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韋應(yīng)物

獨(dú)樹沙邊人跡稀,欲行愁遠(yuǎn)暮鐘時。
野泉幾處侵應(yīng)盡,不遇山僧知問誰。

賦得沙際路送從叔象譯文

獨(dú)樹沙邊人跡稀,欲行愁遠(yuǎn)暮鐘時。水邊沙地樹少人稀,滿腹離愁又被晚鐘勾起。

野泉幾處侵應(yīng)盡,不遇山僧知問誰。野泉侵路不知路在哪,不遇山僧誰解我心疑。

賦得沙際路送從叔象賞析

  孤零零的樹木,易變易逝的沙灘,人跡稀少的水邊路。在這樣一個僻靜孤寂的境界,心中充滿了離別的惆悵和對渺茫前途的憂慮。晚鐘聲中,似乎身與心都迷失了,何去何從,他只有將解脫的希望寄托在山僧身上:山僧既熟悉世間路,亦熟悉出世路;既能指點(diǎn)迷津,亦能指點(diǎn)迷人。韋應(yīng)物該詩以日暮送別于沙際路的特定時間、地點(diǎn)與事件,將心中郁結(jié)的愁思流露了出來。盡管這本非禪境,但煩惱即菩提,煩惱泯處乃生智慧蓮花。迷途上他對山僧的選擇,將會是解悟的契機(jī)。

賦得沙際路送從叔象翻譯

《賦得沙際路送從叔象》是 唐代 著名詩人 韋應(yīng)物 所作的一首詩。該詩描寫的是詩人送別其叔父時的情景,全詩基調(diào)悲楚凄注釋
從叔象:據(jù)《 新唐書 ·宰相世系表》,韋氏逍遙公房有韋象先,為韋希仲子,乃韋應(yīng)物之上一輩。疑“從叔象”指韋象先,詩題中漏略“先”字(參考傅璇琮先生考證)。
作品譯文
水邊沙地樹少人稀,
滿腹離愁又被晚鐘勾起。
野泉侵路不知路在哪,
不遇山僧誰解我心疑。涼,表達(dá)了詩人心中離別的惆悵和對渺茫前途的憂慮之情。

作者簡介

韋應(yīng)物
韋應(yīng)物[唐代]

韋應(yīng)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fēng)恬淡高遠(yuǎn),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更多

