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音
⒈秦軍氾南:氾,fàn ;
⒉佚之狐:佚,yì;
⒊夜縋而出:縋,zhuì;
⒋君之薄也:薄, bó;
⒌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為,wéi;
⒍共其乏困:共,gōng;
⒎且君嘗為晉君賜矣:為,wéi;
⒏夫晉:夫,fú(譯為‘那,表示 遠指 的指示代詞’);
⒐闕秦:quē ;(也有標注 jué,高中教材上標為quē,高中蘇教版為jué);
⒑秦伯說:‘說’通‘悅’,yuè;
⒒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杞,qǐ(應為三聲),逢,páng;
⒓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fú;
⒔失其所與,不知:知,zhì。
重要實詞
1、貳
①“二”的大寫。(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
②副職。(例:其內(nèi)任卿貳以上。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③不專一。(例:貳則疑惑?!盾髯印そ獗巍罚?br />④離心,背叛。(例:夫諸侯之賄,聚于公室,則諸侯貳。《左傳》)
⑤再,重復。(例:不遷怒,不貳過?!墩撜Z·雍也》[3])
⑥從屬二主。(本文: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因為鄭國先于晉國結盟,但后于晉國的敵國楚國結盟,被視為不敬。
2、鄙
①邊邑,邊遠的地方。(例:《為學》:“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越國以鄙遠” 【注】:本文的鄙用作動詞, 把....作為邊邑。)
②庸俗,鄙陋。(例:《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保?br />③輕視,看不起。(例:《左傳·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3、許
①準許。(同現(xiàn)代漢語)
②答應,聽從。(例:本文:“許之?!薄ⅰ霸S君焦、瑕……”)
③贊同。(例《愚公移山》:“雜然相許?!保?br />④約數(shù)。(例:《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保?br />⑤表處所。(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保?br />4、闕
①què 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樓
③què 皇宮,引申為朝廷
④jue 挖掘,引申為侵損,削減。(本文: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⑤jué 闕疑, 解除疑惑。(多聞闕疑)
5、微
①沒有
②細小,輕微(同現(xiàn)義)
③衰敗 國勢衰微。
④卑賤。(例:《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如微時,與蕭何善?!保?br />⑤幽微,精妙。[微言大義(成語)]
⑥隱蔽,不顯露。[見微知著(成語)]
⑦假如沒有。(例:《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
⑧微微,稍微。(例:《賣油翁》:“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壞,破舊。(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保?br />②謙詞 敝人。
③疲憊 (例:《資治通鑒》:“曹操之眾,遠來疲敝?!保?br />④損害,衰敗。(本文:因人之力而敝之。)
7、辭
①推辭。 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②告辭。 例:(停數(shù)日,辭去 《桃花源記》陶淵明)
③言辭。 例:詞甚暢達
8、封
①既東封鄭(動詞,可使......成為邊界)
②肆其西封(名詞,疆界)
重要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于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zhí)事 (拿,來,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目的連詞,來)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把,介詞)
⑥以亂易整(用)
⑦闕秦以利晉(用來)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 (表轉折,連詞)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代詞,為什么)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兼詞,從哪里)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語氣詞)
4、其
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代詞,指代“使者”)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指示代詞,那)
③失其所與,不知 (代詞,自己的)
④吾其還也 (表示祈使語氣,還是)
5、之
①公從之 (代詞,代佚之狐的建議)
②是寡人之過也 (的)
③行李之往來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④何厭之有 (賓語前置的標志,有何厭之)
⑤鄰之厚,君之薄也(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⑥因人之力而敝之(結構助詞“的”)
⑦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⑧子犯請擊之(代詞,秦軍)
⑨ 綴耕之壟上(動詞,到)
詞類活用
1燭之武退秦師(使動用法,使……退卻)
2晉軍函陵 (名詞作動詞,軍是駐扎的意思,同下文“秦軍”)
3夜縋而出(名詞做狀語,在夜晚;名詞做動詞,由城上以繩索垂至平地,緣之而下)
4若亡鄭而有益于君。(動詞使動用法,使......滅亡)
5越國以鄙遠(鄙,名詞的意動用法,把……當作邊邑;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地,指鄭國)
6鄰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詞活用作動詞 厚,變雄厚;薄,變薄弱)
7共其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名詞,缺少的東西)
8君亦無所害(動詞用作名詞,害處)
