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xiàn)代]王粲

zhìniǎohuàwéijiū。
yuǎn遠(yuǎn)cuànjiānghànbiān。
zāofēng風(fēng)yúnhuì會(huì)。
tuōshēnluánfèngjiān。。
tiān姿fǒu。
shòuxìngyòuxián。
xièhòujiàn。。
yǎngyán。。

作者簡介

王粲
王粲[近現(xiàn)代]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陽郡高平(今山東微山)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xué)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眾,被稱為“七子之冠冕”。初仕劉表,后歸曹操。 更多

王粲的詩(共58首詩)
  • 《安臺(tái)新福歌》
    武力既定,庶士咸綏。
    樂陳我廣庭,式宴賓與師。
    昭文德,宣武威,平九有,撫民黎。
    荷天寵,延壽尸,千載莫我違。
    查看譯文
  • 《從軍詩》
    樓船凌洪波。
    尋戈刺羣虜。
    查看譯文
  • 《七哀詩》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
    復(fù)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
    親戚對(duì)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饑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hào)泣聲,揮涕獨(dú)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驅(qū)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查看譯文
  • 《詩》
    荊軻為燕使。
    送者盈水濱。
    縞素易水上。
    涕泣不可揮。
    查看譯文
  • 《詩》
    聯(lián)翻飛鸞鳥。
    獨(dú)游無所因。
    毛羽照野草。
    哀鳴入青云。
    我尚假羽翼。
    飛覩爾形身。
    愿及春陽會(huì)。
    交頸遘殷勤。
    查看譯文
  • 陳涉世家
    司馬遷司馬遷〔近現(xiàn)代〕
      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
    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
    陳涉少時(shí),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
    “茍富貴,無相忘。
    ”傭者笑而應(yīng)曰:
    “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陳涉太息曰:
    “嗟乎!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
    陳勝﹑吳廣皆次當(dāng)行,為屯長。
    會(huì)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斬。
    陳勝﹑吳廣乃謀曰:
    “今亡亦死,舉大計(jì)亦死;
    等死,死國可乎?
    ”陳勝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
    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
    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
    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
    項(xiàng)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xiàng)燕,為天下唱,宜多應(yīng)者。
    ”吳廣以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陳勝﹑吳廣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眾耳。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zēng魚腹中。
    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
    “大楚興,陳勝王。
    ”卒皆夜驚恐。
    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
    尉果笞廣。
    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
    陳勝佐之,并殺兩尉。
    召令徒屬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dāng)斬。
    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nìng有種乎!
    ”徒屬皆曰:
    “敬受命。
    ”乃詐稱公子扶蘇﹑項(xiàng)燕,從民欲也。
    袒右,稱大楚。
    為壇而盟,祭以尉首。
