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列御寇

tàihángwángèrshān,,
fāngbǎi,
gāowànrèn。
běnzàizhōuzhīnán,
yángzhīběi。。
běishāngōngzhě,
niánqiějiǔshí,,
miànshānér。
chéngshānběizhīsāi,,
chūzhī。。
shìérmóuyuēpíngxiǎn險(xiǎn),,
zhǐtōngnán,,
達(dá)hànyīn,
?
ránxiāngxiàn獻(xiàn)yuējūnzhī,,
zēngnéngsǔnkuízhīqiū,
tàiháng、wáng?
qiěyānzhìshí?
yuētóuzhūhǎizhīwěi,
yǐnshìzhīběi。。
suìshuàisūn,
dān擔(dān)zhěsān,
kòushíkěnrǎng,,
běnyùn運(yùn)hǎizhīwěi。
línrénjīngchéngshìzhīshuāngyǒunán,
shǐchèn,,
tiàowǎngzhùzhī。
hánshǔjié節(jié),
shǐfǎnyān。。
zhìsǒuxiàoérzhǐzhīyuēshèn,,
zhīhuì。
cánnián,
zēngnénghuǐshānzhīmáo,,
shí??
běishāngōngchángyuēxīnzhī,,
chè,
zēngruòshuāngruò。
suīzhī,,
yǒucúnyān;
yòushēngsūn,,
sūnyòushēng;;
yòuyǒu,,
yòuyǒusūn;;
sūnsūnqióngkuì,
érshānjiāzēng,
érpíng?
zhìsǒuwángyīng應(yīng)。
cāoshézhīshénwénzhī,,
,
gàozhī。
gǎnchéng,
mìngkuāéshìèr負(fù)èrshān,
cuòshuòdōng,
cuòyōngnán。。
,
zhīnán,
hànzhīyīn,,
lǒngduànyān。

愚公移山文言現(xiàn)象

古今異義
(1)指
古義:直,一直
今義:手指;用手指
(2)曾
古義:連……都
今義:曾經(jīng)
(3)毛
古義:草木
今義:毛發(fā)
(4)陽
古義:山之南,水之北
今義:太陽
(5)陰
古義:山之北,水之南
今義:陰天
(6)諸
古義:之于
今義:各個(gè)、許多
(7)息
古義:嘆氣
今義:休息
(8)雖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9)已
古義:停止
今義:已經(jīng)
(10)方
古義:方圓
今義:常指矩形
(11)懲
古義:苦于
今義:懲罰
(12)苦
古義:愁
今義:能燥,能泄,能堅(jiān)的藥味
(13)荷
古義:挑
今義:
蓮,又稱荷、芙蕖、鞭蓉、水芙蓉、水芝、水蕓、水旦、水華等,溪客、玉環(huán)是其雅稱,未開的花蕾稱菡萏,已開的花朵稱鞭蕖,睡蓮科,屬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地下莖稱藕,能食用,葉入藥,蓮子為上乘補(bǔ)品,花可供觀賞。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是印度的國花。

詞性活用
1險(xiǎn):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險(xiǎn)峻的大山。
2箕畚:名詞活用作動(dòng)詞,用箕畚裝石土。
3面:名詞活用作狀語,面向著。
4聚:使動(dòng)用法,使... ...聚,相當(dāng)于:“把... ...召集在一起”。
5苦:形容詞作動(dòng)詞,愁

一詞多義
1.其 懼其不已也【代詞,他】 其如土石何【助詞,加強(qiáng)反問語氣】 帝感其誠【他】 其妻獻(xiàn)疑【他的】
2.之 以君之力【的】 雖我之死【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 告之于帝【代詞,這件事】 跳往助之【代詞,代指愚公】
3.且 年且九十【將要,快要】 且焉置土石【況且】
4.焉 且焉置土石?【疑問代詞,哪里】 始一反焉【加強(qiáng)語氣】
5.而 面山而居【表示修飾】 何苦而不平 【表示承接】而山不加增【表示轉(zhuǎn)折】

通假字
1.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
2.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胺础蓖ā胺怠?,往返。
3.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聰明。
4.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巴觥蓖ā盁o”,沒有。
5.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6.無隴斷焉?!半]”通“壟”,高地。

倒裝句
1.甚矣,汝之不惠。 倒裝句。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聰明了】
2.且焉置土石? 倒裝句,疑問代詞“焉”提前。
3.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 。倒裝句,定語“三夫”后置。
4.告之于帝。倒裝句。狀語“于帝”前提。
5.何苦而不平?

被動(dòng)句
1.帝感其誠。被動(dòng)句?!咎斓郾凰恼\心所感動(dòng)。】

省略句
1.(太行、王屋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薄司渲惺÷灾髡Z“太行、王屋二山”。
2.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 省略句,省略主語愚公。
3帝感其誠。省略句,省略介詞“于”——帝感于其誠。
4.一厝(于)朔東,一厝(于)雍南。

愚公移山賞析

《愚公移山》主題思想即恒道。

“愚公移山”故事出自《列子》。《列子》文本的字里行間表達(dá)了崇尚虛靜思想,強(qiáng)調(diào)人在自然天地間的積極作用?!坝薰粕健钡脑⒀怨适乱舱菍Α读凶印肺谋局泻诵乃枷氲某浞肿⒔猓?/p>

