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貫休

yǒusǒuàoyáo,
發(fā)báihóng。
shū,,
zhǒnglánqīngdōng。
báiyúnyǒu,
guìhántiānfēng
yīngyíngshū,,
kěnxiàndònghóng。
gāoqiánshānqián,
gāoběishānběi。。
shù數(shù)zǎimàigānchéng,,
shānjìnyún。。

作者簡介

貫休
貫休[唐代]

貫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溪(今浙江蘭溪市游埠鎮(zhèn)仰天田)人。唐末五代前蜀畫僧、詩僧。七歲出家和安寺,日讀經書千字,過目不忘。唐天復間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為“禪月大師”,賜以紫衣。貫休能詩,詩名高節(jié),宇內咸知。嘗有句云:“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時稱“得得和尚”。有《禪月集》存世。亦擅繪畫,尤其所畫羅漢,更是狀貌古野,絕俗超群,筆法堅勁,人物粗眉大眼,豐頰高鼻,形象夸張,所謂“梵相”。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很高的聲譽。存世《十六羅漢圖》,為其代表作。 更多

貫休的詩(共903首詩)
  • 《觀立翰林真二首》
    日角浮紫氣,凜然塵外清。
    雖稱李太白,知是那里精。
    御宴千鐘飲,蕃書一筆成。
    宜哉杜工部,不錯道騎鯨。
    誰氏子丹青,毫端曲有靈。
    屹如山忽墮,爽似酒初醒。
    天馬難攏勒,仙房久閉扃。
    若非如此輩,何以傲彤庭。
    查看譯文
  • 《橫吹曲辭·長安道》
    憧憧合合,八表一轍。
    黃塵霧合,車馬火熱。
    名湯風雨,利輾霜雪。
    千車萬馱,半宿關月。
    上有堯禹,下有夔契。
    紫氣銀輪兮常覆金闕,仙掌捧日兮濁河澄澈。
    愚將草木兮有言,與華封人兮不別。
    查看譯文
  • 《橫吹曲辭·入塞曲》
    單于烽火動,都護去天涯。
    別賜黃金甲,親臨白玉墀。
    塞垣須靜謐,師旅審安危。
    定遠條支寵,如今勝古時。
    方見將軍貴,分明對冕旒。
    圣恩如遠被,狂虜不難收。
    臣節(jié)唯期死,功勛敢望侯。
    終辭修里第,從此出皇州。
    百里精兵動,參差便渡遼。
    如何好白日,亦照此天驕。
    遠樹深疑賊,驚蓬迥似雕。
    凱歌何日唱,磧路共天遙。
    查看譯文
  •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臨高臺》
    涼風吹遠念,使我升高臺。
    寧知數(shù)片云,不是舊山來。
    故人天一涯,久客殊未回。
    雁來不得書,空寄聲哀哀。
    查看譯文
  •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戰(zhàn)城南二首》
    萬里桑乾傍,茫茫古蕃壤。
    將軍貌憔悴,撫劍悲年長。
    胡兵尚陵逼,久住亦非強。
    邯鄲少年輩,個個有伎倆。
    拖槍半夜去,雪片大如掌。
    磧中有陰兵,戰(zhàn)馬時驚蹶。
    輕猛李陵心,摧殘?zhí)K武節(jié)。
    黃金鎖子甲,風吹色如鐵。
    十載不封侯,茫茫向誰說。
    查看譯文
  • 遠望
    元稹元稹〔唐代〕
    滿眼傷心冬景和,一山紅樹寺邊多。
    仲宣無限思鄉(xiāng)淚,漳水東流碧玉波。
  • 題昭州山寺常寂上人水閣
    曹松曹松〔唐代〕
    常寂常居常寂里,年年月月是空空。
    階前未放巖根斷,屋下長教海眼通。
    本為入來尋佛窟,不期行處踏龍宮。
    他時憶著堪圖畫,一朵云山二水中。
  • 雜曲歌辭·俠客行
    溫庭筠溫庭筠〔唐代〕
    欲出鴻都門,陰云蔽城闕。
    寶劍黯如水,微紅濕馀血。
    白馬夜頻嘶,三更霸陵雪。
  • 和同潤卿寒夜訪襲美各惜其志次韻
    陸龜蒙陸龜蒙〔唐代〕
    醉韻飄飄不可親,掉頭吟側華陽巾。
    如能跂腳南窗下,便是羲皇世上人。
  • 爭臣論
    韓愈韓愈〔唐代〕
      或問諫議大夫陽城于愈,可以為有道之士乎哉?
    學廣而聞多,不求聞于人也。
    行古人之道,居于晉之鄙。
    晉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
    大臣聞而薦之,天子以為諫議大夫。
    人皆以為華,陽子不色喜。
    居于位五年矣,視其德,如在野,彼豈以富貴移易其心哉?
      愈應之曰:
    是《易》所謂恒其德貞,而夫子兇者也。
    惡得為有道之士乎哉?
    在《易·蠱》之“上九”云: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蹇》之“六二”則曰:
