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先秦]莊周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
《諧》之言曰: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
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風;
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
“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
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
“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
有鳥焉,其名為鵬。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
斥鵝笑之曰:
‘彼且奚適也?
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
面彼且奚適也?
’”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而宋榮子猶然笑之。
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
雖然,猶有未樹也。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故曰: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逍遙游(節(jié)選)譯文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洱R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北海里有一條魚,它的名字叫鯤。鯤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幾千里。鯤變化成為鳥,它的名字就叫做鵬。鵬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幾千里長;當它振動翅膀奮起直飛的時候,翅膀就好像掛在天邊的云彩。這只鳥,大風吹動海水的時候就要遷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個天然的大池子?!洱R諧》這本書,是記載一些怪異事情的書。書上記載:“鵬往南方的大海遷徙的時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濤,環(huán)繞著旋風飛上了九萬里的高空,乘著六月的風離開了北海。”像野馬奔騰一樣的游氣,飄飄揚揚的塵埃,活動著的生物都因為風吹而運動。天空蒼蒼茫茫的,難道就是它本來的顏色嗎?它的遼闊高遠也是沒有盡頭的嗎?鵬往下看的時候,看見的應該也是這個樣子。如果聚集的水不深,那么它就沒有負載一艘大船的力量了。在堂前低洼的地方倒上一杯水,一棵小草就能被當作是一艘船,放一個杯子在上面就會被粘住,這是水淺而船卻大的原因。如果聚集的風不夠強大的話,那么負載一個巨大的翅膀也就沒有力量了。因此,鵬在九萬里的高空飛行,風就在它的身下了,憑借著風力,背負著青天毫無阻擋,然后才開始朝南飛。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yú)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搶榆枋 一作:槍榆枋)蟬和小斑鳩譏笑鵬說:“我們奮力而飛,碰到榆樹和檀樹就停止,有時飛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飛九萬里到南海去呢?”到近郊去的人,只帶當天吃的三餐糧食,回來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外的人,要用一整夜時間舂米準備干糧;到千里外的人,要聚積三個月的糧食。蟬和小斑鳩這兩只小蟲、鳥又知道什么呢。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小智比不上大智,短命比不上長壽。怎么知道是這樣的呢?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與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蟬,不知道一年的時光,這就是短命。楚國的南方有一種大樹叫做靈龜,它把五百年當作一個春季,五百年當作一個秋季。上古時代有一種樹叫做大椿,它把八千年當作一個春季,八千年當作一個秋季,這就是長壽??墒腔盍似甙賮須q的彭祖如今還因長壽而特別聞名,眾人都想與他相比,豈不可悲!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商湯問棘,談的也是這件事。湯問棘說:“上下四方有極限嗎?”棘說:“無極之外,又是無極!在草木不生的極遠的北方,有個大海,就是天池。里面有條魚,它的身子有幾千里寬,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它的名字叫做鯤。有一只鳥,它的名字叫做鵬。鵬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邊的云;借著旋風盤旋而上九萬里,超越云層,背負青天,然后向南飛翔,將要飛到南海去。小澤里的麻雀譏笑鵬說:‘它要飛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飛起來,不過數丈高就落下來,在蓬蒿叢中盤旋,這也是極好的飛行了。而它還要飛到哪里去呢?’”這是大和小的分別。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所以,那些才智能勝任一官的職守,行為能夠庇護一鄉(xiāng)百姓的,德行能投合一個君王的心意的,能力能夠取得全國信任的,他們看待自己,也像上面說的那只小鳥一樣。而宋榮子對這種人加以嘲笑。宋榮子這個人,世上所有的人都稱贊他,他并不因此就特別奮勉,世上所有的人都誹謗他,他也并不因此就感到沮喪。他認定了對自己和對外物的分寸,分辨清楚榮辱的界限,就覺得不過如此罷了。他對待人世間的一切,都沒有拼命去追求。即使如此,他還是有未達到的境界。列子乘風而行,飄然自得,駕輕就熟。十五天以后返回;他對于求福的事,沒有拼命去追求。這樣雖然免了步行,還是有所憑借的。倘若順應天地萬物的本性,駕馭著六氣的變化,遨游于無窮的境地,他還要憑借什么呢?所以說:修養(yǎng)最高的人能任順自然、忘掉自己,修養(yǎng)達到神化不測境界的人無意于求功,有道德學問的圣人無意于求名。