    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
    攻大澤鄉(xiāng),收而攻蘄qí。
    蘄下,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
    攻铚、酂、苦、柘、譙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
    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dú)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
    弗勝,守丞死,乃入據(jù)陳。
    數(shù)日,號(hào)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huì)計(jì)事。
    三老﹑豪杰皆曰:
    “將軍身被堅(jiān)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fù)立楚國之社稷jì,功宜為王。
    ”陳涉乃立為王,號(hào)為張楚。
    當(dāng)此時(shí),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yīng)陳涉。
    乃以吳叔為假王,監(jiān)諸將以西擊滎陽。
    令陳人武臣、張耳、陳馀徇趙地,令汝陰人鄧宗徇九江郡。
    當(dāng)此時(shí),楚兵數(shù)千人為聚者,不可勝數(shù)。
      葛嬰至東城,立襄強(qiáng)為楚王。
    嬰后聞陳王已立,因殺襄強(qiáng),還報(bào)。
    至陳,陳王誅殺葛嬰。
    陳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
    吳廣圍滎陽。
    李由為三川守,守滎陽,吳叔弗能下。
    陳王征國之豪杰與計(jì),以上蔡人房君蔡賜為上柱國。
      周文,陳之賢人也,嘗為項(xiàng)燕軍視日,事春申君,自言習(xí)兵,陳王與之將軍印,西擊秦。
    行收兵至關(guān),車千乘,卒數(shù)十萬,至戲,軍焉。
    秦令少府章邯免酈山徒﹑人奴產(chǎn)子生,悉發(fā)以擊楚大軍,盡敗之。
    周文敗,走出關(guān),止次曹陽二三月。
    章邯追敗之,復(fù)走次澠池十余日。
    章邯擊,大破之。
    周文自剄,軍遂不戰(zhàn)。
      武臣到邯鄲,自立為趙王,陳馀為大將軍,張耳、召騷為左右丞相。
    陳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誅之。
    柱國曰:
    “秦未亡而誅趙王將相家屬,此生一秦也。
    不如因而立之。
    ”陳王乃遣使者賀趙,而徙系武臣等家屬宮中,而封耳子張敖為成都君,趣趙兵,亟入關(guān)。
    趙王將相相與謀曰:
    “王王趙,非楚意也。
    楚已誅秦,必加兵於趙。
    計(jì)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廣也。
    趙南據(jù)大河,北有燕、代,楚雖勝秦,不敢制趙。
    若楚不勝秦,必重趙。
    趙乘秦之弊,可以得志于天下。
    ”趙王以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韓廣將兵北徇燕地。
      燕故貴人豪杰謂韓廣曰:
    “楚已立王,趙又已立王。
    燕雖小,亦萬乘之國也,原將軍立為燕王。
    ”韓廣曰:
    “廣母在趙,不可。
    ”燕人曰:
    “趙方西憂秦,南憂楚,其力不能禁我。
    且以楚之彊,不敢害趙王將相之家,趙獨(dú)安敢害將軍之家!
    ”韓廣以為然,乃自立為燕王。
    居數(shù)月,趙奉燕王母及家屬歸之燕。
      當(dāng)此之時(shí),諸將之徇地者,不可勝數(shù)。
    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殺狄令,自立為齊王,以齊反擊周市。
    市軍散,還至魏地,欲立魏后故寧陵君咎為魏王。
    時(shí)咎在陳王所,不得之魏。
    魏地已定,欲相與立周市為魏王,周市不肯。
    使者五反,陳王乃立寧陵君咎為魏王,遣之國。
    周市卒為相。
      將軍田臧等相與謀曰:
    “周章軍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圍滎陽城弗能下,秦軍至,必大敗。
    不如少遺兵,足以守滎陽,悉精兵迎秦軍。
    今假王驕,不知兵權(quán),不可與計(jì),非誅之,事恐?jǐn) ?br>”因相與矯王令以誅吳叔,獻(xiàn)其首于陳王。
    陳王使使賜田臧楚令尹印,使為上將。
    田臧乃使諸將李歸等守滎陽城,自以精兵西迎秦軍于敖倉。
    與戰(zhàn),田臧死,軍破。
    章邯進(jìn)兵擊李歸等滎陽下,破之,李歸等死。
      陽城人鄧說將兵居郯,章邯?jiǎng)e將擊破之,鄧說軍散走陳。
    铚人伍徐將兵居許,章邯擊破之,伍徐軍皆散走陳。
    陳王誅鄧說。
      陳王初立時(shí),陵人秦嘉﹑铚人董譄﹑符離人朱雞石﹑取慮人鄭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將兵圍東海守慶于郯。
    陳王聞,乃使武平君畔為將軍,監(jiān)郯下軍。
    秦嘉不受命,嘉自立為大司馬,惡屬武平君。
    告軍吏曰:
    “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聽!
