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詩經(jīng)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君子所履,小人所視。
睠言顧之,潸焉出涕。
小東大東,杼柚其空。
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佻佻公子,行彼周行。
既往既來,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無浸獲薪。
契契寤嘆,哀我憚人。
薪是獲薪,尚可載也。
哀我憚人,亦可息也。
東人之子,職勞不來。
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舟人之子,熊羆是裘。
私人之子,百僚是試。
或以其酒,不以其漿。
鞙鞙佩璲,不以其長。
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
雖則七襄,不成報(bào)章。
睆彼牽牛,不以服箱。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
有捄天畢,載施之行。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yáng)。
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維南有箕,載翕其舌。
維北有斗,西柄之揭。

大東譯文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眷言顧之,潸焉出涕。農(nóng)家圓簋里雖然盛滿熟食,上面卻插著棘枝做的彎匙。通京大道如磨刀石般平坦,又好像射出的箭一樣筆直。王公貴族們可以漫步其上,草民百姓只能兩眼空注視。我悲憤滿懷回顧起這些事,情不自禁潸然淚下衣衫濕。

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來,使我心疚。遠(yuǎn)離京都的東方大國小邦,織機(jī)上的梭子已經(jīng)空蕩蕩。小民穿葛鞋用粗麻線捆綁,無奈何只好赤腳踩踏寒霜。相反那些輕佻的公子哥們,大搖大擺走在寬闊大路上。他們大喇喇地來來又往往,那無恥模樣讓我痛心斷腸。

有冽氿泉,無浸獲薪。契契寤嘆,哀我憚人。薪是獲薪,尚可載也。哀我憚人,亦可息也。山泉側(cè)出且又是寒冷徹骨,千萬不要浸濕剛砍的柴薪。我夜夢憂心醒來輕輕嘆息,暗自哀憐我本多病勞苦人。伐下這些長長短短的柴薪,還可以裝上車往家里搬運(yùn)。暗自哀憐我本多病勞苦人,也該得片刻休養(yǎng)以安我身。

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羆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試。東方大邦小國國的臣民啊,一味受累沒有人前來慰撫。西部諸侯國的王公貴族啊,個(gè)個(gè)穿著鮮艷華貴的衣服。就是那些擺渡為生的舟子,人五人六地披著熊羆裘服。還有那些家臣屬隸的子弟,隨便什么官位都可以補(bǔ)錄。

或以其酒,不以其漿。鞙鞙佩璲,不以其長。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東方國民也許以為是美酒,西部貴族并不以為是甜漿。送給東方國民是玲瓏玉佩,西部貴族并不以為是珍藏。仰望那高天上燦爛的銀河,如同明鏡似的熠熠閃毫光。只見那三足鼎立的織女星,整日整夜七次移位運(yùn)轉(zhuǎn)忙。

雖則七襄,不成報(bào)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雖然一天一夜七移運(yùn)轉(zhuǎn)忙,終歸不能織成美麗的文章。再看那顆明亮亮的牽牛星,也不能像人間真牛拉車廂。無論是東部天空的啟明星,西部天空的長庚星閃閃亮,還是如篳的天畢星彎又長,歪歪斜斜地忝列在銀河旁。

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yáng)。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維南有箕,載翕其舌。維北有斗,西柄之揭。南部天空雖然箕星在發(fā)光,并不能揚(yáng)去谷物中的糠粃雜物。北部天空雖然斗星閃閃亮,并不能像斗子用來酌酒漿。南部天空雖然箕星在發(fā)光,也只是吞吐著長舌長又長。北部天空雖然斗星閃閃亮,宛如自西高舉長柄舀東方。