逍遙游(節(jié)選)注解

1
冥:通假“溟”,指海色深黑?!氨壁ぁ?,北海。下文“南冥”,指南海。傳說北海無邊無際,水深而黑。
2
鯤:傳說中的大魚。
3
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
其:表推測。
5
鵬:本為古“鳳”字,這里指傳說中的大鳥。
6
怒:奮起的樣子,這里指鼓起翅膀。
7
垂:同“陲”,邊際。
8
海運:海動。古有“六月海動”之說。海運之時必有大風,因此大鵬可以乘風南行。
9
徙:遷移。
10
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海。
11
《齊諧》:書名。出于齊國,多載詼諧怪異之事,故名“齊諧”。一說人名。
12
志怪:記載怪異的事物。志,記載。
13
水擊:指鵬鳥的翅膀拍擊水面。拍打。
14
摶:回旋而上。一作“搏”(bó),拍。
15
扶搖:一種旋風,又名飆,由地面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
16
九:表虛數,不是實指。
17
去:離,這里指離開北海?!叭ヒ粤孪⒄咭病敝复簌i飛行六個月才止息于南冥。一說息為大風,大鵬乘著六月間的大風飛往南冥。
18
以:憑借。
19
息:風。
20
野馬:指游動的霧氣。古人認為,春天萬物生機萌發(fā),大地之上游氣奔涌如野馬一般。
21
塵埃:揚在空中的土叫“塵”,細碎的塵粒叫“?!薄?/span>
22
生物:概指各種有生命的東西。
23
息:這里指有生命的東西呼吸所產生的氣息?;ハ唷4捣?。
24
蒼蒼:深藍。
25
其正色邪:或許是上天真正的顏色?其,抑,或許。正色,真正的顏色。邪,同“耶”,疑問語氣詞。
26
極:盡。
27
下:向下。
28
亦:也。
29
是:這樣。
30
已:罷了。
31
覆:傾倒。
32
坳:凹陷不平,“坳堂”指堂中低凹處。
33
芥:小草。
34
置杯焉則膠:將杯子放于其中則膠著擱淺。置,放。焉,于此。膠,指著地。
35
斯:則,就。
36
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文,意為“這樣,然后才……”。
37
培:憑。
38
莫之夭閼:無所滯礙。夭,挫折。閼,遏制,阻止。“莫之夭閼”即“莫夭閼之”的倒裝。
39
圖南:計劃向南飛。
40
蜩:蟬。
41
學鳩:斑鳩之類的小鳥名。
42
決:疾速的樣子。
43
搶:觸,碰,著落。“搶”也作“槍”。
44
榆枋:兩種樹名。榆,榆樹。枋,檀木。
45
控:投,落下。
46
朝菌:一種大芝,朝生暮死的菌類植物。
47
晦朔:晦,農歷每月的最后一天,朔,農歷每月的第一天。一說“晦”指月末,“朔”指月初。
48
蟪蛄:寒蟬,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
49
冥靈:大樹名。一說為大龜名。根據前后用語結構的特點,此句之下當有“此中年也”一句,但傳統(tǒng)本子均無此句。
50
大椿:傳說中的大樹名。一說為巨大的香椿。
51
彭祖:傳說中堯的臣子,名鏗,封于彭,活了約八百歲。
52
乃今:而今。
53
以:憑。
54
特:獨。
55
聞:聞名于世。
56
眾人:一般人。
57
匹:配,比。
58
湯:商湯。
59
棘:湯時的賢大夫,《列子湯問》篇作“夏革(jí)”。
60
已:矣。
61
窮發(fā):傳說中極荒遠的不生草木之地。發(fā),指草木植被。
62
修:長。
63
泰山:在今山東泰安北。
64
羊角:一種旋風,回旋向上如羊角狀。
65
絕:穿過。
66
斥鴳:池沼中的小雀。斥,池,小澤。
67
仞:古代長度單位,周制為八尺,漢制為七尺;這里應從周制。
68
至:極點。
69
小大之辯:小和大的區(qū)別。辯,同“辨”,分辨,分別。
70
效:效力,盡力。
71
官:官職。
72
行:品行。
73
比:合。
74
合:使。。。滿意。
75
而:通“能”,能夠。
76
征:征服。
77
宋榮子:一名宋钘(jiān),宋國人,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
78
猶然:喜笑的樣子;猶,通“繇”,喜。
79
舉:全。
80
勸:勉勵。
81
非:責難,批評。
82
沮:沮喪。
83
定:認清。
84
內外:這里分別指自身和身外之物。在莊子看來,自主的精神是內在的,榮譽和非難都是外在的,而只有自主的精神才是重要的、可貴的。
85
境:界。
86
數數然:汲汲然,指急迫用世、謀求名利、拼命追求的樣子。
87
列子:鄭國人,名叫列御寇,戰(zhàn)國時代思想家。
88
御:駕馭。
89
泠然:輕妙飄然的樣子。
90
善:美好的。
91
旬:十天。
92
有:通“又”,用于連接整數與零數。
93
致福:求福。
94
雖:雖然。
95
待:憑借,依靠。
96
乘:遵循,憑借。
97
天地:這里指萬物,指整個自然界。
98
正:本;這里指自然的本性。
99
御六氣之辯:駕馭六氣的變化。御,駕馭、把握。指陰、陽、風、雨、晦、明。通“變”,變化的意思。
100
彼:他。
101
且:將要。
102
惡:何,什么。
103
至人:莊子認為修養(yǎng)最高的人。下文“神人”“圣人”義相近。清除外物與自我的界限,達到忘掉自己的境界。即物我不分。
104
神人:這里指精神世界完全能超脫于物外的人。
105
無功:無作為,故無功利。
106
圣人:這里指思想修養(yǎng)臻于完美的人。
107
無名:不追求名譽地位,不立名。