首先,“愚公移山”故事象征了“道”的永恒性。聯(lián)系其他篇章,從《列子》一書的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上分析即可看出,《列子》不但繼承了《道德經(jīng)》關(guān)于“恒道”的思想,而且從過程論的角度予以了發(fā)揮?!短烊稹菲谡摷瓣庩柕臅r(shí)候分別以“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來指稱天地化生的不同階段。最后,作者又以“一”到“九”的數(shù)字象征大道循環(huán)往復(fù)的運(yùn)動(dòng)。而“愚公移山”故事中子子孫孫無窮盡的意象實(shí)際上可以看作大道永恒而生生不息精神的寄托。其次,故事表達(dá)了道家的“抱一”觀念。這種觀念起端于老子《道德經(jīng)》,并且被《列子》、《莊子》等道家著作所繼承和詮釋。道家講的“一”乃是基于“道”的整體性、永恒性、化生性而提出的重要概念,體現(xiàn)了哲學(xué)的高度抽象。《道德經(jīng)》稱“道生一”,又說“圣人抱一為天下式”。引伸到社會(huì)人生方面,“抱一”即表現(xiàn)為行事持之以恒,具有堅(jiān)定信念。愚公雖然年紀(jì)很大,但卻堅(jiān)信可以搬走兩座大山,并且率領(lǐng)子孫挖山不止,以實(shí)際行動(dòng)履行了道家的“抱一”精神。

張湛《列子注》之后,“愚公移山”的故事得到廣泛流傳,但更多時(shí)候這個(gè)故事已經(jīng)脫離了《列子》引用這則故事的語境,不再是一個(gè)哲學(xué)命題的注腳,而成為可以隨意解釋的一個(gè)獨(dú)立故事,當(dāng)然這也立足于故事本身的可延展性和多元解釋的可能性。正因?yàn)檫@樣,該故事在文學(xué)、哲學(xué)、甚至是民間信仰中都得到了新的解讀。

愚公何德,遂荷鍤而移山;精衛(wèi)何禽,欲銜石而塞海。(南北朝\庾信《擬連珠四十四首》之三八)豈冤禽之能塞海,非愚叟之可移山。

唐·丘鴻漸在《愚公移山賦》里也提到了愚公形象,他說:止萬物者艮,會(huì)萬靈者人。艮為山以設(shè)險(xiǎn),人體道以通神。是知山之大,人之心亦大,故可以議其利害也。昔太行聳峙,王屋作固。千巖糾紛,萬仞回互。蓄冰霜而居夏凝結(jié),聯(lián)源流而飛泉積素。爰有諄諄愚叟,面茲林麓。愴彼居之湫隘,懲祁寒之慘毒。激老氏之志,且欲移山;當(dāng)算亥之年,寧憂就木。

世人始知愚公之遠(yuǎn)大,未可測已;夸娥之神力,何其壯哉!儻若不收遺男之助,荷從智叟之辨。則居當(dāng)困蒙,往必遇蹇,終為丈夫之淺。今者移山之功既已成,河冀之地又以平,則愚公之道行??陀懈卸鴩@曰:事雖殊致,理或相假。多岐在於亡羊,齊物同於指馬。我修詞而忘倦,彼移山之不舍。吾亦安知夫無成與有成,諒歸功於大冶。在這里,作者提出的愚公移山之人道與天道說。提出了“知山之大,人之心亦大”的思想。移山之既成,在于“愚公之道行”,“體道以通神”,因而人天同心,最終獲得有成。

人道大于天道,天地同心,人能感天,這是唐代人通過解讀愚公移山而得到的哲學(xué)思想和精神。不論是究其“志氣”、“自成”,還是“精誠之心”,都是持肯定、贊揚(yáng)的態(tài)度來肯定愚公這個(gè)形象的。以此訓(xùn)寓后人。

傳統(tǒng)的敘事寓意指遇上困難時(shí)要發(fā)揚(yáng)“愚公移山”的精神,不畏艱險(xiǎn),迎難而上,持之以恒,爭取最后的勝利。這是一個(gè)經(jīng)典的敘事手法,而且寓意深刻。

《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現(xiàn)了中國古代勞動(dòng)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堅(jiān)定信心和頑強(qiáng)毅力,說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只要不怕困難,堅(jiān)持斗爭,定能獲得事業(yè)上的成功,這對人們有很大的啟發(fā)。

文本中插入了愚公和智叟二人的對話,蘊(yùn)含著寓言所特具的哲理,頗能發(fā)人深省。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智叟的“笑”,是對愚公移山不屑一顧的輕蔑情態(tài);智叟的“止”,是對愚公移山不以為然而進(jìn)行粗暴的干涉。這個(gè)自以為多智的老頭子,在他的眼里,愚公能移山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所以脫口而出,給愚公潑冷水。智叟譏笑愚公笨拙,所持理由與愚公的妻子相同,便兩者態(tài)度迥異,一個(gè)是自視其高,加以阻撓,一個(gè)是提疑問,目的是為解決問題。

智叟,智于其表,愚在其中,因此愚公對智叟的冷嘲熱諷,先報(bào)之以一聲長嘆,表示遺憾想不到智叟竟是這樣的木然無知,接著,針鋒相對地進(jìn)行駁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出語尖銳犀利,畢露鋒瓦。這段話含有很大的思想空量,闡述了“有限”和“無限”的樸素的辯證關(guān)系,進(jìn)一步表現(xiàn)了愚公迎難而上的精神。

智叟只看到愚公的“殘年余力”及山高難以削平的一面,而看不到人類延續(xù)不斷及山不會(huì)增高的一面,所以堪稱“固不可徹”,比起愚公的目光來實(shí)是短淺。愚公藐視大山,敢于移山,知難而進(jìn),堅(jiān)韌不拔,是因?yàn)樗吹搅巳说淖饔茫ㄟ^努力,事物是能夠轉(zhuǎn)化的。由此可見愚公形愚而實(shí)智。