    ”因矯以王命殺武平君畔。
      章邯已破伍徐,擊陳,柱國房君死。
    章邯又進(jìn)兵擊陳西張賀軍。
    陳王出監(jiān)戰(zhàn),軍破,張賀死。
      臘月,陳王之汝陰,還至下城父,其御莊賈殺以降秦。
    陳勝葬碭,謚曰隱王。
      陳王故涓人將軍呂臣為倉頭軍,起新陽,攻陳下之,殺莊賈,復(fù)以陳為楚。
      初,陳王至陳,令铚人宋留將兵定南陽,入武關(guān)。
    留已徇南陽,聞陳王死,南陽復(fù)為秦。
    宋留不能入武關(guān),乃東至新蔡,遇秦軍,宋留以軍降秦。
    秦傳留至咸陽,車裂留以徇。
      秦嘉等聞陳王軍破出走,乃立景駒為楚王,引兵之方與,欲擊秦軍定陶下。
    使公孫慶使齊王,欲與并力俱進(jìn)。
    齊王曰:
    “聞陳王戰(zhàn)敗,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請(qǐng)而立王!
    ”公孫慶曰:
    “齊不請(qǐng)楚而立王,楚何故請(qǐng)齊而立王!
    且楚首事,當(dāng)令于天下。
    ”田儋誅殺公孫慶。
      秦左右校復(fù)攻陳,下之。
    呂將軍走,收兵復(fù)聚。
    鄱盜當(dāng)陽君黥布之兵相收,復(fù)擊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復(fù)以陳為楚。
    會(huì)項(xiàng)梁立懷王孫心為楚王。
      陳勝王凡六月。
    已為王,王陳。
    其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之陳,扣宮門曰:
    “吾欲見涉。
    ”宮門令欲縛之。
    自辯數(shù),乃置,不肯為通。
    陳王出,遮道而呼涉。
    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
    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
    “夥頤!
    涉之為王沉沉者!
    ”楚人謂多為伙,故天下傳之,夥涉為王,由陳涉始。
    客出入愈益發(fā)舒,言陳王故情。
    或說陳王曰:
    “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
    ”陳王斬之。
    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
    陳王以朱房為中正,胡武為司過,主司群臣。
    諸將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為忠。
    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輒自治之。
    陳王信用之。
    諸將以其故不親附,此其所以敗也。
      陳勝雖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將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
    高祖時(shí)為陳涉置守頉三十家碭,至今血食。
      褚先生曰:
    地形險(xiǎn)阻,所以為固也;
    兵革刑法,所以為治也。
    猶未足恃也。
    夫先王以仁義為本,而以固塞文法為枝葉,豈不然哉!
    吾聞賈生之稱曰:
      “秦孝公據(jù)肴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nèi)、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當(dāng)是時(shí)也,商君佐之,內(nèi)立法度,務(wù)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
    外連衡而斗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蒙故業(yè)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諸侯恐懼,會(huì)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當(dāng)此之時(shí),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橫,兼韓、魏、燕、趙、宋、衛(wèi)、中山之眾。
    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guān)而攻秦。
    秦人開關(guān)而延敵,九國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jìn)。
    秦?zé)o亡矢遺鏃之費(fèi),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于是從散約解,爭割地以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飄櫓。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強(qiáng)國請(qǐng)服,弱國入朝。
      “施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zhí)敲樸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
    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bào)怨。
    于是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隳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鍉,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jù)億丈之城、臨不測(cè)之溪以為固。
    良將勁駑,守要害之處;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guān)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
    躡足行伍之間,倔起阡陌之中,率罷散之卒,將數(shù)百之眾,轉(zhuǎn)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而響應(yīng),贏糧而景從。
    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
    陳涉之位,非尊于齊、楚、燕、趙、韓、魏、宋、衛(wèi)、中山之君也;
    鋤耰棘矜,不铦于鉤戟長鎩也;
    適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
    深謀遠(yuǎn)慮,行軍用兵之道,非及向時(shí)之士也。
    然而成敗異變,功業(yè)相反。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quán)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然秦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shì),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為家,肴函為宮。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shì)異也。
    ”   【索隱述贊】天下匈匈,海內(nèi)乏主,掎鹿?fàn)幗?,瞻烏爰處?br>陳勝首事,厥號(hào)張楚。
    鬼怪是憑,鴻鵠自許。
    葛嬰東下,周文西拒。
    始親朱房,又任胡武。
    伙頤見殺,腹心不與。
    莊賈何人,反噬城父!