逍遙游(節(jié)選)背景

莊子天才卓絕,聰明勤奮,“其學無所不窺”,并非生來就無用世之心。但是,“而今也以天下惑,子雖有祈向,不可得也”。一方面,“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腐敗社會使他不屑與之為伍;另一方面,“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現實處境又使他無法一展抱負。人世間既然如此污穢,“不可與莊語”,他追求自由的心靈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絕對自由的境界里尋求解脫。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寫出了苦悶心靈的追求之歌《逍遙游》。

逍遙游(節(jié)選)賞析

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于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板羞b”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yōu)游自得的樣子;“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第一部分至“圣人無名”,是本篇的主體,從對比許多不能“逍遙”的例子說明,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無己”“無功”“無名”。

第二部分至“窅然喪其天下焉”,緊承上一部分進一步闡述,說明“無己”是擺脫各種束縛和依憑的唯一途徑,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也只有“無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

第三部分,論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說明不能為物所滯,要把無用有用,進一步表達了反對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優(yōu)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這篇文章巧用寓言故事,文筆變化多端,富于浪漫主義色彩,莊子所宣揚的主張是清靜無為、以養(yǎng)天年。他對于世間的大小、貴賤、壽夭、是非、得失、榮辱等的解釋是相對主義的。他對待社會和人生的思想態(tài)度,無論是消極的還是富有啟發(fā)性的,對后世均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厭惡那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社會,拒絕與統(tǒng)治者合作,鄙視富貴利祿,否定鬼神的存在,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是值得肯定的。

