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但是,如果坐著等待結(jié)果的到來,等待作惡者“自斃”,顯然是愚蠢的,無異于自己坐以待斃,很可能讓作惡者占盡了風(fēng)光好處。我們要相信毛主席說過的:“凡是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彼裕c其坐以待斃, 不如起而對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這么說來,以惡抗惡,以暴力抗惡,以陰謀詭計對陰謀詭計, 在一定范圍內(nèi)便是合理的事。真理、道義總得以某種方式來加以捍衛(wèi),對真理、道義的信念,總不能替代實際有效的行動,就好 比強(qiáng)盜闖進(jìn)我們家里,是不可能憑借善良的愿望和對正義的信念 來阻止強(qiáng)盜的搶劫的。唯有拿起武器,同強(qiáng)盜搏斗,把強(qiáng)盜趕出家門去,才是用行動來維護(hù)自己的信念,因而真理、正義才可能 得到證明,得到捍衛(wèi)。

儒家傳統(tǒng)一直是主張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在內(nèi)心承認(rèn)的真理,在思想和言論中確信原則,必須用實際行動來加以體現(xiàn),讓真理、原則變成行動 的指南。如果能做到這樣,不溢、惡行、陰謀等等,就既不是可怕的猛獸,也不是不可戰(zhàn)勝和征服的。關(guān)鍵不在對方,而在自己是否能挺身而出,以及如何挺身而出,從而讓東風(fēng)壓倒西風(fēng)。

作者簡介

左丘明
左丘明[先秦]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dāng)時著名史家、學(xué)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xiàn)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更多

左丘明的詩(共37首詩)
  • 《曹劌論戰(zhàn)》
      十年春,齊師伐我。
    公將戰(zhàn)。
    曹劌請見。
    其鄉(xiāng)人曰: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劌曰:
    “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
    ”乃入見。
    問:
    “何以戰(zhàn)?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公曰: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對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對曰:
    “忠之屬也。
    可以一戰(zhàn)。
    戰(zhàn)則請從。
    ”   公與之乘。
    戰(zhàn)于長勺。
    公將鼓之。
    劌曰:
    “未可。
    ”齊人三鼓。
    劌曰:
    “可矣。
    ”齊師敗績。
    公將馳之。
    劌曰:
    “未可。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
    對曰:
    “夫戰(zhàn),勇氣也。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  ?。ㄐ』菸磸桃蛔鳌拔幢椤?,通假字)
    查看譯文
  • 《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公從之。
    辭曰: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許之。
      夜縋而出。
    見秦伯曰: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越國以鄙遠(yuǎn),君知其難也。
    焉用亡鄭以陪鄰?
    鄰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許君焦、瑕,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晉,何厭之有?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秦伯說,與鄭人盟。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
    公曰:
    “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與,不知;
    以亂易整,不武。
    吾其還也。
    ”亦去之。
    查看譯文
  • 《鄭伯克段于鄢/多行不義必自斃》
      初,鄭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
    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愛共叔段,欲立之。
    亟請于武公,公弗許。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
      公曰:
    “制,巖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先王之制:
    大都不過參[通三]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
    ”公曰:
    “姜氏欲之,焉辟[通避]害?
    ”對曰:
    “姜氏何厭[通饜]之有!
    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公曰:
    “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
    公子呂曰:
    “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
    欲與大叔,臣請事之;
    若弗與,則請除之。
    無[通毋]生民心。
    ”公曰:
    “無庸,將自及。
    ”   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
    子封曰:
    “可矣,厚將得眾。
    ”公曰:
    “不義不暱(昵),厚將崩。
    ”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
    夫人將啟之。
    公聞其期,曰:
    “可矣!
    ”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諸鄢。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書曰:
    “鄭伯克段于鄢。
    ”段不弟[通悌],故不言弟;
    如二君,故曰“克”;
    稱鄭伯,譏失教也;
    謂之鄭志。
    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置姜氏于城潁,而誓之曰: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既而悔之。
      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xiàn)于公,公賜之食,食舍肉。
    公問之,對曰: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
    ”公曰:
    “爾有母遺,繄我獨無!
    ”潁考叔曰:
    “敢問何謂也?
    ”公語之故,且告之悔。
    對曰:
    “君何患焉?
    若闕[通掘]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公從之。
    公入而賦:
    “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姜出而賦:
    “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
    ”遂為母子如初。
      君子曰:
    “潁考叔,純孝也,愛其母,施及莊公。
    《詩》曰:
    ‘孝子不匱,永錫[通賜]爾類。
    ’其是之謂乎!
    查看譯文
  • 《周鄭交質(zhì)》
    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
    王貳于虢,鄭伯怨王。
    王曰:
    “無之。
    ”故周鄭交質(zhì)。
    王子狐為質(zhì)于鄭,鄭公子忽為質(zhì)于周。
      王崩,周人將畀虢公政。
    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
    秋,又取成周之禾。
    周鄭交惡。
      君子曰:
    “信不由中,質(zhì)無益也。
    明恕而行,要之以禮,雖無有質(zhì),誰能間之?
    茍有明信,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蘊(yùn)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薦於鬼神,可羞於王公,而況君子結(jié)二國之信,行之以禮,又焉用質(zhì)?
    《風(fēng)》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葦》、《泂酌》,昭忠信也。
    查看譯文
  • 《石碏諫寵州吁》
    衛(wèi)莊公娶于齊東宮得臣之妹,曰莊姜。
    美而無子,衛(wèi)人所為賦《碩人》也。
    又娶于陳,曰厲媯。
    生孝伯,蚤死。
    其娣戴媯生桓公,莊姜以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
    有寵而好兵,公弗禁,莊姜惡之。
      石碏諫曰:
    “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于邪。
    驕奢淫佚,所自邪也。
    四者之來,寵祿過也。
    將立州吁,乃定之矣;
    若猶未也,階之為禍。
    夫?qū)櫠或湥湺芙?,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
    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yuǎn)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
    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
    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
    君人者,將禍?zhǔn)荹通“事”]務(wù)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
    ”弗聽。
      其子厚與州吁游,禁之,不可。
    桓公立,乃老。
    查看譯文
  • 苕之華
    佚名〔先秦〕
    苕之華,蕓其黃矣。
    心之憂矣,維其傷矣!
    苕之華,其葉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無生!
    牂羊墳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鮮可以飽!
  • 苕之華
    詩經(jīng)詩經(jīng)〔先秦〕
    苕之華,蕓其黃矣。
    心之憂矣,維其傷矣!
    苕之華,其葉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無生!
    牂羊墳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鮮可以飽!
  • 常棣
    詩經(jīng)詩經(jīng)〔先秦〕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
    每有良朋,況也永嘆。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務(wù)。
    每有良朋,烝也無戎。
    喪亂既平,既安且寧。
    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儐爾籩豆,飲酒之飫。
    兄弟既具,和樂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樂且湛。
    宜爾室家,樂爾妻帑。
    是究是圖,亶其然乎?
  • 芄蘭
    詩經(jīng)詩經(jīng)〔先秦〕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
    雖則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
    雖則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 墨子引古語
    佚名〔先秦〕
    唇亡則齒寒。
    謀而不得。
    則以往知來。
    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
    鏡于水見面之容。
    鏡于人則知吉與兇。

古詩大全

http://vip9tm30.com/shici_view_9cf6e643ac9cf6e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