    “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夫亦以所居之時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
    若《蠱》之“上九”,居無用之地,而致匪躬之節(jié);
    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則冒進之患生,曠官之刺興。
    志不可則,而尤不終無也。
    今陽子在位,不為不久矣;
    聞天下之得失,不為不熟矣;
    天子待之,不為不加矣。
    而未嘗一言及于政。
    視政之得失,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問其官,則曰諫議也;
    問其祿,則曰下大夫之秩秩也;
    問其政,則曰我不知也。
    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
    且吾聞之:
    有官守者,不得其職則去;
    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
    今陽子以為得其言乎哉?
    得其言而不言,與不得其言而不去,無一可者也。
    陽子將為祿仕乎?
    古之人有云:
    “仕不為貧,而有時乎為貧。
    ”謂祿仕者也。
    宜乎辭尊而居卑,辭富而居貧,若抱關擊柝者可也。
    蓋孔子嘗為委吏矣,嘗為乘田矣,亦不敢曠其職,必曰“會計當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
    若陽子之秩祿,不為卑且貧,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
    否,非若此也。
    夫陽子惡訕上者,惡為人臣招其君之過而以為名者。
    故雖諫且議,使人不得而知焉。
    《書》曰:
    “爾有嘉謨嘉猷,則人告爾后于內,爾乃順之于外,曰:
    斯謨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陽子之用心,亦若此者。
    愈應之曰:
    若陽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謂惑者矣。
    入則諫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
    夫陽子,本以布衣隱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誼,擢在此位,官以諫為名,誠宜有以奉其職,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天子有不僭賞、從諫如流之美。
    庶巖穴之士,聞而慕之,束帶結發(fā),愿進于闕下,而伸其辭說,致吾君于堯舜,熙鴻號于無窮也。
    若《書》所謂,則大臣宰相之事,非陽子之所宜行也。
    且陽子之心,將使君人者惡聞其過乎?
    是啟之也。
      或曰:
    陽子之不求聞而人聞之,不求用而君用之。
    不得已而起。
    守其道而不變,何子過之深也?
    愈曰:
    自古圣人賢士,皆非有求于聞用也。
    閔其時之不平,人之不義,得其道。
    不敢獨善其身,而必以兼濟天下也。
    孜孜矻矻,死而后已。
    故禹過家門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彼二圣一賢者,豈不知自安佚之為樂哉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
    夫天授人以賢圣才能,豈使自有余而已,誠欲以補其不足者也。
    耳目之于身也,耳司聞而目司見,聽其是非,視其險易,然后身得安焉。
    圣賢者,時人之耳目也;
    時人者,圣賢之身也。
    且陽子之不賢,則將役于賢以奉其上矣;
    若果賢,則固畏天命而閔人窮也。
    惡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
    吾聞君子不欲加諸人,而惡訐以為直者。
    若吾子之論,直則直矣,無乃傷于德而費于辭乎?
    好盡言以招人過,國武子之所以見殺于齊也,吾子其亦聞乎?
    愈曰:
    君子居其位,則思死其官。
    未得位,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
    我將以明道也,非以為直而加入也。
    且國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盡言于亂國,是以見殺。
    《傳》曰:
    “惟善人能受盡言。
    ”謂其聞而能改之也。
    子告我曰:
    “陽子可以為有之士也。
    ”今雖不能及已,陽子將不得為善人乎哉?

古詩大全

http://vip9tm30.com/shici_view_99ca7643ac99ca7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