文章篇末以移山取得了最后勝利,矛盾獲得了解決,作為故事的結(jié)局,充滿了浪漫主義的色彩。由于古代生產(chǎn)力和自然科學(xué)不發(fā)達(dá)的緣故,往往幻想著能有超人力量來幫助人們移山填海,征服大自然,所以作者運(yùn)用了浪漫主義的藝術(shù)想象,寫“操蛇之神”聽說愚公要永不停息地挖山而害怕起來,將此事告訴了“天帝”,“帝感其誠”,就派遣了兩個(gè)大力士把兩座大山背走了。

這顯然是神話,在客觀理實(shí)中是不存在的,但卻反映了當(dāng)時(shí)人們有“人定勝天”的強(qiáng)烈愿望,和變革大自然的雄偉氣魄,也反映了作者對作品中所闡述的哲理思想的堅(jiān)信,以神話的形式給予了肯定。寄未來理想的實(shí)現(xiàn)于神話,寓哲理思想于想象,作者這樣寫,就是為了讓人們在精神是得到鼓舞,在情緒上受到感染。

這則寓言在寫作上,有兩個(gè)顯著的藝術(shù)特色:

第一,對比手法的運(yùn)用相當(dāng)成功。為了突出愚公“挖山水止”的精神,強(qiáng)調(diào)矛盾可以互相轉(zhuǎn)化的哲理思想的正確,就以“子子孫孫無窮匱”與“山不加增”對比;為了表現(xiàn)移山時(shí)不畏艱險(xiǎn)的氣概,激勵(lì)人們?nèi)フ莆者@一哲理思想,就以“年且九十”的愚公,“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的家庭,“始齔”的助手,與“方七百里,高萬仞”的兩座大山對比;為了說明愚公并不愚,智叟并不智,顯示這一哲理思想所產(chǎn)生的威力,就以智叟的一開始的“笑而止之”與被駁后的“無以應(yīng)”對比,等等,在對比中逐步完成了愚公藝術(shù)形象的塑造。

第二,故事情節(jié)的安排比較巧妙。全文篇幅短小,然而卻寫得曲折多姿,波瀾起伏,加之行文緊湊,筆墨舒灑自如,令人讀后興味盎然。文章擺出了人和山的矛盾,寫愚公“聚室而謀”,全家人紛紛表示贊成,接著就該是行動(dòng)起來一起移山,誰知愚公之妻獻(xiàn)疑,產(chǎn)生了波折,而所疑的都是移山中碰到的具體問題,這些具體問題不解決,那人和山的矛盾也就不能解決。經(jīng)過討論,商量了辦法,出現(xiàn)了移山勞動(dòng)的盛況,接著就該是苦戰(zhàn)不休,不料跳出來個(gè)智叟,形成了移山的阻礙,老愚公就和智叟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在辯論中揭示出寓言所包含的哲理思想,這樣既突顯了愚公精神的可貴,同時(shí)深化了作品的主題思想。

在一個(gè)僅有三百余字的簡單的故事里,將較多的矛盾集中起來描寫,能夠收到戲劇性的藝術(shù)效果,否則順流平坡地寫下去,還不只是索然寡味,更重要的是所要強(qiáng)調(diào)的內(nèi)容得不到強(qiáng)調(diào),不能使主題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圓滿地表達(dá)出來。一般地講,從簡單中見復(fù)雜,在情節(jié)安排上并不容易,因此處理得不好,就會(huì)使人感到復(fù)雜中仍然顯得簡單?!队薰粕健饭适卤旧砗唵?,但由于在情節(jié)的處理上沒有平鋪直敘,而是從矛盾相繼出現(xiàn)的尖銳性上去顯示復(fù)雜性,這樣就增強(qiáng)了文章跌宕的氣勢,引人入勝。解決矛質(zhì),沒有簡單化,愚公說服其妻,不是以空話大話壓服,而是靠眾人拿出辦法;駁倒智叟,不是泛泛頂撞,而是據(jù)理而言。愚公的“理”,非等閑之論,它是作品中哲理思想的精髓,字字如錘擊出的火星,句句似脫了弦的利箭,都是性格化的語言,又都是有哲理思想深度的語言,。正是如此,理直才能氣壯,理屈必然詞窮,愚公駁得智叟啞口無言。兩個(gè)人的辯論將故事情節(jié)推上了高潮,使寓言的寓意得到充分的展示。