逍遙游(節(jié)選)文言現象

一. 虛詞
1. 之
(1)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2)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助詞,的)
(3)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詞,的)
(4)鵬之徙于南冥也(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5)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天之蒼蒼,其正色邪(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且夫水之積也不厚(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8)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助詞,的)
(9)則芥為之舟(代詞,小草的)
(10)而莫之夭閼者(代詞,它)
(1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動詞,到,往)
(12)之二蟲又何知(代詞,此)
(13)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代詞,他,指宋榮子)
(1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代詞,他,指彭祖)
(15)窮發(fā)之北(結構助詞,的)
(16)湯之問棘也是已(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2. 而
(1)怒而飛(連詞,表修飾)
(2)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連詞,表修飾)
(3)決起而飛(連詞,表順承)
(4)控于地而已矣(連詞,就)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連詞,表并列)
(6)而宋榮子猶然笑之(連詞,表轉折)
(7)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連詞,表轉折)
(8)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連詞,表轉折)
3. 則
(1)海運則將徙于南冥(連詞,就)
(2)時則不至(連詞,或者)
(3)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連詞,那么)
4.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詞,這樣)
(2)雖然,猶有未樹也(代詞,這樣)
(3)未數數然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5. 以
(1)以五百歲為春(介詞,把)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詞,用)
(3)奚以知其然也(介詞,憑)
(4)去以六月息者也(憑借,用)
(5)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介詞,因為)
6. 且
(1)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連詞,而且)
(2)彼且惡乎待哉(連詞,還)
(3)且適南冥也(副詞,將要)
7. 于
(1)彼其于世(介詞,對于)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介詞,在)
8. 其
(1)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表選擇,是……還是……)
(2)其名為鵬(代詞,它的)
(3)其負大舟也無力(代詞,它,指水)
(4)其自視也,亦若此矣。(代詞,他們)

二. 實詞
1.通假字
1.北冥有魚 冥:通“溟”,海色深黑。
2.適莽蒼者,三餐而反 反:通“返”,返回。
3.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智慧。
4.旬有五日而后反 有:通“又”,用于連接整數與零數。 反:通“返”。
5.而御六氣之辯 辯:通“變”,變化。
6.此小大之辯也 辯:通“辨”,區(qū)別。
7.而征一國 而:通“耐”,才能。
8.知效一鄉(xiāng) 知:通“智”,智慧。
9.猶然笑之 猶:通“繇”,喜。
10.而后乃今培風 培:通“憑”,憑借。

2.古今異義
(1)雖然,猶有未樹也。
古義:雖然這樣
今義:轉折連詞,用于上一個分句,今多用于雖然···但是···
(2)眾人匹之
古義:一般人
今義:多數人,大家
(3)腹猶果然
古義:食飽之狀
今義:副詞,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連詞,假設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
(4)之二蟲又何知
古義:泛指動物
今義:蟲子
(5)窮發(fā)之北
古義:毛,草木
今義:頭發(fā)
(6)小年不及大年
古義:壽命短的
今義:農歷臘月;節(jié)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舊俗就在這天祭灶。
古義:壽命長的
今義:豐收年;農歷十二月有30天的年份;春節(jié)
(7)而征一國者
古義:取信
今義:遠行或用武力制裁
(8)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古義:海動
今義:泛指海上運輸
(9)南冥者,天池也
古義:天然形成的水池
今義:高山湖泊名[3]
(10)蟪蛄不知春秋
古義:指四季
今義:春天和秋天
(11)神人無功
古義:無功利
今義:無功勞

3.一詞多義

此小大之辯也(通“辨”,區(qū)別)
而御六氣之辯(通“變”,變化)

之二蟲又何知(動詞,知道)
小知不及大知(名詞,智慧)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名詞,名稱)
圣人無名(名詞,聲名)

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詞,氣息,這里指風)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詞,氣息)

則其負大翼也無力(代詞,代指風)
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連詞,表選擇)
其自視也,亦若此矣(代詞,他們)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詞,憑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介詞,用)
以八千歲為春(介詞,把)
奚以知其然也(介詞,憑)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介詞,因為)

