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劉禹錫

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
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
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yīng)歌。
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
春堤繚繞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開。
日晚上樓招估客,軻峨大艑落帆來。

堤上行三首譯文

酒旗相望大堤頭,堤下連檣堤上樓。酒旗相望著在大堤的上頭,堤下船連船,堤上樓挨樓。

日暮行人爭渡急,槳聲幽軋滿中流。天色將晚,行人急忙爭渡,槳聲幽軋軋,船兒滿中流。

江南江北望煙波,入夜行人相應(yīng)歌。江南江北同望波浪江煙,入夜行人還對歌在江邊。

桃葉傳情竹枝怨,水流無限月明多。《桃葉歌》表達(dá)了愛情,《竹枝詞》訴說著哀愁,水流和月光無窮無盡喲,恰似歌聲中的情感綿綿。

春堤繚繞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開。長堤彎彎曲曲,堤內(nèi)水徘徊,酒舍旗亭一家挨一家地排開。

日晚出簾招估客,軻峨大艑落帆來。傍晚時挑出杏簾兒招徠顧客,高高的大船落帆靠岸停下來。

堤上行三首注解

1
檣:原指帆船上掛風(fēng)帆的桅桿,引申為船。
2
幽軋:劃槳聲。
3
中流:在水流之中。
4
煙波:煙霧蒼茫的水面。
5
桃葉:樂府歌曲名。這里借指民間流行的表達(dá)愛情的歌。
6
竹枝怨:《竹枝詞》訴說哀怨。竹枝詞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劉禹錫把民歌變成了文人的詩體。這些民歌中有一些情歌,但多表達(dá)怨苦之情。夔州一帶,是竹枝詞的故鄉(xiāng)。
7
月明:月亮光。
8
次第:順序。一個挨一個地。
9
軻峨:高大的樣子。

堤上行三首賞析

《堤上行》大約寫于作者任夔州刺史到和州刺史時,即長慶二年到長慶四年。《堤上行》是劉禹錫根據(jù)梁簡文帝的《大堤曲》創(chuàng)制的樂府新題?!豆沤駱蜂洝吩唬骸扒迳涛髑断尻枠贰吩疲骸l(fā)襄陽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汉單牡塾墒怯小洞蟮糖罚兜躺闲小酚忠颉洞蟮糖范饕?。”這組詩描繪了江邊居民的生活圖景和碼頭上商船來往不絕的繁榮景象,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中唐時期發(fā)達(dá)的商業(yè)經(jīng)濟(jì)和長江兩岸的風(fēng)土人情。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劉禹錫
劉禹錫[唐代]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tuán)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更多

劉禹錫的詩(共1054首詩)
  • 夢李白二首其一
    杜甫杜甫〔唐代〕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
    恐非平生魂,路遠(yuǎn)不可測。
    魂來楓葉青,魂返關(guān)塞黑。
    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皎龍得。
  • 錦二首
    鄭谷鄭谷〔唐代〕
    布素豪家定不看,若無文彩入時難。
    紅迷天子帆邊日, 紫奪星郎帳外蘭。
    春水濯來云雁活,夜機(jī)挑處雨燈寒。
    舞衣轉(zhuǎn)轉(zhuǎn)求新樣,不問流離桑柘殘。
    文君手里曙霞生,美號仍聞借蜀城。
    奪得始知袍更貴, 著歸方覺晝偏榮。
    宮花顏色開時麗,池雁毛衣浴后明。
    禮部郎官人所重,省中別占好窠名。
  • 李嶠李嶠〔唐代〕
    日路朝飛急,霜臺夕影寒。
    聯(lián)翩依月樹,迢遞繞風(fēng)竿。
    白首何年改,青琴此夜彈。
    靈臺如可托,千里向長安。
  •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不論軒冕及漁樵
    李咸用李咸用〔唐代〕
    不論軒冕及漁樵,性與情違漸漸遙。
    季子禍從憐富貴,顏生道在樂簞瓢。
    清閑自可齊三壽,忿恨還須戒一朝。
    好學(xué)堯民偎舜日,短裁孤竹理云韶。
  • 送孫秀才(《紀(jì)事》作王縉詩)
    王維王維〔唐代〕
    帝城風(fēng)日好,況復(fù)建平家。
    玉枕雙文簟,金盤五色瓜。
    山中無魯酒,松下飯胡麻。
    莫厭田家苦,歸期遠(yuǎn)復(fù)賒。

古詩大全

http://vip9tm30.com/shici_view_9ceaf943ac9ceaf9/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