大東注解

1
饛:食物滿器貌。
2
簋:古代一種圓口、圈足、有蓋、有座的食器,青銅制或陶制,供統(tǒng)治階級的人使用。
3
飧:熟食,晚飯。
4
捄:曲而長貌。
5
棘匕:酸棗木做的勺匙。
6
周道:大路。
7
砥:磨刀石,用以形容道路平坦。
8
君子:統(tǒng)治階級的人,與下句的“小人“相對。小人指被統(tǒng)治的民眾。同“睠然”,眷戀回顧貌。
9
潸:流淚貌。
10
小東大東:西周時(shí)代以鎬京為中心,統(tǒng)稱東方各諸侯國為東國,以遠(yuǎn)近分,近者為小東,遠(yuǎn)者為大東。
11
杼柚:杼,織機(jī)之梭;柚,同“軸”,織機(jī)之大軸;合稱指織布機(jī)。
12
糾糾:纏結(jié)貌。
13
葛屨:葛,葛草,莖皮可制葛布;屨,鞋。
14
可:通“何”(用俞樾說)。
15
佻佻:豫逸輕狂貌。
16
周行:同“周道”。行,道路。
17
氿泉:泉流受阻溢而自旁側(cè)流出的泉水,狹而長。
18
獲薪:砍下的薪柴。
19
契契:憂結(jié)貌。
20
寤嘆:不寐而嘆。
21
憚:同“癉”,??喑刹 ?/span>
22
職勞:從事勞役。
23
來:“勑”的借字,慰勉。或?yàn)椤百l”的借字,賞賜。均通。
24
西人:周人。
25
舟人:“舟,當(dāng)作周。”一說為舟楫之人,周人中之低賤者。用熊皮、馬熊皮為料制的皮袍。一說,鄭箋謂“裘當(dāng)作求”,這句意即狩獵求取熊羆。二說均通。家奴。
26
百僚:猶云百隸、百仆。
27
漿:米漿。
28
鞙鞙:形容玉圓(或長)之貌。
29
璲:貴族佩帶上鑲的寶玉。
30
不以其長:以,因。長,善?!芭逯滌溔唬悠涔俾?,非其才之所長也,徒美其佩而無其德,刺其素餐。
31
漢:銀河。
32
監(jiān):同“鑒”,照。
33
跂:同“歧”,分叉狀。
34
織女:三星組成的星座名,呈三角形,位于銀河北側(cè)。
35
七襄:七次移易位置。古人一天分十二時(shí)辰,白日分卯時(shí)至酉時(shí)共七個(gè)時(shí)辰,織女星座每一個(gè)時(shí)辰移動一次。
36
報(bào)章:報(bào),復(fù),指織機(jī)的梭子引線往復(fù)織作;章,經(jīng)緯紋理。不成報(bào)章,即織不成布帛。
37
睆:明亮貌。
38
牽牛:三顆星組成的星座名,又名河鼓星,俗名牛郎星,在銀河南側(cè)。
39
服箱:駕車運(yùn)載。服,負(fù)載;箱,車斗。金星(又名太白星)晨在東方,叫啟明,夕在西方,叫長庚。
40
天畢:畢星,八星組成的星座,狀如捕兔的畢網(wǎng),網(wǎng)小而柄長,手持之捕兔。
41
施:張。
42
箕:俗稱簸箕星,四星聯(lián)成的星座,形如簸箕,距離較遠(yuǎn)的兩星之間是箕口。
43
斗:南斗星座,位置在箕星之北。
44
挹:舀。
45
翕:吸引。翕其舌,吸著舌頭?;堑转M口大,好像向內(nèi)吸舌若吞噬之狀。
46
西柄之揭:南斗星座呈斗形有柄,天體運(yùn)行,其柄常在西方。揭,舉起。這句形容西方執(zhí)柄舉向東方。

大東賞析

西周初年,“三監(jiān)”叛亂,殷商后裔武庚聯(lián)合東方舊屬國奄(今山東曲阜)、蒲姑(今山東博興)及徐夷、淮夷起兵反周。周公東征,經(jīng)過三年戰(zhàn)爭,誅武庚,黜“三監(jiān)”,攻滅奄等十七國。繼而,遷殷頑,封建姬姓大國(魯、齊、衛(wèi)、燕)監(jiān)視東方各小國,實(shí)行分區(qū)經(jīng)營。距鎬京較近各小國統(tǒng)稱小東,較遠(yuǎn)的各小國統(tǒng)稱大東。為加強(qiáng)控制,從鎬京到東方各國修筑一條戰(zhàn)略公路,據(jù)《逸周書》:“辟開修道,五里有郊,十里有井,二十里有舍?!奔此^“周道”?;蚍Q“周行”,從西方向東方運(yùn)輸軍隊(duì)和軍用物資,運(yùn)回西方貢賦和征斂的財(cái)富。對東方各小國來說,這如同一條吸血管。這首詩所描寫的,正是西周統(tǒng)治者通過這條“周道”給被征服的東方人民帶來的壓榨、勞役、困苦、怨憤和沉痛的嘆息。