4.詞類活用
(1)彼于致福者(使動用法,使……到來)
(2)而后乃今將圖南(名詞用作動詞,往南飛)
(3)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名詞用作動詞,往南飛)
(4)德合一君(使動用法,使……滿意)
(5)而征一國者(使動用法,使……信任)
(6) 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名詞用作動詞 稱贊)
三.文言句式
1. 判斷句
(1)此小大之辯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2)《齊諧》者,志怪者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
(3)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者……也”表示判斷語氣)
2. 省略句
(1)翱翔(于)蓬蒿之間(省略介詞“于”)
(2)且舉世譽之而(宋榮子)不加勸(省略主語“宋榮子”)
(3)眾人匹(于)之(省略介詞“于”)
(4)眾人匹之,(眾人)不亦悲乎(省略主語“眾人”)
3. 疑問句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奚以……為,表示疑問語氣)
(2)奚以知其然也(“奚以”,表示疑問語氣)
(3)彼且奚適也(“奚”,表示疑問語氣)
4. 變式句
(1)而莫之夭閼者(夭閼之,賓語前置)
(2)彼且奚適也(適奚,賓語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以奚,賓語前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于坳堂之上覆杯水,介賓短語后置)
(5)翱翔蓬蒿之間(<于>蓬蒿之間翱翔,介賓短語后置)
(6)之二蟲又何知(知何,賓語前置)
(7)彼且惡乎待哉(待惡乎,賓語前置)

逍遙游(節(jié)選)題解

  “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yōu)游自得的樣子;“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至“圣人無名”,是本篇的主體,從對比許多不能“逍遙”的例子說明,要得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須“無己”、“無功”、“無名”。第二部分至“窅然喪其天下焉”,緊承上一部分進一步闡述,說明“無己”是擺脫各種束縛和依憑的唯一途徑,只要真正做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就能達到逍遙的境界,也只有“無己”的人才是精神境界最高的人。余下為第三部分,論述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無用,說明不能為物所滯,要把無用有用,進一步表達了反對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志在不受任何拘束,追求優(yōu)游自得的生活旨趣。

  本篇是《莊子》的代表篇目之一,也是諸子百家中的名篇,充滿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說理于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中,形成獨特的風格?!板羞b游”也是莊子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闡述無所依憑的主張,追求精神世界的絕對自由。在莊子的眼里,客觀現實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類本身都是對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這就沒有絕對的自由,要想無所依憑就得無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順乎自然,超脫于現實,否定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類的生活與萬物的生存混為一體;提倡不滯于物,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

逍遙游(節(jié)選)內容分析

  這篇文章巧用寓言故事,文筆變化多端,富于浪漫主義色彩,莊子所宣揚的主張是清靜無為、以養(yǎng)天年。他對于世間的大小、貴賤、壽夭、是非、得失、榮辱等的解釋是相對主義的。他對待社會和人生的思想態(tài)度,無論是消極的還是富有啟發(fā)性的,對后世均有著深遠的影響。他厭惡那個“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社會,拒絕與統(tǒng)治者合作,鄙視富貴利祿,否定鬼神的存在,都有著積極的意義,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那種妄想逃避現實,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的思想,這種思想無論在當時或現在,都是—種消極的、不可能實現的絕對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逍遙游(節(jié)選)本文寫法

(1)運用大量寓言,把無所待的思想寄托于生動的形象中
(2)想象豐富,意境開闊
(3)運用夸張、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莊周
莊周[先秦]

莊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漢族,宋國蒙(今河南省商丘市東北梁園區(qū)蒙墻寺村)人,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道家學說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莊子祖上系出楚國公族,后因吳起變法楚國發(fā)生內亂,先人避夷宗之罪遷至宋國蒙地。莊子生平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者。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代表作品為《莊子》以及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 更多