9朝濟而夕設版焉 (“朝”、“夕”,名詞活用作狀語 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10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名詞作狀語,向東;名詞作動詞,使動用法,使......成為疆界)
11若不闕秦(quē使動用法,使……減少)
12闕秦以利晉(使動用法.使.....獲利)
13因人之力而敝之(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通假字
⒈無能為也已(已,通“矣”,了)
⒉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
⒊秦伯說 (說,通“悅”,贊同,高興)
⒋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
⒌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知足,滿足)
6.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通“缺”,侵損)
古今異義
①行李之往來 (行李,闕出使的人;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今義: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義:那個人,這里指秦穆公;今義: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⑤敢以煩執(zhí)事(執(zhí)事,古義:掌管事務的人,這里是對對方的敬稱;今義:掌管某項工作的人)
⑥共其乏困(乏困,古義:指缺乏的東西。今義:指精神或身體勞累)
7.今急而求子。(今,古義:如今 今義:今天)
8.且貳于楚也(闕,古義:動詞,從屬二主。今義:數(shù)詞,“二”的大寫。)
文言句式
省略句
⒈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氾南
⒉(燭之武)辭曰
⒊(燭之武)許之
⒋敢以(之)煩執(zhí)事
⒌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
⒍(晉)許君焦、瑕
⒎闕秦以利(于)晉
判斷句
⒈是寡人之過也
⒉鄰之厚,君之薄也
⒊以亂易整,不武
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5失其所與,不知
介詞結構作狀語后置
⒈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應為“以其于晉無禮,且于楚貳也”
⒉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應為“佚之狐于鄭伯言曰”狀語后置句。言于:對……說
⒊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應為“若亡鄭而于君有益”
賓語前置
⒈夫晉,何厭之有? 即“有何厭”,疑問代詞作賓語
所字結構
⒈失其所與,不知 所字結構(所字后接動詞,相當于一個名詞)
所”字結構相當于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一般情況下在句中做主語或賓語。如“所見所聞”,意即“所見到的事情(東西)所聽到的事情(東西)”,“終日之所學”中“所學”意即所學到的東西。
歷史背景
九月甲午時,秦、晉圍鄭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zhàn)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zhàn)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重耳)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后發(fā)動了這次戰(zhàn)爭。晉國為什么要聯(lián)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fā)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zhàn),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zhàn)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lián)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lián)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zhàn),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后,當晉國發(fā)動對鄭國的戰(zhàn)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伙伴。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愿望,加上可以去“撈上一把”(實質(zhì)這戰(zhàn)爭與秦國幾乎沒有關系),所以,秦、晉聯(lián)合也就是必然的了。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對秦、晉之間的矛盾的記憶,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于說服了秦伯。
文章背景
秦、晉圍鄭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導致事情發(fā)生的原因有兩點。其一,鄭國曾兩次得罪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晉楚之戰(zhàn)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zhàn)以楚國失敗告終,后鄭國雖然隨即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但最終沒有感化晉國。其二,秦、晉兩國聯(lián)合圍攻鄭國,是因為秦、晉都要爭奪霸權,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fā)動對鄭國的戰(zhàn)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lián)合也就成為自然了。
背景材料