《毛詩序》曰:“《大東》,刺亂也。東國困于役而傷于財(cái),譚大夫作是詩以告病?!睔v代傳箋疏注說解,基本上沒有大的出入,肯定這是被征服的東方諸侯國臣民怨刺周王朝統(tǒng)治的詩歌作品。

《序》說明作者是譚國大夫,而姓氏、經(jīng)歷和生活年代無從稽考。譚國在今山東濟(jì)南市東南,對照《魯頌》“遂荒大東”,那一帶地區(qū)當(dāng)屬大東。從詩義看,他是東方舊國的大夫,因詩中的思想和情緒,絕對不可能產(chǎn)生于姬姓各大封國的當(dāng)權(quán)派。他對“西人”的對立情緒,正反映了征服者的周王朝與被征服的東方舊國統(tǒng)治階級的矛盾;他的地位下降,使他發(fā)出同情人民的不平之鳴,從而也反映了西周統(tǒng)治階級與被征服國人民的矛盾。有人說這是一首民歌,這個(gè)論斷是不對的,這是士大夫創(chuàng)作的用雅樂演唱的歌詩,不是用土樂演唱的民歌。

這首詩寫作的時(shí)間,據(jù)《左傳·莊公十年》所記“齊師滅譚”,即在公元前684年齊國因?yàn)樽T國對它“失禮”而出兵滅亡這個(gè)小國,時(shí)在東周初期,它只能寫在譚國滅亡之前。詩的歷史背景還是周王朝統(tǒng)治力量強(qiáng)大的時(shí)候,東周時(shí)王室已經(jīng)衰微。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說西周最后一代“幽王之時(shí),號令猶行于諸侯,故東國諸侯之民愁怨如此。若東遷之后,則不能爾矣”。姚氏以為最遲當(dāng)在幽王時(shí)代,這已難考證,只能肯定創(chuàng)作在西周時(shí)代。

這是一篇長詩。全詩結(jié)構(gòu)嚴(yán)密,層次清晰,前后呼應(yīng)。通篇運(yùn)用對比和暗喻,由現(xiàn)實(shí)的人間,而虛幻的星空,展開東方人民遭受沉痛壓榨的困苦圖景和詩人憂憤抗?fàn)幍募で?。思路遞進(jìn)而奇崛,意蘊(yùn)豐富而深厚。

首章寫“食”。由“有饛簋飧”聯(lián)想到與如砥如矢的周道的關(guān)系。從“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境遇,抒寫了詩人的悲傷。朱熹對這一章解說曰:“今乃顧之而出涕者,則以東方之賦役,莫不由是而西輸于周也?!保ā对娂瘋鳌罚┻@個(gè)解釋一言中的。

二章寫“衣”。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曰:“杼柚其空,惟此一語實(shí)寫正旨?!笨棽紮C(jī)上的布帛全被征斂一空,寒霜上小民穿著破草鞋,而公子們還在經(jīng)過那吸血管似的周道來榨取。這樣的揭露相當(dāng)深刻。

三章寫勞役。以薪柴為喻,通過燒柴不能水浸,隱喻疲病的人民應(yīng)該休養(yǎng)生息。嚴(yán)粲《詩緝》解曰:“獲薪以供爨,必曝而干之,然后可用,若浸之寒冽之泉,則濕腐而不可爨矣;喻民當(dāng)撫恤之,然后可用,若困之以暴虐之政,則勞悴而不能勝矣?!?/p>

四章寫待遇不公平?!皷|人之子,職勞不來”,而“西人之子,粲粲衣服”;連周人中身份低賤的也“熊羆是裘”,家奴的子弟都“百僚是試”。通過這樣典型的形象對照,反映了西周統(tǒng)治者與被征服的東方人民不平等的社會經(jīng)濟(jì)政治地位的懸殊。

五章是全詩前后的過渡,前半繼續(xù)寫不公平的社會現(xiàn)象,鄭箋云:“佩之鞙鞙然,居其官職,非其才之長也。徒美其佩而無其德,刺其素餐。”下半就自然地把視野轉(zhuǎn)向上天,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曰:“維天有漢,監(jiān)亦有光。此二句不必有義。蓋是時(shí)方中夜,仰天感嘆,適見天河爛然有光,即所見以抒寫其悲哀也。”下面兩句也是仰天所視有感,“跂其織布,終日七襄”,正是呼應(yīng)二章的“杼柚其空”,并引出下章的“不成報(bào)章”。這一章承前啟后,過渡自然。