莊周的詩(共3首詩)
  • 《逍遙游(節(jié)選)》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
    《諧》之言曰: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
    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
    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
    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風;
    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
      蜩與學鳩笑之曰:
    “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
    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之二蟲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
    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
    “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魚焉,其廣數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
    有鳥焉,其名為鵬。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
    斥鵝笑之曰:
    ‘彼且奚適也?
    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
    面彼且奚適也?
    ’”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而宋榮子猶然笑之。
    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數數然也。
    雖然,猶有未樹也。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數數然也。
    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故曰: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查看譯文
  • 《庖丁解牛》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
    “嘻,善哉!
    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
    “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良庖歲更刀,割也;
    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
    彼節(jié)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
    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硎。
    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
    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
    “善哉!
    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
    查看譯文
  • 《北冥有魚》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齊諧》者,志怪者也。
    《諧》之言曰:
    “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查看譯文
  • 白華
    詩經詩經〔先秦〕
    白華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遠,俾我獨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艱難,之子不猶。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嘯歌傷懷,念彼碩人。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維彼碩人,實勞我心。
    鼓鐘于宮,聲聞于外,念子懆懆,視我邁邁。
    有鹙在梁,有鶴在林,維彼碩人,實勞我心。
    鴛鴦在梁,戢其左翼,之子無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遠,俾我疧兮。
  • 九歌云中君
    屈原屈原〔先秦〕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謇將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云中;
    覽冀洲兮有余,橫四海兮焉窮;
    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 小雅·谷風
    佚名〔先秦〕
    習習谷風,維風及雨。
    將恐將懼,維予與女。
    將安將樂,女轉棄予。
    習習谷風,維風及頹。
    將恐將懼,置予于懷。
    將安將樂,棄予如遺。
    習習谷風,維山崔嵬。
    無草不死,無木不萎。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 正月
    佚名〔先秦〕
    正月繁霜,我心憂傷。
    民之訛言,亦孔之將。
    念我獨兮,憂心京京。
    哀我小心,癙憂以癢。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憂心愈愈,是以有侮。
    憂心惸惸,念我無祿。
    民之無辜,并其臣仆。
    哀我人斯,于何從祿?
    瞻烏爰止?
    于誰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
    民今方殆,視天夢夢。
    既克有定,靡人弗勝。
    有皇上帝,伊誰云憎?
    謂山蓋卑,為岡為陵。
    民之訛言,寧莫之懲。
    召彼故老,訊之占夢。
    具曰予圣,誰知烏之雌雄!
    謂天蓋高,不敢不局。
    謂地蓋厚,不敢不蹐。
    維號斯言,有倫有脊。
    哀今之人,胡為虺蜴?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天之杌我,如不我克。
    彼求我則,如不我得。
    執(zhí)我仇仇,亦不我力。
    心之憂矣,如或結之。
    今茲之正,胡然厲矣?
    燎之方揚,寧或滅之?
    赫赫宗周,褒姒滅之!
    終其永懷,又窘陰雨。
    其車既載,乃棄爾輔。
    載輸爾載,將伯助予!
    無棄爾輔,員于爾輻。
    屢顧爾仆,不輸爾載。
    終逾絕險,曾是不意。
    魚在于沼,亦匪克樂。
    潛雖伏矣,亦孔之炤。
    憂心慘慘,念國之為虐!
    彼有旨酒,又有嘉肴。
    洽比其鄰,婚姻孔云。
    念我獨兮,憂心殷殷。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
    民今之無祿,天夭是椓。
    哿矣富人,哀此惸獨。
  • 扁鵲見蔡桓公
    韓非韓非〔先秦〕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
    ”桓侯曰:
    “寡人無疾。
    ”扁鵲出,桓侯曰:
    “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
    “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
    ”桓侯不應。
    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
    “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
    ”桓侯又不應。
    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
    桓侯故使人問之,扁鵲曰:
    “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
    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
    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
    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
    ”居五日,桓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古詩大全

http://www.vip9tm30.com/shici_view_9a4bd543ac9a4bd5/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