  • 順帝末京都童謠
    漢無名氏〔近現(xiàn)代〕
    直如弦,死道邊。
    曲如鉤,反封侯。
  • 琴歌二首
    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近現(xiàn)代〕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皇。
    時(shí)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 孔雀東南飛
    漢無名氏〔近現(xiàn)代〕
    序曰: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shí)人傷之,為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守節(jié)情不移。
    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
    雞鳴入機(jī)織,夜夜不得息。
    三日斷五疋,大人故嫌遲。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時(shí)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
    兒已薄祿相,幸復(fù)得此婦。
    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
    共事二三年,始而未為久。
    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
    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dòng)自專由。
    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
    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娶。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
    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吾已失恩義,會(huì)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
    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
    我自不驅(qū)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赴府。
    不久當(dāng)歸還,還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fù)重紛紜。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奉事循公姥,進(jìn)止敢自專?
    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
    仍更被驅(qū)遣,何言復(fù)來還?
    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
    紅羅復(fù)斗帳,四角垂香囊。
    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
    物物各具異,種種在其中。
    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遣施,于今無會(huì)因。
    時(shí)時(shí)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yán)妝。
    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
    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
    纖纖作細(xì)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謝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兒時(shí),生小出野里。
    本自無教訓(xùn),兼愧貴家子。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qū)使。
    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
    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
    新婦初來時(shí),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驅(qū)遣,小姑如我長。
    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
    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
    隱隱何甸甸,俱會(huì)大道口。
    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
    吾今且赴府,不久當(dāng)還歸。
    誓天不相負(fù),新婦謂府吏,感君區(qū)區(qū)懷。
    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
    君當(dāng)作磐石,妾當(dāng)作蒲葦。
    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
    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
    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入門上家堂,進(jìn)退無顏儀。
    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
    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
    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
    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
    蘭芝慚阿母,兒實(shí)無罪過。
    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yīng)之。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shí),府吏見叮嚀,結(jié)誓不別離。
    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
    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
    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
    豈合令郎君?
    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媒人去數(shù)日,尋遣丞請(qǐng)還。
    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
    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
    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既欲結(jié)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
    舉言謂阿妹,作計(jì)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
    蘭芝仰頭答,理實(shí)如兄言。
    謝家事夫君,中道還兄門。
    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
    雖與府吏約,后會(huì)永無緣。
    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fù)爾爾。
    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
    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
    視歷復(fù)開書,便利此月內(nèi),六合正相應(yīng)。
    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交語速裝束,絡(luò)繹如浮云。
    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
    婀娜隨風(fēng)轉(zhuǎn),金車玉作輪。
    躑躅青驄馬,流蘇金縷鞍。
    赍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
    雜彩三百疋,交廣市鮭珍。
    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
    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廳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執(zhí)綾羅。
    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
    暗暗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
    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
    新婦識(shí)馬聲,躡履相逢迎。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
    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
    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
    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
    以我應(yīng)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君得高遷。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蒲葦一時(shí)韌,便作旦夕間。
    卿當(dāng)日勝貴,吾獨(dú)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
    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執(zhí)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
    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
    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fù)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
    今日大風(fēng)寒,寒風(fēng)摧樹木,嚴(yán)霜結(jié)庭蘭。
    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單。
    故作不良計(jì),勿復(fù)怨鬼神。
    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yīng)聲落。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tái)閣。
    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
    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
    阿母為汝求,便復(fù)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jì)乃爾立。
    轉(zhuǎn)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
    暗暗黃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
    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
    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
    仰頭相向鳴,夜夜達(dá)五更。
    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
    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辟雍詩
    班固班固〔近現(xiàn)代〕
    乃流辟雍。
    辟雍湯湯。
    圣皇蒞止。
    造舟為梁。
    皤皤國老。
    乃父乃兄。
    抑抑威儀。
    孝友光明。
    于赫太上。
    示我漢行。
    洪化惟神。
    永觀厥成。

古詩大全

http://www.vip9tm30.com/shici_view_9b998643ac9b998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