史記有關記載二十二年,晉公子圉聞晉君病,曰:“梁,我母家也,而秦滅之。我兄弟多,即君百歲 后,秦必留我,而晉輕,亦更立他子?!弊余瞿送鰵w晉。二十三年,晉惠公卒,子圉立 為君。秦怨圉亡去,乃迎晉公子重耳于楚,而妻以子圉妻。重耳初謝,后乃受。穆公益 禮厚遇之。二十四年春,秦使人靠晉大臣,欲入重耳。晉許之,于是使人送重耳。二 月,重耳立為晉君,是為文公。文公使人殺子圉。子圉是為懷公。其秋,周襄王弟帶 以翟伐王,王出居鄭。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難于晉、秦。秦穆公將兵助晉文公入襄 王,殺王弟帶。二十八年,晉文公敗楚于城濮。三十年,穆公助晉文公圍鄭。鄭使人言 穆公曰:“亡鄭厚晉,于晉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晉之強,秦之憂也?!蹦鹿肆T兵 歸。晉亦罷。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鄭人有賣鄭于秦曰:“我主其城門,鄭可襲也?!蹦鹿珕栧渴濉倮镛?,對曰:“徑數(shù) 國千里而襲人,希有得利者。且人賣鄭,庸知中國人不有以我情告鄭者乎?不可?!蹦?公曰:“子不知也,吾已決矣?!彼彀l(fā)兵,使百里奚子孟明視,蹇叔子西乞術及白乙丙 將兵。行日,百里奚、蹇叔二人哭之??姽劊唬骸肮掳l(fā)兵而子沮哭吾軍,何 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軍。軍行、臣子與往;臣老,遲還恐不相見,故哭耳。” 二老退,謂其子曰:“汝軍即敗,必于肴阨矣。”三十三年春,秦兵遂東,更晉地,過 周北門。周王孫滿曰:“秦師無禮,不敗何待!”兵至滑,鄭販賣賈人弦高,持十二牛,將賣之周,見秦兵,恐死虜,因獻其牛,曰:“聞大國將誅鄭,鄭君謹修守御備,使臣 以牛十二勞軍士?!鼻厝龑④娤嘀^曰:“將襲鄭,鄭今已覺之,往無及已?!睖缁;瑫x之邊邑也。當是時,晉文公喪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喪破我 滑?!彼炷ダ?,發(fā)兵遮秦兵于肴,擊之,大破秦軍,無一人得脫者。虜秦三將以歸。文公夫人,秦女也,為秦三囚將請曰:“穆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歸,令 我君得自快烹之?!睍x君許之,歸秦三將。三將至,穆公素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 以不用百里奚、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恥,毋怠?!彼鞆腿斯僦?如故,愈益厚之。三十四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
后記
其實晉國未完全撤兵,而是把鄭國圍了水泄不通,卻不敢攻打(有秦國在);同時秦其實還是希望向東發(fā)展。后來杞子居然占領了鄭北!打算與秦里應外合。被鄭弦高發(fā)現(xiàn)并報告了鄭,然后鄭打敗了秦。
概述
《燭之武退秦師》見《左傳》。《左傳》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傳》。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歷史名著,也是一部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全書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tǒng)地記敘了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fā)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較為具體地描繪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蹲髠鳌烽L于敘事,善于描寫戰(zhàn)爭和記述行人辭令。作者以其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文學修養(yǎng),對許多大小歷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動的記述,形象鮮明,語言優(yōu)美,成為歷代散文的典范。
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lián)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斗爭。事情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前此兩年(公元前632年,即魯僖公二十八年),爆發(fā)了晉楚爭霸的城濮之戰(zhàn),結果楚國戰(zhàn)敗,晉國稱霸。在城濮之戰(zhàn)中,鄭國曾經(jīng)出兵幫助楚國,因而結怨于晉,這就是晉秦聯(lián)合攻打鄭國的直接原因。這次戰(zhàn)爭,也可以說是城濮之戰(zhàn)的余波。
秦、晉圍鄭,形勢緊迫,在這干鈞一發(fā)之際,鄭臣燭之武僅憑口舌說服秦伯,使秦轉變對鄭的態(tài)度,化敵為友,對晉以友為敵,這是什么原因呢?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突變呢?關鍵在于燭之武所說的兩點針對了秦的切身利益。首先,滅鄭于秦有害無益。秦對鄭鞭長莫及,若以鄭為東道主,就為秦稱霸提供了住、食等種種方便,更何況“亡鄭以陪鄰”,這對秦有什么好處呢?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晉有野心(對此秦本有戒心),燭之武列舉了秦伯曾親身領略過的事實,再進行科學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晉是大敵。燭之武用語不多,對秦穆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這是一篇記述行人辭令的散文。鄭國被晉、秦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去說退秦軍。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說辭,便說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并且派兵幫助鄭國防守,最后晉軍也不得已而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這篇文章,贊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斗爭的復雜性。
段解
文章開篇就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秦晉兩大國聯(lián)合起來圍攻鄭國,戰(zhàn)爭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fā),為下文燭之武臨危受命埋下伏筆。
寫燭之武臨危受命。他在鄭伯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下,拋開個人感傷和利益,承擔起關系國生死存亡的重任,體現(xiàn)燭之武的深明大義。
本段是全文的主體,也是說退秦師的關鍵。分四個層次:一是燭之武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引起對方好感;二是說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三是陳述保存鄭國,對秦國有好處;四是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系,說明晉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并分析晉國貪得無厭,從而使秦穆公意識到晉強會危秦,于是與鄭國訂立了盟約,乃至幫助鄭國。
本段記晉師撤離鄭國,同時體現(xiàn)一代霸主晉文公的政治遠見。