  • 李景讓李景讓〔唐代〕
    成都十萬戶,拋若一鴻毛。
    (見《北夢瑣言》)
  • 草堂·草堂者
    盧鴻一盧鴻一〔唐代〕
    草堂者,蓋因自然之溪阜,前當(dāng)墉洫;
    資人力之締構(gòu),后加茅茨。
    將以避燥濕,成棟宇之用;
    昭簡易,葉乾坤之德,道可容膝休閑。
    谷神同道,此其所貴也。
    及靡者居之,則妄為剪飾,失天理矣。
    詞曰:
    山為宅兮草為堂,芝蘭兮藥房。
    羅蘼蕪兮拍薜荔,荃壁兮蘭砌。
    蘼蕪薜荔兮成草堂,陰陰邃兮馥馥香,中有人兮信宜常。
    讀金書兮飲玉漿,童顏幽操兮不易長。
  •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白居易白居易〔唐代〕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lán)溪灣。
    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灘。
    漸怪耳目曠,不聞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誰知中有路,盤折通巖巔。
    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龕邊。
    龕間長丈馀,門戶無扃關(guān)。
    仰窺不見人,石發(fā)垂若鬟。
    驚出白蝙蝠,雙飛如雪翻。
    回首寺門望,青崖夾朱軒。
    如擘山腹開,置寺于其間。
    入門無平地,地窄虛空寬。
    房廊與臺殿,高下隨峰巒。
    巖崿無撮土,樹木多瘦堅。
    根株抱石長,屈曲蟲蛇蟠。
    松桂亂無行,四時郁芊芊。
    枝梢裊青翠,韻若風(fēng)中弦。
    日月光不透,綠陰相交延。
    幽鳥時一聲,聞之似寒蟬。
    首憩賓位亭,就坐未及安。
    須臾開北戶,萬里明豁然。
    拂檐虹霏微,繞棟云回旋。
    赤日間白雨,陰晴同一川。
    野綠簇草樹,眼界吞秦原。
    渭水細(xì)不見,漢陵小于拳。
    卻顧來時路,縈紆映朱欄。
    歷歷上山人,一一遙可觀。
    前對多寶塔,風(fēng)鐸鳴四端。
    欒櫨與戶牖,恰恰金碧繁。
    云昔迦葉佛,此地坐涅槃。
    至今鐵缽在,當(dāng)?shù)资舟E穿。
    西開玉像殿,白佛森比肩。
    斗藪塵埃衣,禮拜冰雪顏。
    疊霜為袈裟,貫雹為華鬘.逼觀疑鬼功,其跡非雕鐫。
    次登觀音堂,未到聞栴檀。
    上階脫雙履,斂足升凈筵。
    六楹排玉鏡,四座敷金鈿。
    黑夜自光明,不待燈燭燃。
    眾寶互低昂,碧珮珊瑚幡。
    風(fēng)來似天樂,相觸聲珊珊。
    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點(diǎn)綴佛髻上,合為七寶冠。
    雙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見舍利,圓轉(zhuǎn)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天人施祇園。
    吹如秋鶴聲,可以降靈仙。
    是時秋方中,三五月正圓。
    寶堂豁三門,金魄當(dāng)其前。
    月與寶相射,晶光爭鮮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曉尋南塔路,亂竹低嬋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飛翾翾. 山果不識名,離離夾道蕃。
    足以療饑乏,摘嘗味甘酸。
    道南藍(lán)谷神,紫傘白紙錢。
    若歲有水旱,詔使修蘋蘩。
    以地清凈故,獻(xiàn)奠無葷膻。
    危石疊四五,pI嵬欹且刓. 造物者何意,堆在巖東偏。
    冷滑無人跡,苔點(diǎn)如花箋。
    我來登上頭,下臨不測淵。
    目眩手足掉,不敢低頭看。
    風(fēng)從石下生,薄人而上摶。
    衣服似羽翮,開張欲飛鶱. gf々三面峰,峰尖刀劍攢。
    往往白云過,決開露青天。
    西北日落時,夕暉紅團(tuán)團(tuán)。
    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
    東南月上時,夜氣青漫漫。
    百丈碧潭底,寫出黃金盤。
    藍(lán)水色似藍(lán),日夜長潺潺。
    周回繞山轉(zhuǎn),下視如青環(huán)。
    或鋪為慢流,或激為奔湍。
    泓澄最深處,浮出蛟龍涎。
    側(cè)身入其中,懸磴尤險艱。
    捫蘿蹋樛木,下逐飲澗猿。
    雪迸起白鷺,錦跳驚紅鳣.歇定方盥漱,濯去支體煩。
    淺深皆洞徹,可照腦與肝。
    但愛清見底,欲尋不知源。
    東崖饒怪石,積甃蒼瑯玕.溫潤發(fā)于外,其間韞玙璠. 卞和死已久,良玉多棄捐。
    或時泄光彩,夜與星月連。
    中頂最高峰,拄天青玉竿。
    q0p0上不得,豈我能攀援。
    上有白蓮池,素葩覆清瀾。
    聞名不可到,處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磚。
    插在半壁上,其下萬仞懸。
    云有過去師,坐得無生禪。
    號為定心石,長老世相傳。
    卻上謁仙祠,蔓草生綿綿。
    昔聞王氏子,羽化升上玄。
    其西曬藥臺,猶對芝朮田。
    時復(fù)明月夜,上聞黃鶴言。
    回尋畫龍?zhí)茫鹏W發(fā)斑。
    想見聽法時,歡喜禮印壇。
    復(fù)歸泉窟下,化作龍蜿蜒。
    階前石孔在,欲雨生白煙。
    往有寫經(jīng)僧,身靜心精專。
    感彼云外鴿,群飛千翩翩。
    來添硯中水,去吸巖底泉。
    一日三往復(fù),時節(jié)長不愆。
    經(jīng)成號圣僧,弟子名楊難。
    誦此蓮花偈,數(shù)滿百億千。
    身壞口不壞,舌根如紅蓮。
    顱骨今不見,石函尚存焉。
    粉壁有吳畫,筆彩依舊鮮。
    素屏有褚書,墨色如新干。
    靈境與異跡,周覽無不殫。
    一游五晝夜,欲返仍盤桓。
    我本山中人,誤為時網(wǎng)牽。
    牽率使讀書,推挽令效官。
    既登文字科,又忝諫諍員。
    拙直不合時,無益同素餐。
    以此自慚惕,戚戚常寡歡。
    無成心力盡,未老形骸殘。
    今來脫簪組,始覺離憂患。
    及為山水游,彌得縱疏頑。
    野麋斷羈絆,行走無拘攣。
    池魚放入海,一往何時還。
    身著居士衣,手把南華篇。
    終來此山住,永謝區(qū)中緣。
    我今四十馀,從此終身閑。
    若以七十期,猶得三十年。
  • 賦長道一絕送陸邃潛夫
    皇甫冉皇甫冉〔唐代〕
    高山迥欲登,遠(yuǎn)水深難渡。
    杳杳復(fù)漫漫,行人別家去。
  • 送韋岫郎中典泗州
    章碣〔唐代〕
    玉皇恩詔別星班,去壓徐方分野間。
    有鳥盡巢垂汴柳,無樓不到隔淮山。
    旌旗漸向行時擁,案牘應(yīng)從到日閑。
    想憶朝天獨(dú)吟坐,旋飛新作過秦關(guān)。

古詩大全

http://www.vip9tm30.com/shici_view_9a75e143ac9a75e1/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