愚公移山翻譯

譯文
太行、王屋兩座山,縱橫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

北山下面有個(gè)名叫愚公的人,年齡將近九十歲了,面對著山居住。他苦于山區(qū)北部的阻塞,出入都要曲折繞遠(yuǎn),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全力鏟除險(xiǎn)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達(dá)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樣呢?再說,挖下來的土和石頭又安放在哪里?”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庇谑怯薰暑I(lǐng)兒孫中能挑擔(dān)子的三個(gè)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運(yùn)到渤海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孀妻有個(gè)遺腹子,剛剛換牙的年紀(jì),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灣上聰明的老頭譏笑愚公,阻止他干這件事,說:“你真的太愚蠢了!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dòng)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嘆一聲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huì)增高加大,還怕挖不平嗎?”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手中拿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報(bào)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dòng),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gè)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邊,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邊。從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注釋
太行山:在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之間。
王屋山:在山西陽城、垣曲與河南濟(jì)源之間。
方:指面積。
仞:古代長度單位,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冀州:古地名,包括現(xiàn)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黃河以北,遼寧省遼河以西的地區(qū)。
河陽:黃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陰,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陽。
且:副詞,將近。
面山而居:面對著山居住。
懲(chéng):這里是“苦于,為......所苦”的意思。
塞(sè):阻塞。
迂(yū):曲折、繞遠(yuǎn)。
聚室而謀:集合全家來商量。室,家。
汝:你。這里做復(fù)數(shù)看,為“你們”的意思。
畢力平險(xiǎn):盡全力鏟除險(xiǎn)峻的大山。
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南。
漢陰:漢,就是漢水;陰,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陰。
獻(xiàn)疑:提出疑問。
以:憑借。
雜然相許:紛紛表示贊成。雜然,紛紛的樣子。許,贊同。
損::削減。
曾(zēng):副詞,加強(qiáng)否定語氣,可譯為“連……也……”,常與“不”連用。
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稱,在現(xiàn)今河南省開封縣陳留鎮(zhèn)境內(nèi)??╧uí)。
丘:土堆。
置:安放。
且:況且。
焉:疑問代詞,哪里。
荷(hè):扛的意思。
夫:成年男子。
箕畚(jī běn)簸箕,一種用竹片或柳條編成的器具。這里是用箕畚裝土石的意思。
孀(shuāng) :孀妻,寡婦。
遺男:遺孤,單親孤兒,遺腹子。
齔(chèn):兒童換牙齒,乳齒脫落后重新長恒齒。這里始齔表示年齡,約七八歲。齔,換牙。
寒暑易節(jié):冬夏換季,指一年的時(shí)間。易,交換。節(jié),季節(jié)。
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語氣助詞。
河曲: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芮城縣西。
叟(sǒu):老頭。
惠:同“慧”,聰明;不惠,指愚蠢。
其:在“如……何”前面加強(qiáng)反問語氣。
長息:長嘆。
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徹,通。
匱(kuì):竭盡的意思。
雖我之死:即使我死了。雖,即使。之,用在主謂之間,無實(shí)意。
苦:愁。
亡(wú)以應(yīng):沒有話來回答。亡,通“無”。
操蛇之神:神話中的山神,手里拿著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懼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愚公。已,停止。
帝:神話中的天帝。
感其誠:被他的誠心所感動(dòng)。感,被……感動(dòng)。
夸娥氏:神話中力氣很大的神。
負(fù):背。
厝(cuò):同“措”,放置。
朔東:就是朔方以東地區(qū),指山西省的東部。
雍:就是雍州,在現(xiàn)今陜西、甘肅省一帶地區(qū)。
隴斷:即壟斷,山岡高地
列子:這是一部古書的名稱,屬于中國先秦時(shí)期道家的著作。關(guān)于這部書,有兩種說法:一種認(rèn)為是戰(zhàn)國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種認(rèn)為是后來晉代的人著的,沒有定論。書中記載了許多寓言和傳說故事。

愚公移山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太行、王屋(這)兩座山,(占地)方圓七百里,高七八萬尺,本來在冀州的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
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紀(jì)將近九十歲,面對著山居住。(他)苦于大山北面堵塞交通,出來進(jìn)去(都要)繞路,就集合全家來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全力鏟除險(xiǎn)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在漢水南岸到達(dá),可以嗎?”(大家)紛紛表示贊成。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借您的力量,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鏟平,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山怎么樣呢?況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眾人紛紛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去,隱土的北面?!庇谑牵ㄓ薰┞暑I(lǐng)(能)挑擔(dān)子的三個(gè)人(上了山),鑿石開墾土地,用箕畚裝了(土石)運(yùn)到渤海的邊上,鄰居姓京城的寡婦有個(gè)孤兒,才剛剛換牙,也跳跳蹦蹦前去幫助他們。冬夏換季,(他)才往返一次。
河灣上的一位聰明的老者譏笑愚公并制止他(干這件事),說:“你太不聰明了!就憑你衰殘的年齡和剩下的力量,連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毀掉,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北山愚公長嘆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我有兒子在;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然而山卻不會(huì)增加高度,何愁挖不平?”河灣上的智老頭沒有話來回答。
手里拿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將這件事告訴了天帝。天帝被他的誠心所感動(dòng),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兩個(gè)兒子背負(fù)著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東,一座放在雍南。從此,冀州的南部,(到)漢水南岸,沒有山岡阻隔了。