六章面向燦燦星空馳騁想像。詩人怨織女織不成布帛,怨?fàn)颗2荒芾囘\(yùn)輸,朝啟明,夕長庚,有名無實(shí),譏笑畢星在大路上張網(wǎng),徒勞無功。整個(gè)運(yùn)轉(zhuǎn)的天體都不能為小民解決困苦。

七章對星座的意象描寫更深一層。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分析道:“下四句與上四句雖同言箕斗,自分兩義。上刺虛位,下刺斂民也?!濒せ遣荒荇っ讚P(yáng)糠,南斗星不能舀酒漿,都是徒具虛名,而且簸箕星張開大口,吐著長舌,斗星由西舉柄向東。如歐陽修《詩本義》所釋:“箕斗非徒不可用而已,箕張其舌,反若有所噬;斗西其柄,反若有所挹取于東?!边@樣的“怨天”,正是怨現(xiàn)實(shí),揭露所謂“天”是為周王朝服務(wù)壓榨東方小民的。這個(gè)結(jié)尾更深化了主題。

象征、隱喻、鮮明的對比、豐富而奇幻的想像交錯(cuò)運(yùn)用,是此詩藝術(shù)手法的特色。吳闿生《詩義會通》評論曰:“文情俶詭奇幻,不可方物,在《風(fēng)》、《雅》中為別詞,開辭賦之先聲。后半措詞運(yùn)筆,極似《離騷》,實(shí)三代之奇文也?!眳鞘险f的“俶詭奇幻”,就是馳騁無羈的想像,奇特的比喻,創(chuàng)造豐富的奇崛的形象,從人間飛到星空,又從星空飛到人間,把現(xiàn)實(shí)世界和幻想世界相結(jié)合,把現(xiàn)實(shí)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想像融合為有機(jī)的整體。吳氏說的“開辭賦之先聲”,正是指出這種藝術(shù)手法對屈原賦的深刻影響。

作者簡介

詩經(jīng)
詩經(jīng)[先秦]

《詩經(jīng)》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jì)至前6世紀(jì))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biāo)題,沒有內(nèi)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康、崇伍、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更多

