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譯文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注解

1
羅裙:用細(xì)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制成的裙子。
2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顏色的衣料剪裁的。
3
芙蓉:指荷花。
4
亂入:雜入、混入。
5
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顏。
6
聞歌:聽到歌聲。
7
始覺:才知道。

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背景

在公元748年(唐天寶七年)夏天,王昌齡任龍標(biāo)尉已經(jīng)有了一段時間,初次與阿朵見面,卻是別有一番情趣。那時候,王昌齡獨自一人行走在龍標(biāo)城外,在東溪的荷池,看見了一幅絕美的畫面,那就是看見酋長的公主、蠻女阿朵在荷池采蓮唱歌的情景,遂作采蓮曲。

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采蓮少女,但詩中并不正面描寫,而是用荷葉與羅裙一樣綠、荷花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聞歌聲等手法加以襯托描寫,巧妙地將采蓮少女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全詩生動活潑,富于詩情畫意,饒有生活情趣。

前兩句的描寫,讓人感覺到這些采蓮少女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一開頭就巧妙地把采蓮少女和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組成一個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后兩句寫的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chǎn)生的一種人花難辨的感覺。前兩句側(cè)重于客觀描寫,后兩句側(cè)重于寫主觀感受,客觀描寫與主觀感受相結(jié)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現(xiàn)了人花難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優(yōu)美意境。

如果把這首詩看作一幅《采蓮圖》,畫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蓮少女們。但作者卻自始至終不讓她們在這畫面上出現(xiàn),而是讓她們夾雜在田田荷葉、艷艷荷花叢中,若隱若現(xiàn),若有若無,使采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yōu)美意境。這樣的藝術(shù)構(gòu)思,是獨具匠心的。

百度百科

作者簡介

王昌齡
王昌齡[唐代]

王昌齡 (698— 756),字少伯,河?xùn)|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后人譽為“七絕圣手”。早年貧賤,困于農(nóng)耕,年近不惑,始中進(jìn)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又中博學(xué)宏辭,授汜水尉,因事貶嶺南。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交厚。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biāo)尉。安史亂起,為刺史閭丘所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亦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說法)。 更多

王昌齡的詩(共296首詩)
  • 初秋登王司馬樓宴得同字
    駱賓王駱賓王〔唐代〕
    展驥端居暇,登龍喜宴同。
    締賞三清滿,承歡六義通。
    野晦寒陰積,潭虛夕照空。
    顧慚非夢鳥,濫此廁雕蟲。
  • 終南山
    裴說裴說〔唐代〕
    九衢南面色,蒼翠絕纖塵。
    寸步有閑處,百年無到人。
    禁林寒對望,太華凈相鄰。
    誰與群峰并,祥云瑞露頻。
  • 答貢士黎逢
    韋應(yīng)物韋應(yīng)物〔唐代〕
    茂等方上達(dá),諸生安可希。
    棲神澹物表,渙汗布令詞。
    如彼昆山玉,本自有光輝。
    鄙人徒區(qū)區(qū),稱嘆亦何為。
    彌月曠不接,公門但驅(qū)馳。
    蘭章忽有贈,持用慰所思。
    不見心尚密,況當(dāng)相見時。
  • 送客游荊州
    李嘉佑李嘉佑〔唐代〕
    草色隨驄馬,悠悠共出秦。
    水傳云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在四鄰。
    青門一分首,難見杜陵人。
  • 北垞·南山北垞下
    裴迪裴迪〔唐代〕
    南山北垞下,結(jié)宇臨欹湖。
    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古詩大全

http://vip9tm30.com/shici_view_99891343ac99891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