注釋
1.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間。
2.王屋山——在山西陽城、垣曲與河南濟(jì)源之間。
3.方——指面積。方七百里,就是四周各七百里。古代計(jì)算面積,用截長補(bǔ)短的辦法,把不規(guī)則的邊長變成正方形,再計(jì)算它的面積。
4.高萬仞——形容極高;仞——古代長度單位,以七尺或八尺為一仞。
5.冀州——古地名,包括現(xiàn)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黃河以北,遼寧省遼河以西的地區(qū)。
6.河陽——黃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陰,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陽。
7.且——將近。
8.面山而居——面對著山居住。
9.懲(chéng)——戒,這里是“苦于”的意思,以……為苦。
10.塞(sè)——阻塞。
11.迂(yū)——曲折、繞遠(yuǎn)。
12.聚室而謀——集合全家來商量。室,家。
13.汝——你。這里是復(fù)數(shù)“你們”的意思。
14.畢力平險(xiǎn)——盡全力鏟除險(xiǎn)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南。
16.漢陰——漢,就是漢水;陰,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陰。漢陰,漢水南岸。
17.獻(xiàn)疑——提出疑問。
18.以——憑借。
19.雜然相許——紛紛表示贊成。雜然,紛紛的樣子。許,贊同。
20.君——稱呼“您”。
21.損:——削減。
22.曾(céng)——用在否定副詞“不”前,加強(qiáng)否定語氣。可譯為“連……都……”。
23.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稱,在現(xiàn)今河南省開封縣陳留鎮(zhèn)境內(nèi)。
24.丘——土堆。
25.置——安放。
26.且——連詞,況且。
27.焉——疑問代詞,哪里。
28.荷(hè)——扛。
29.夫——成年男子。
30.叩:敲,鑿。
30.箕畚(jīběn):這里是用箕畚裝土石的意思。
31.孀(shuāng) ——孀妻,寡婦。
32.遺男——遺孤,孤兒。
33.始齔(chèn)——?jiǎng)倓倱Q牙,指七八歲。(齔,兒童換牙齒,乳齒脫落后重新長恒齒。這里始齔表示年齡,約七八歲或換牙。)齔,換牙。
34.寒暑易節(jié)——冬夏換季,指一年的時(shí)間。易,交換。節(jié),季節(jié)。
35.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語氣助詞。
36.河曲(qū)------古地名,因河水彎曲而得名,在今山西省芮城縣西。
37.叟(sǒu)——老頭。
38.甚矣,汝之不惠——哎,你太不聰明了。這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裝句,先說“甚矣”,有強(qiáng)調(diào)的意味。甚矣,太,非常。
39.惠——同“慧”,聰明;不惠,指愚蠢。
40.其——在“如……何”前面加強(qiáng)反問語氣,也可譯為難道。
41.長息——長嘆。
42.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這里指山的草木。
43.汝心之固,固不可徹——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徹,通。
44.窮匱(kuì)——窮盡。
45.雖我之死——即使我死了。雖,即使。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dú)立性,不譯。
46.苦——愁。
47.亡(wú)以應(yīng)——沒有話來回答。亡,通“無”,沒有。
48.操蛇之神——神話中的山神,手里拿著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49.懼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代愚公。已,停止。
50.帝——神話中的天帝。
51.感其誠——被他的誠心所感動(dòng)。感,被……感動(dòng)。
52.夸娥氏——神話中力氣很大的神。
53.負(fù)——背。
54.一厝朔東——一座放在朔方以東地區(qū)(朔東,現(xiàn)在山西北部一帶)。
55.厝(cuò)——通“措”,放置。
56.朔東——就是朔方以東地區(qū),指山西省的東部。
57.雍——就是雍州,在現(xiàn)今陜西、甘肅省一帶地區(qū)。
58.隴斷——隴通“壟”,高地。斷,隔絕。即壟斷,山岡高地。
59.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么樣呢?
60.焉——語氣助詞,無義。
61.列子——這是一部古書的名稱,屬于我國先秦時(shí)期道家的著作。關(guān)于這部書,有兩種說法:一種認(rèn)為是戰(zhàn)國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種認(rèn)為是后來晉代的人著的,沒有定論。書中記載了許多寓言和傳說故事。
62.本文選自《列子 湯問》。

愚公移山英語翻譯

  Do difficult things by an old person

  Taihang, Wong ( the ) two mountain, covering an area of seven hundred, seven thousand or eight thousand cubits high, originally on the south side of Jizhou, the Yellow River, north of the North shore. North of the foolish old man, nearly 90 years of age, facing the mountains to live. He suffers from the mountainous area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obstruction, in ( to ) bypass, called the family to discuss said:" I told you to dig the precipitous mountain, the road leads to the Yuzhou south, arrived at the South Bank of the Han River, can?" We have agreed. His wife put forward doubt to say:" with your strength, even his father the hill and plain, and can Taihang, Wangwu how these two mountain? Besides the earth where?" People have said:" throw it to the edge of the Bohai sea, north of the hidden soil." And the foolish old man led the children can Tiaodan three men went up into the mountain, to cut the stone for digging, basket-ji transported to the edge of the Bohai. Neighbor widow named the capital, an orphan, just seven or eight years old, bounce to help him. Summer and winter season, from a can. A bend in the river on the wise old man laughed at the foolish old man, to prevent him from doing this, said:" you're too smart! With your remaining years and the remaining strength, a blade of grass on the mountain can not move, and can the soil, stone how?" "Yugong heaved a long sigh said:" you thought stubborn, stubborn to the point can not be changed, even the orphans and widows are not. Even I dead, there son; son and grandson, grandson and son; son of another son, son and grandson generation after generation of descendants; inexhaustible, but mountains never increase increase, worry about what dug injustice?" Hequ is a wise old man nothing to answer. Yamagami heard about this matter, afraid of his endless digging down to the emperor of heaven, report. The foolish old man moved by the sincere, ordered Hercules boast e's two sons went back the two mountain, a place in the North East, a seat placed in the south of Yong Zhou. From then on, the south of Jizhou to the South Bank of the Han River, no mountains.

愚公移山寫作背景

  戰(zhàn)國初期,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各家學(xué)派在傳揚(yáng)自己的主張時(shí),常運(yùn)用大量生動(dòng)的小故事來說明抽象的道理。這樣,寓言就空前繁榮起來。

愚公移山理解

  第一段寫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積、高度和地理位置。意在襯托移山的艱難。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務(wù)越艱巨,愚公的品質(zhì)也就越突出。這是故事的背景,為下文愚公移山埋下伏筆。

  第二段寫愚公主張?zhí)岢鲆粕?,家里人提出運(yùn)土方案,率領(lǐng)幾人便馬上開始行動(dòng)。

  第三段寫愚公對智叟的駁斥,這是情節(jié)的發(fā)展。愚公和智叟的對話是全文的核心,愚公堅(jiān)信可以移山。智叟目光短淺,阻止愚公移山。

  第四段寫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dòng)了,派神將山背走了,愚公的愿望實(shí)現(xiàn)了。

  文章通過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dòng)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驚人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持之以恒,堅(jiān)持不懈的道理。