文章特點
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組織嚴密,前后照應。秦、晉圍鄭的主要原因,是晉國為了擴大自己霸主的威勢,征服異己,再加上晉文公與鄭有個人恩怨。這一事件的發(fā)生,與秦毫無關系。文章開頭兩句話“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暗示了這一事件的背景,這就為全文的發(fā)展作了鋪墊。秦、晉雖是聯(lián)合行動,但他們之間并不是無隙可乘,這就容易使人理解:燭之武所以能夠說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文正是按照開頭的預示而展開的。燭之武說退了秦師,孤立了晉國,晉師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這一暗示的結果。文章雖然篇幅短小,但有頭有尾,結構嚴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圓滿。
二、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稜T之武退秦師》雖然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但它寫得波瀾起伏,毫不呆板。當鄭國處于危急之際,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去說秦君,沒想到引起了燭之武的一番牢騷,使事情發(fā)生了波折。鄭文公的引咎自責,也增添了情節(jié)的戲劇性。燭之武在說秦君的時候,一開頭就指出亡鄭于秦無益;但接著又退一步說:“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币源俗鳛榫彌_;緊接下去就緊逼一步說明亡鄭對秦不僅無益,而且有害。當秦國單獨退兵之后,子犯發(fā)怒要攻打秦軍,秦、晉關系一下子轉而緊張起來。最后晉文公講了一番道理,晉軍偃旗息鼓,一場風波,終于平息。這樣一張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緊扣讀者的心弦,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三、說理透辟,善于辭令。這篇文章,中心是燭之武說秦君。這個主題本身,決定了它必須著意描繪人物語言,使辭令引人入勝。從這點來說,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秦、晉圍鄭,完全與秦無關,秦國所以出兵,一是與晉國有同盟關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張自己的勢力。當他知道亡鄭只能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毫無好處反而有害的時候,他就會一改過去的所為,反過來幫助鄭國。燭之武看準了這一點,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這就使秦君不能不聽從他的說辭。燭之武斗爭策略的巧妙還表現(xiàn)在,他奉命去說秦君,完全是為了鄭國的利益,而他在說辭里表現(xiàn)的是處處為秦國著想,處處替秦國說話,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面對大國的君主,卻能夠不亢不卑,從容辭令,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語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處。全部說辭只有短短的125個字,卻說了五層意思,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從亡鄭于秦無益,說到秦、晉歷史關系,說到晉國滅鄭之后必然進犯秦國,步步深入,層層逼緊,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其語言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優(yōu)秀散文作品
?、蔽闹惺侨绾谓淮貢x圍鄭的原因及形勢的?這與整個故事發(fā)展有何關系?
文章的第一段用“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又用“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說明攻方的態(tài)勢,暗示鄭國已經(jīng)危在旦夕。這就點明了燭之武游說秦伯的背景,為下文的故事發(fā)展作了鋪墊。
?、徘貢x圍鄭的兩個原因“無禮于晉”及“貳于楚”都直接關系到晉國,而與秦國無關,這就為燭之武說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為故事的發(fā)展埋下了伏筆。
⑵秦、晉兩軍,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鄭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兩軍分駐南北兩邊,互不接觸。這為燭之武說服秦伯的秘密活動增加了有利條件。
?、脖疚脑谡归_故事情節(jié)上有何特點?
?、盼恼缕m然短小,故事情節(jié)卻有頭有尾,層次井然。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接著由佚之狐推薦,引出燭之武,這是故事的開端;鄭伯于危急中請燭之武前往秦營,燭之武不念個人私怨,慨然應允,這是故事的發(fā)展;燭之武在夜間“縋而出”,秘密私訪秦伯,并用一番動人的言辭說服了秦伯,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鄭國,最后晉也被迫退兵,鄭國轉危為安,這是故事的結局。整篇故事結構是完整而嚴謹?shù)摹?br /> ?、撇懙穑塾兄?。秦晉兩軍夾擊鄭國,形勢十分危急,在這關鍵時刻,佚之狐力薦善于辭令的燭之武,并斷言:“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贝藶橐徊ā5斷嵅フ垹T之武時,卻遭到了燭之武的拒絕:“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憋@然,燭之武對鄭伯過去的用人方針有看法,對自己過去所受到的排擠也是憤懣不平的。此時,鄭伯趕緊認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并指出:“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燭之武深明大義,在決定國家命運的關鍵時刻,不計私怨,捐棄前嫌,毅然應命。這寥寥幾筆,給行文平添了一層波瀾。燭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會見秦伯,并說服了秦伯,秦伯答應退兵。晉大夫子犯主張襲擊秦軍,形勢又緊張起來了,故事出現(xiàn)了第三折。最后,晉文公分析了形勢,認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币渤妨吮V链?,鄭終于轉危為安。
?、碃T之武為什么能說服秦伯?