詩經(jīng)的詩(共311首詩)
  • 《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漣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cè)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兮。
    河水清且淪猗。
    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查看譯文
  • 《碩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
    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
    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
    三歲貫女,莫我肯勞。
    逝將去女,適彼樂郊。
    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查看譯文
  • 《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陽。
    何斯違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側(cè)。
    何斯違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違斯,莫或遑處?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查看譯文
  •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
    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
    我姑酌彼金櫑,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
    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查看譯文
  • 《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查看譯文
  • 卷阿
    佚名〔先秦〕
    有卷者阿,飄風(fēng)自南。
    豈弟君子,來游來歌,以矢其音。
    伴奐爾游矣,優(yōu)游爾休矣。
    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似先公酋矣。
    爾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
    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百神爾主矣。
    爾受命長矣,茀祿爾康矣。
    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純嘏爾常矣。
    有馮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豈弟君子,四方為則。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聞令望。
    豈弟君子,四方為綱。
    鳳凰于飛,翙翙其羽,亦集爰止。
    藹藹王多吉士,維君子使,媚于天子。
    鳳凰于飛,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藹藹王多吉人,維君子命,媚于庶人。
    鳳凰鳴矣,于彼高岡。
    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菶々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車,既庶且多。
    君子之馬,既閑且馳。
    矢詩不多,維以遂歌。
  • 趙民謠
    佚名〔先秦〕
    趙為號。
    秦為笑。
    以為不信。
    視地之生毛。
  • 勸學(xué)
    荀子荀子〔先秦〕
    君子曰:
    學(xué)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
    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雖有槁暴(pù),不復(fù)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xué)問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詩曰:
    “嗟爾君子,無恒安息。
    靖共爾位,好是正直。
    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長于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
    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yuǎn);
    順風(fēng)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wù)哒谩?br>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苕,風(fēng)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質(zhì)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fù)襦l(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
    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
    強(qiáng)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穢在身,怨之所構(gòu)。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
    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
    是故質(zhì)的張,而弓矢至焉;
    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樹成蔭,而眾鳥息焉。
    醯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qiáng),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
    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螣蛇無足而飛,鼫?zhǔn)笪寮级F。
    《詩》曰:
    “尸鳩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儀一兮。
    其儀一兮,心如結(jié)兮!
    ”故君子結(jié)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
    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為善不積邪?
    安有不聞?wù)吆酰?br>  學(xué)惡乎始?
    惡乎終?
    曰:
    其數(shù)則始乎誦經(jīng),終乎讀禮;
    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真積力久則入,學(xué)至乎沒而后止也。
    故學(xué)數(shù)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
    為之,人也;
    舍之,禽獸也。
    故書者,政事之紀(jì)也;
    詩者,中聲之所止也;
    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jì)也。
    故學(xué)至乎禮而止矣。
    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xué)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
    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
    小人之學(xué)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
    君子之學(xué)也,以美其身;
    小人之學(xué)也,以為禽犢。
    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
    傲、非也,囋、非也;
    君子如向矣。
      學(xué)莫便乎近其人。
    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
    方其人之習(xí)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于世矣。
    故曰:
    學(xué)莫便乎近其人。
      學(xué)之經(jīng)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
    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xué)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
    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
    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jīng)緯蹊徑也。
    若挈裘領(lǐng),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shù)也。
    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
    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
    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楛者,勿告也;
    告楛者,勿問也;
    說楛者,勿聽也。
    有爭氣者,勿與辯也。
    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
    非其道則避之。
    故禮恭,而后可與言道之方;
    辭順,而后可與言道之理;
    色從而后可與言道之致。
    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
    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
    不觀氣色而言,謂瞽。
    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jǐn)順其身。
    詩曰:
    “匪交匪舒,天子所予。
    ”此之謂也。
      百發(fā)失一,不足謂善射;
    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
    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xué)。
    學(xué)也者,固學(xué)一之也。
    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
    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
    全之盡之,然后學(xué)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shù)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yǎng)之。
    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
    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
    是故權(quán)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
    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應(yīng)。
    能定能應(yīng),夫是之謂成人。
    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 敢問夫子惡乎長
    佚名佚名〔先秦〕
    “敢問夫子惡乎長?
    ”曰:
    “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
    “難言也。
    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
    無是,餒也。
    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
    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元若宋人然:
    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
    ‘今日病矣!
    予助苗長矣!
    ’其子趨而注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
    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何謂知言?
    ”曰:
    “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生于其心,害于其政;
    發(fā)于其政,害于其事。
    圣人復(fù)起,必從吾言矣。
  • 九章·抽思
    屈原屈原〔先秦〕
    心郁郁之憂思兮,獨(dú)永嘆乎增傷。
    思蹇產(chǎn)之不釋兮,曼遭夜之方長。
    悲秋風(fēng)之動容兮,何回極之浮浮。
    數(shù)惟蓀之多怒兮,傷余心之憂憂。
    愿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zhèn)。
    結(jié)微情以陳詞兮,矯以遺夫美人。
    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
    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憍吾以其美好兮,覽余以其修姱。
    與余言而不信兮,蓋為余而造怒。
    愿承閒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
    悲夷猶而冀進(jìn)兮,心怛傷之憺憺。
    茲歷情以陳辭兮,蓀詳聾而不聞。
    固切人之不媚兮,眾果以我為患。
    初吾所陳之耿著兮,豈至今其庸亡?
    何獨(dú)樂斯之謇謇兮?
    愿蓀美之可光。
    望三王以為像兮,指彭咸以為儀。
    夫何極而不至兮,故遠(yuǎn)聞而難虧。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孰無施而有報(bào)兮,孰不實(shí)而有獲?
    少歌曰:
    與美人抽思兮,并日夜而無正。
    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辭而不聽。
    倡曰:
    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
    好姱佳麗兮,牉獨(dú)處此異域。
    惸煢獨(dú)而不群兮,又無良媒在其側(cè)。
    道卓遠(yuǎn)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
    望北山而流涕兮,臨流水而太息。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歲?
    惟郢路之遼遠(yuǎn)兮,魂一夕而九逝。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與列星。
    愿徑逝而未得兮,魂識路之營營。
    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
    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從容。
    亂曰:
    長瀨湍流,溯江潭兮。
    狂顧南行,聊以娛心兮。
    軫石崴嵬,蹇吾愿兮。
    超回志度,行隱進(jìn)兮。
    低徊夷猶,宿北姑兮。
    煩冤瞀容,實(shí)沛徂兮。
    愁嘆苦神,靈遙思兮。
    路遠(yuǎn)處幽,又無行媒兮。
    道思作頌,聊以自救兮。
    憂心不遂,斯言誰告兮。

古詩大全

http://vip9tm30.com/shici_view_9b9e0743ac9b9e07/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