愚公移山人物分析

愚公
  愚公要移山,不是頭腦一時(shí)發(fā)熱,而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確。“懲北山之塞,出入之迂也”,說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懲,苦于。這里是意動(dòng)用法。塞,閉塞,堵塞,指阻礙交通。迂,繞遠(yuǎn)、曲折。全句是說苦于北山擋道,出來進(jìn)去要繞遠(yuǎn),很不方便。這句話說的不止是愚公一人的體會(huì),而是所有“面山而居”的人們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謀”,立即得到熱烈的贊同。這是從消極方面說的。從積極方面說,對于搬掉兩座山會(huì)給人們帶來什么好處,愚公心中也是有數(shù)的?!捌诫U(xiǎn),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說的就是移山之利。這里的“指通”“達(dá)于”都有筆直地來往的意思,與上文“塞”“迂”相對應(yīng)??梢娪薰珜σ粕降睦﹃P(guān)系,早已考慮再三了。其次,對于山能夠移走這一點(diǎn),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駁智叟的一段話里,就說得十分清楚。這段話是用“頂針”的修辭方法寫的,一句頂著一句,層層緊扣,充分說明子子孫孫綿延不絕的道理。最后用“無窮匱也”做結(jié)束,肯定了人力的無窮無盡,很有說服力。接著用“而”字一轉(zhuǎn),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會(huì)“更加增”。這樣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結(jié)論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這說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對人力和自然的發(fā)展變化關(guān)系的深刻認(rèn)識(shí)的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的。

  由此可見,愚公在移山的整個(gè)過程中站得高、看得遠(yuǎn),考慮問題十分周密,駁斥智叟有理有據(jù)。像這樣可敬的老人,誰還能相信他是“笨老頭”呢?

智叟
  智叟是一個(gè)自作聰明的老人。他輕視愚公,反對移山。文中寫智叟的文字不多,卻把這個(gè)自以為是的老頭刻畫得淋漓盡致。他對愚公移山“笑而止之”。這種笑是嘲笑,是輕蔑,顯得既傲慢又武斷?!吧跻?,汝之不惠”,用倒裝句強(qiáng)調(diào)愚公不聰明,充分反映出智叟對愚公的輕視?!耙詺埬暧嗔Γ荒軞街幻淙缤潦??”意思說“憑你這一大把年紀(jì)和剩下的一點(diǎn)力氣,還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棵小草,又能把土塊石頭怎么樣呢?”這話說得尖刻、夸張,帶有明顯的嘲諷口吻。用“其”加強(qiáng)反問語氣。這些都表明了智叟反對移山的頑固態(tài)度。但最后他反被愚公駁斥得“亡以應(yīng)”。智叟從開始時(shí)的振振有詞,教訓(xùn)別人,到被駁得啞口無言,一副窘態(tài),這正是自作聰明的人應(yīng)得的下場。智叟目光短淺,知難而退,無所作為又信口開河、好為人師,這種人自以為是,其實(shí)不過是賣弄小聰明罷了。

晉張湛
(1)“北山愚公者”──俗謂之愚者,未必非智也。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俗謂之智者,未必非愚也。
(3)“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屈其理而服其志也。
(4)“懼其不已也”──必其不已,則山會(huì)平矣。世咸知積小可以成大,而不悟損多可以至(致)少。夫九層起于累土,高岸遂為幽谷;茍功無廢舍,不期朝夕,而無微而不積,無大而不虧矣。今砥礪之與刀劍相磨不已,則知其將盡。二物如此,則丘壑消盈無所致疑。若以大小遲速為惑者,未能推類也。
(5)“無隴斷焉”──夫期功于旦夕者,聞歲暮而致嘆;取美于當(dāng)年者,在身后長悲。此故俗士之近心,一世之常情也。至于大人以天地為一朝,億代為曠息,忘懷以造事,無心而為功,在我之與在彼,在身之與在人,弗覺其殊別,莫知其先后。故北山之愚與嫠妻之孤,足以西(哂)河曲之智,嗤一世之惑。悠悠之徒,可不察與(歟)?

愚公移山問題研究

  1.故事的結(jié)局是天神幫助愚公移走了兩座大山。這樣的安排是否有損愚公的形象?

  答:不有損。一是這個(gè)神話結(jié)尾,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借助神的力量實(shí)現(xiàn)愚公的宏偉抱負(fù),反映了古代勞動(dòng)人們的美好愿望,這與封建迷信有本質(zhì)區(qū)別。二是因?yàn)檎怯薰臎Q心和行動(dòng)感動(dòng)了天帝,天帝才派遣力神二子背走二山,這襯托了愚公的形象,使之更加豐富,這是對愚公精神的肯定和贊揚(yáng)。

  2.在挖山過程中有哪些困難?

  1).“方七百里,高萬仞”山本身高大無比。

  2).“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路途遙遠(yuǎn)。

  3).“北山愚公,年且九十”“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始齔,跳往助之”人老又少。

  4).“叩石墾壤,箕畚運(yùn)于渤海之尾”工具簡陋。

  5).河曲智叟勸阻,譏笑。

  3.故事用神話做結(jié)尾的原因有哪些(故事為什么用神話結(jié)尾)?

