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于慎行

péijīnyuànyóu,,
gōngxiáchénglóu。
shíniánmèngjīnhuálòu,
qiānxīnshùqiū。。
wàngyúnhóngnéngběixiàng,,
chóubiānshuǐdōngliú。
zhīgōngróngbìnjīn,,
guóshūshēngbáitóu。。

作者簡介

于慎行
于慎行[明代]

(1545—1607)明山東東阿人,字可遠(yuǎn),更字無垢。于慎思弟。隆慶二年進(jìn)士。萬歷初歷修撰、日講官,以論張居正“奪情”,觸其怒。以疾歸。居正死后復(fù)起。時居正家被抄沒,慎行勸任其事者應(yīng)念居正母及諸子顛沛可傷。累遷禮部尚書。明習(xí)典制,諸大禮多所裁定。以請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萬歷三十五年,廷推閣臣,以太子少保兼東閣大學(xué)士,入?yún)C(jī)務(wù),以病不能任職。旋卒,謚文定。學(xué)問貫穿百家,通曉掌故。與馮琦并為一時文學(xué)之冠。有《谷城山館詩文集》。 更多

于慎行的詩(共1056首詩)
  • 《送邑侯瀛海張君入覲》
    管子臺西汶水寒,朝正駟馬向長安。
    齊城吏績徵三異,渤海家聲起二難。
    日近宮云春自早,煙消津柳雪初殘。
    遙知課最承恩處,內(nèi)殿黃金擁漢官。
    查看譯文
  • 《阿城舟中送別張洪陽宮保南旋》
    一笑相看共白頭,君今亦遂碧山游。
    憂時早辟留侯谷,蹈海初浮越相舟。
    千里人隨江浦月,十年書隔薊門秋。
    燈前斗酒休辭醉,別后關(guān)河雁亦愁。
    查看譯文
  • 《用韻慰謝·十年心事未曾違》
    十年心事未曾違,黃石春深長蕨薇。
    漫憶封章傳畫省,虛慚經(jīng)術(shù)侍彤闈。
    山中姓字無榮辱,天上風(fēng)云有是非。
    為謝故人多記念,白頭已老薜蘿衣。
    查看譯文
  • 《張令君汎舟南溪用韻奉和》
    一曲清流鏡遠(yuǎn)空,蘭橈初試藕花紅。
    鷗鳧影亂千峰雨,蘆荻聲殘兩岸風(fēng)。
    嘯詠何人兼吏隱,江湖此地屬漁翁。
    兒童亦識高陽醉,拍手銅鞮唱轉(zhuǎn)工。
    查看譯文
  • 《雙林寺歌》
    道旁佛宮誰者筑,珠樓寶殿橫山麓。
    僧徒指點為予說,此寺方成主人逐。
    憶昨十載氣薰天,吐納日月?lián)]云煙。
    外廷稍引三公勢,內(nèi)禁親操六璽權(quán)。
    出入鉤陳留管鑰,笑談甲觀走金蟬。
    建寺平侵貴主第,施僧直請大官錢。
    輸來多寶堆成塔,輦盡黃金布作田。
    法宮梵宇何連曼,勝地名區(qū)看不斷。
    墓上林園學(xué)九陵,祠前樓閣成雙觀。
    落成牛酒國親供,建醮香花天女獻(xiàn)。
    吁嗟此寺獨渺小,赤刀已欲盈千萬。
    我皇神威符世祖,距脫大奸俯地取。
    郭家金穴入水衡,鄧氏銅山歸少府。
    廬兒解玉乞街衢,宅婦懷簪隨卒虜。
    惟余此寺在郊原,虹梁綺構(gòu)誰為主。
    蛛網(wǎng)空懸梵鐸風(fēng),青苔自鎖玱瑯雨。
    盛衰轉(zhuǎn)盼那不有,幾年翻覆看如許。
    君不見江陵城頭土三尺,若敖餒鬼不來食。
    一代賢豪此謂何,爾全首領(lǐng)恩亦極。
    查看譯文
  • 沈陶庵·卜得幽居地勢偏
    曾魯〔明代〕
    卜得幽居地勢偏,風(fēng)光別是一山川。
    白鷗新水鉤簾外,烏目斜陽拄頰邊。
    繞屋比鄰留野竹,清心琴筑倚寒泉。
    隔溪西崦禪林近,嘗聽鐘聲出暮煙。
  • 平谷公署古槐
    文彭文彭〔明代〕
    僻縣人稀早閉關(guān),庭槐合抱挺蒼顏。
    秋深已覺寒蟬盡,日落徐看倦鳥還。
    久歷歲華宜老大,不藏丘壑亦蕭閒。
    有懷欲就東陽賦,文藻誰如康子山。
  • 遣病·急雨張燈夜
    方孝孺方孝孺〔明代〕
    急雨張燈夜,匡床伏枕時。
    食貧宜客少,身病愿春遲。
    道豈斯文著,才非圣世遺。
    用心耕鑿?fù)?,榮辱竟何施。
  • 五人墓碑記
    張溥張溥〔明代〕
    五人者,蓋當(dāng)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dāng)?shù)?,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
    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
    嗚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
    況草野之無聞?wù)邭e?
    獨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
    緹騎按劍而前,問:
    “誰為哀者?
    ”眾不能堪,抶而仆之。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毛一鷺,公之逮所由使也;
    吳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曰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yáng)、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當(dāng)刑也,意氣揚(yáng)揚(yáng),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談笑以死。
    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
    有賢士大夫發(fā)五十金,買五人之頭而函之,卒與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
      嗟乎!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而五人生于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xùn),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
    且矯詔紛出,鉤黨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發(fā)憤一擊,不敢復(fù)有株治;
    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待圣人之出而投繯道路,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
      由是觀之,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yuǎn)近,而又有剪發(fā)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是以蓼洲周公忠義暴于朝廷,贈謚褒美,顯榮于身后;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無不有過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
    故余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
  • 昭君怨
    顧云鴻顧云鴻〔明代〕
    一閉昭陽二十春,才瞻天表已胡塵。
    由來錯認(rèn)君王棄,過眼何曾屈一人。

古詩大全

http://vip9tm30.com/shici_view_9cc04b43ac9cc04b/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