這篇文章對燭之武的善于辭令,寫得極為出色。他去說服秦伯,雖然目的是求和,但決不露出一點乞憐相。他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頭頭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說辭里處處為秦著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悅誠服,不僅答應退兵,而且助鄭防晉。
?、盘幪帪榍刂搿?br /> 首先,燭之武開門見山說:“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承認鄭國已處于危亡的地步。但作為鄭大夫的燭之武卻沒有半句為鄭國乞求的話,相反,卻以“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來表明為秦著想的立場。先分析了“越國以鄙遠”的難處,接著談了亡鄭實際上是增加了別國(晉)的土地,擴展了別國的勢力,而鄰國勢力的增強就意味著秦國勢力的削弱。接下來又分析了存鄭對秦有益無害:“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動心。
?、瞥浞掷们貢x的矛盾。
正當秦伯在考慮滅鄭、存鄭對自己的利害關系時,燭之武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進一步為秦君分析:“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來離間雙方。這番話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著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預言晉國此后的動向:“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后,必將進而侵犯秦國,秦晉的矛盾將進一步尖銳化。由于晉國當時已成為中原霸主,秦伯對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燭之武的這篇說辭戳到了他的痛處,終于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主意,退兵助鄭。
寫作特點
?、欧P與照應
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說明秦、鄭并沒有多大的矛盾沖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耙箍P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霸S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lián)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lián)盟提供了條件。
⑵波瀾起伏
這篇課文波瀾起伏,生動活潑。例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著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于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后,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系頓時又緊張起來。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窃斅缘卯?br />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xiàn)燭之武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后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后,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tài)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而不雜,有始有終,層次井然。
《燭之武退秦師》選自《春秋左傳》
說客在春秋之戰(zhàn)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們穿梭來往于各國之間,或穿針引線,搭橋過河,或挑撥離間,挖敵方墻角,或施緩兵之計,贏得喘息之機。可以說,缺少了這些用現(xiàn)代文言漢語稱為外 交家的角色,春秋舞臺所上演的戲劇,必定沒有這么驚心動魄,精 彩紛呈,波瀾迭宕。有了他們,臺前。臺后兩條戰(zhàn)線上真是熱鬧 非凡,你方唱罷我登臺,演出了古代戰(zhàn)爭史上獨一無二的一幕。
我們發(fā)現(xiàn),說客或外交家除了有高超的言辭辯才,善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之外,往往善于抓住利害關系這個關鍵,在利害關系上尋找弱點和突破口,從而大獲成功。燭之武憑三寸不爛之舌 說退秦軍,不費一兵一卒為鄭國解了圍,便是一樁典型的范例。
在一個沒有權威、各自為利益紛爭的時代,利益原則便是行 動的最高原則,精明的說客或外交家必定深諧此道。以利益作為交往原則,關系不可能牢不可破,不可能無懈可擊。甚至可以說, 曉之以利益,動之以利益,往往比其它手段更見效。即使在現(xiàn)代社會,國與國之闖的交往,也首先是從利益原則出發(fā)的。這個原則,恐怕比仁義原則更實際,更能長久,盡管仁義原則更值得贊 賞,可是這世上有幾個講仁義的人呢?
講利益原則,首先要以平等為基礎。沒有平等,也就在根本上取消了利益。利益必須通過交往實現(xiàn),一個人不同他人發(fā)生聯(lián)系,就無所謂利益;交往也意味著交換,付出多少,便得到多少, 不付出就無所獲。只想獲得而不愿付出,就破壞了交換,也沒有了平等,也就很難再獲取利益。
交換,實質(zhì)上也是讓對方有利可圖。燭之武去游說秦穆公,如果秦穆公覺得無利可圖,會甘愿罷休嗎?所謂挑撥離間,多半也要利用人們覺得有利可圖的心理。離開這一點,挑撥挑間是難以成功的。搞陰謀詭計的人也常常利用這一點?!皩⒂≈?,必先予 之”,這也是說用給予好處引人上鉤,然后再將其吃掉。
中國傳統(tǒng)的謀咯,可以說把利益原則發(fā)揮到了極致。除了上面說的之外,還有所謂借刀殺人、過河拆橋、上屋拔梯、賞一安百、欲擒故縱、美人誘惑、坐收漁利、奇貨可居、害一利百等等, 都是從不同角度利用或發(fā)揮利益原則。可以毫不夸張他說,處世為人的方方面面都與利益原則有千絲萬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