  1) 古代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人們只能通過幻想,借助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實(shí)現(xiàn)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就是借助神的力量來實(shí)現(xiàn)愚公的宏偉抱負(fù),這也是解決人與自然矛盾的方式,表達(dá)了古代勞動(dòng)人民的美好愿望。

  2) 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驚天地,泣鬼神。

愚公移山新解

  愚公移山的故事發(fā)生在王屋山,王屋山上有王屋鄉(xiāng),王屋鄉(xiāng)里有愚公村,而愚公村便是傳說中愚公的故鄉(xiāng)。  出濟(jì)源市區(qū),西行35公里便是王屋鄉(xiāng)。

  沿濟(jì)邵(邵原鎮(zhèn)為濟(jì)源市最西的一個(gè)鎮(zhèn))公路西行,王屋山的俊秀挺拔與山勢陡峭盡入眼中,不由得感慨王屋鄉(xiāng)之偏遠(yuǎn)及王屋鄉(xiāng)人出行的諸多不便,由此更明白老愚公在年且九十之際,扣石墾壤,要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愿望之迫切。

  眼前的濟(jì)邵公路,雙向兩車道,雖隨山勢變化而曲折彎轉(zhuǎn),但路面十分平坦。一路西行,公路兩邊的防護(hù)林連綿不斷,風(fēng)景秀麗。

  同行的趙公文不斷感慨,感嘆這條道路的貫通給愚公后人帶來的巨大變化。

  趙公文是濟(jì)源市記者協(xié)會(huì)秘書長,老家在濟(jì)源市西的邵原鎮(zhèn),距市區(qū)55公里,他對濟(jì)邵公路開通前后山區(qū)的變化感受最深:“我1986年離開邵原鎮(zhèn),在這之前,從邵原鎮(zhèn)到市區(qū)只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我父親那時(shí)候是村支書,每次到縣里開會(huì)都要在山上走100多里。村民養(yǎng)些豬、羊也賣不出去,貧窮落后是自然的?!?/p>

  1987年,濟(jì)邵公路修成。1997年、2000年,濟(jì)邵公路兩次大修,擴(kuò)整路面,濟(jì)源西部的幾個(gè)鄉(xiāng)鎮(zhèn)徹底告別了交通閉塞的落后狀況。  40分鐘后,汽車停靠在王屋鄉(xiāng)愚公村村口。正對村口的是愚公移山紀(jì)念廣場,廣場高高的平臺(tái)上立著巨大的愚公移山群雕,老愚公左手叉腰,右肩荷鋤,正對著愚公村村口蜿蜒而來的柏油公路。

  相隔兩千年后,愚公出山的夢終于圓了。

  愚公移山,若是象征性地去理解,把山比喻為毒瘤般的人事物的話,則值得學(xué)習(xí)其精神,否則不敢茍同了。愚公移山,從頭到尾就是表現(xiàn)了愚公的愚不可及以及不聽智叟的勸說而進(jìn)行的一番巧辯罷了。大自然有其天地之造化,人力亦有圓潤之道可以為之。人生短暫如蜉蝣一瞬,面對一些情況實(shí)是可以繞道而行,或遷移便可。比如愚公以及鄉(xiāng)民,生在大山之中,本身就不便于交通行走,在這個(gè)情況下完全可以舉村而遷,住到大山外面的平坦之地豈不是更好,這樣既省力又省時(shí),而且沒有破壞自然,這何其不是智者之道?把寶貴的時(shí)間讓自己與子孫都浪費(fèi)在移山之中,豈不是莫大的悲哀?好在現(xiàn)在的政策是有“移民”一說,沒有生搬硬套。

作者簡介

列御寇
列御寇[先秦]

列子(大約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戰(zhàn)國年間,享年75歲),戰(zhàn)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對他的尊稱),華夏族,周朝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道學(xué)者、思想家、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教育家。對后世哲學(xué)、美學(xué)、文學(xué)、科技、養(yǎng)生、樂曲、宗教影響非常深遠(yuǎn)。著有《列子》,其學(xué)說本于黃帝老子,歸同于老、莊。創(chuàng)立了先秦哲學(xué)學(xué)派貴虛學(xué)派(列子學(xué))。是介于老子與莊子之間道家學(xué)派承前啟后的重要傳承人物。 更多

列御寇的詩(共4首詩)
  • 《多歧亡羊》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

    楊子曰:
    “嘻!

    亡一羊何追者之眾?

    ”鄰人曰:
    “多歧路。

    ”既反,問:
    “獲羊乎?

    ”曰:
    “亡之矣。

    ”曰:
    “奚亡之?

    ”曰: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

    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楊子戚然變?nèi)荩谎哉咭茣r(shí),不笑者竟日。

    門人怪之,請?jiān)唬?br>“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損言笑者何哉?

    ”楊子不答。

    心都子曰:
    “大道以多歧亡羊,學(xué)者以多方喪生。

    學(xué)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

    唯歸同反一,為亡得喪。

    子長先生之門,習(xí)先生之道,而不達(dá)先生之況也,哀哉!

