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dú)愴然而涕下。

登幽州臺歌譯文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往前不見古代招賢的圣君,向后不見后世求才的明君。

念天地之悠悠,獨(dú)愴然而涕下!想到只有那蒼茫天地悠悠無限,止不住滿懷悲傷熱淚紛紛。

登幽州臺歌注解

1
前:過去。
2
古人: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圣君。
3
后:未來。
4
來者:后世那些重視人才的賢明君主。
5
念:想到。
6
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yuǎn)和空間的廣大。
7
愴然:悲傷凄惻的樣子。
8
涕:古時指眼淚。

登幽州臺歌背景

這首詩寫于公元696年(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陳子昂是一個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的文人。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愿成為泡影,因此登上薊北樓,慷慨悲吟,寫下了《登幽州臺歌》。

登幽州臺歌賞析

《登幽州臺歌》這首短詩,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懷才不遇、寂寞無奈的情緒。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成為歷來傳誦的名篇。

前兩句“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賢明君主?!端E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與《登幽州臺歌》是同時之作,其內(nèi)容可資參證。《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對戰(zhàn)國時代燕昭王禮遇樂毅、郭隗,燕太子丹禮遇田光等歷史事跡,表示無限欽慕。但是,像燕昭王那樣前代的賢君既不復(fù)可見,后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時。

后兩句“念天地之悠悠,獨(dú)愴然而涕下”,當(dāng)?shù)桥_遠(yuǎn)眺時,只見茫茫宇宙,天長地久,不禁感到孤單寂寞,悲從中來,愴然流淚了。這里用“山河依舊,人物不同”來抒發(fā)自己“生不逢辰”的哀嘆,情感中有對時世的感傷,也有詩人對詩壇污濁的憎惡。詩人看不見前古賢人,古人也沒來得及看見詩人;詩人看不見未來英杰,未來英杰同樣看不見詩人,詩人所能看見以及能看見詩人的,只有眼前這個時代。

這首詩以慷慨悲涼的調(diào)子,表現(xiàn)了詩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悶的情懷。這種悲哀常常為舊社會許多懷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獲得廣泛的共鳴。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陳子昂
陳子昂[唐代]

陳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學(xué)家、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陳子昂存詩共100多首,其詩風(fēng)骨崢嶸,寓意深遠(yuǎn),蒼勁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組詩《感遇》38首,《薊丘覽古》7首和《登幽州臺歌》、《登澤州城北樓宴》等。陳子昂與司馬承禎、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gòu)、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 更多

陳子昂的詩(共214首詩)
  • 夏日書依上人壁
    李中〔唐代〕
    門外塵飛暑氣濃,院中蕭索似山中。
    最憐煮茗相留處,疏竹當(dāng)軒一榻風(fēng)。
  • 下山歌
    宋之問宋之問〔唐代〕
    下嵩山兮多所思,攜佳人兮步遲遲。
    松間明月長如此,君再游兮復(fù)何時?
  • 三月三日·畫堂三月初三日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畫堂三月初三日,絮撲窗紗燕拂檐。
    蓮子數(shù)杯嘗冷酒,柘枝一曲試春衫。
    階臨池面勝看鏡,戶映花叢當(dāng)下簾。
    指點(diǎn)樓南玩新月,玉鉤素手兩纖纖。
  • 登北固山望海
    吳筠〔唐代〕
    此山鎮(zhèn)京口,迥出滄海湄。
    躋覽何所見,茫注潮汐馳。
    云生蓬萊島,日出扶桑枝。
    萬里混一色,焉能分兩儀。
    愿言策煙駕,縹緲尋安期。
    揮手謝人境,吾將從此辭。
  • 至日荷李常侍過郊居
    熊孺登熊孺登〔唐代〕
    賤子守柴荊,誰人記姓名。
    風(fēng)云千騎降,草木一陽生。
    禮異江河動,歡殊里巷驚。
    稱觴容侍坐,看竹許同行。
    遇覺滄溟淺,恩疑太岳輕。
    盡搜天地物,無諭此時情。

古詩大全

http://www.vip9tm30.com/shici_view_9bdc4c43ac9bdc4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