    查看譯文
  • 《兩小兒辯日》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
    “我以日始出時(shí)去人近,而日中時(shí)遠(yuǎn)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yuǎn),而日中時(shí)近也。
    一兒曰:
    “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
    “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
    “孰為汝多知乎?
    查看譯文
  •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謀曰:
    “吾與汝畢力平險(xiǎn),指通豫南,達(dá)于漢陰,可乎?
    ”雜然相許其妻獻(xiàn)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雜曰:
    “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
    ”遂率子孫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yùn)于渤海之尾。
    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
    寒暑易節(jié),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孫,孫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孫;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查看譯文
  • 《楊布打狗》
    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返。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楊布怒,將撲之。
    楊朱曰:
    “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
    查看譯文
  • 東門之枌
    詩經(jīng)詩經(jīng)〔先秦〕
    東門之枌,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績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邁。
    視爾如荍,貽我握椒。
  • 段干木歌
    先秦?zé)o名〔先秦〕
    吾君好正。
    段干木之敬。
    吾君好忠。
    段干木之隆。
  • 九歌·河伯
    屈原屈原〔先秦〕
    與女游兮九河,沖風(fēng)起兮橫波。
    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驂螭。
    登昆侖兮四望,心飛揚(yáng)兮浩蕩。
    日將暮兮悵忘歸,惟極浦兮寤懷。
    魚鱗屋兮龍?zhí)?,紫貝闕兮珠宮。
    靈何為兮水中,乘白黿兮逐文魚。
    與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紛兮將來下。
    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予。
  • 唐風(fēng)·揚(yáng)之水
    佚名〔先秦〕
    揚(yáng)之水,白石鑿鑿。
    素衣朱襮,從子于沃。
    既見君子,云何不樂?
    揚(yáng)之水,白石皓皓。
    素衣朱繡,從子于鵠。
    既見君子,云何其憂?
    揚(yáng)之水,白石粼粼。
    我聞?dòng)忻?,不敢以告人?br>
  • 遠(yuǎn)游
    屈原屈原〔先秦〕
    悲時(shí)俗之迫阨兮,愿輕舉而遠(yuǎn)游。
    質(zhì)菲薄而無因兮,焉托乘而上???
    遭沈濁而污穢兮,獨(dú)郁結(jié)其誰語!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duì)I營而至曙。
    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往者余弗及兮,來者吾不聞,步徙倚而遙思兮,怊惝恍而乖懷。
    意荒忽而流蕩兮,心愁凄而增悲。
    神倏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dú)留。
    內(nèi)惟省以端操兮,還應(yīng)正氣之所由。
    漠虛靜以恬愉兮,澹無為而自得。
    聞赤松之清塵兮,愿承風(fēng)乎遺則。
    貴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與化去而不風(fēng)兮,名聲著而日延。
    奇傅說之托辰星兮,羨韓眾之得一。
    形履亂越遠(yuǎn)兮,離人群而遁逸。
    因氣變而遂曾舉兮,忽神奔而鬼怪。
    時(shí)仿佛以遙見兮,精皎皎以往來。
    超氛埃而淑郵兮,終不反其故都。
    免眾患而不懼兮,世莫知其所如。
    恐天時(shí)之代序兮,耀靈曄而西征。
    微霜降而下淪兮,悼芳草之先零。
    聊仿佯而逍遙兮,永歷年而無成。
    誰可與玩斯遺芳兮?
    長向風(fēng)而舒情。
    高陽邈以遠(yuǎn)兮,余將焉所程?
    重曰:
    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
    軒轅不可攀援兮,吾將從王喬而娛戲。
    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
    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氣入而粗穢除。
    順凱風(fēng)以從游兮,至南巢而一息。
    見王子而宿之兮,審一氣之和德。
    曰:
    “道可受兮,不可傳;
    其小無內(nèi)兮,其大夫垠;
    毋滑而魂兮,彼將自然;
    一氣孔神兮,于中夜存;
    虛以待之存,無以為先;
    庶類以成兮,此德之門。
    ”聞至貴而遂徂兮,忽乎吾將行。
    仍羽人于丹丘,留不死之舊鄉(xiāng)。
    朝濯發(fā)于湯谷兮,夕晞?dòng)嗌碣饩抨枴?br>吸飛泉之微液兮,懷琬琰之華英。
    玉色頩以脕顏兮,精醇粹而始?jí)选?br>質(zhì)銷鑠以汋約兮,神要眇以淫放。
    嘉南州之炎德兮,麗桂樹之冬榮;
    山蕭條而無獸兮,野寂漠其無人。
    載營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命天閽其開關(guān)兮,排閶闔而望予。
    如豐隆使先導(dǎo)兮,問太微之所居。
    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
    朝發(fā)軔于太儀兮,夕始臨乎于微閭。
    屯余車之萬乘兮,紛容與而并馳。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云旗之逶蛇。
    建雄虹之采旄兮,五色雜而炫耀。
    服偃蹇以低昂兮,驂連蜷以驕驁。
    騎膠葛以雜亂兮,斑漫衍而方行。
    撰余轡而正策兮,吾將過乎句芒。
    歷太皓以右轉(zhuǎn)兮,前飛廉以啟路。
    陽杲杲其未光兮,凌天地以徑度。
    風(fēng)伯為作先驅(qū)兮,氛埃辟而清涼。
    鳳凰翼其承旗兮,遇蓐收乎西皇。
    攬慧星以為旍兮,舉斗柄以為麾。
    叛陸離其上下兮,游驚霧之流波。
    時(shí)暖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屬。
    后文昌使掌行兮,選署眾神以并轂。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徐弭節(jié)而高厲。
    左雨師使徑侍兮,右雷公以為衛(wèi)。
    欲度世以忘歸兮,意姿睢以擔(dān)撟。
    內(nèi)欣欣而自美兮,聊愉娛以淫樂。
    涉青云以泛濫游兮,忽臨睨夫舊鄉(xiāng)。
    仆夫懷余心悲兮,邊馬顧而不行。
    思舊故以想象兮,長太息而掩涕。
    泛容與而遐舉兮,聊抑志而自弭。
    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
    覽方外之荒忽兮,沛[氵罔]瀁而自浮。
    祝融戒而蹕御兮,騰告鸞鳥迎宓妃。
    張《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
    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玄螭蟲象并出進(jìn)兮,形蟉虬而逶蛇。
    雌蜺便娟以增撓兮,鸞鳥軒翥而翔飛。
    音樂博衍無終極兮,焉及逝以徘徊。
    舒并節(jié)以馳騖兮,逴絕垠乎寒門。
    軼迅風(fēng)天清源兮,從顓瑣乎增冰。
    歷玄冥以邪徑兮,乘間維以反顧。
    召黔贏而見之兮,為余先乎平路。
    經(jīng)營四方兮,周流六漠。
    上至列缺兮,降望大壑。
    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
    視倏忽而無見兮,聽惝恍而無聞。
    超無為以至清兮,與泰初而為鄰。

古詩大全

http://www.vip9tm30.com/shici_view_9a4bc343ac9a4bc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