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

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唐代]杜甫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寒。
子規(guī)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云旗翻。
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瑯玕日應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譯文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老朋友昔日隱居在蒙山,已經(jīng)佩戴了去惡防身的護身符。

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茅屋。老朋友現(xiàn)在居住在秦嶺的子午谷,獨自在背陽的山崖建造了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寒。茅屋的前方有太古玄都壇,青石密布,寒風吹個不停。

子規(guī)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云旗翻。夜里杜鵑悲啼,山竹為之欲裂,白天王母使者的神鳥自天而下,旗旌似云翻飛。

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瑯玕日應長。知道你這次計劃長居此地,瑞草仙樹日子應該還很長。

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高高山崖上垂下來的鐵鎖,讓人看了不敢攀登,身居此處洞天福地,是多么的逍遙自得。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注解

1
故人:老朋友。
2
東蒙峰:山名。即蒙山。在山東省蒙陰縣南。因在魯東,故又稱東蒙。
3
含景:謂含日月之影。景,同“影”。
4
蒼精龍:東方蒼龍。
5
子午谷:地名。在陜西長安縣南秦嶺山中。
6
陰崖:背陽的山崖。
7
結:一作“白”。
8
太古:遠古,上古。
9
玄都:據(jù)《十洲記》載,玄都在北海,去岸三十六萬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
10
漠漠:密布,廣布之狀。這里形容青石縱橫堆疊的樣子。
11
子規(guī):鳥名。即杜鵑。
12
山竹裂:謂子規(guī)夜啼聲慘,山竹為之欲裂。
13
云旗翻:旗旌似云翻飛。
14
此計:指隱居。確實,的確。一作“成”。
15
芝草:菌類植物的一種,古人以為瑞草。
16
瑯玕:美玉。
17
鐵鎖高垂不可攀:相傳晉時有戍卒屯于子午谷,入谷之西,澗水窮處,忽見鐵鎖下垂約有百于丈,戍卒欲挽引而上,有虎蹲踞崖頭,終不敢攀。
18
福地:指神仙居住之地。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說。終南山太乙峰,在長安西南五十里左右,四十里內皆福地。高敞超逸。

玄都壇歌寄元逸人賞析

這是杜甫寫給其好友元逸人(元丹丘,隱道士)的詩,前幾句用典終南山東蒙峰和《抱樸子》、《神仙傳》、《述異記》等典籍中的意象,描述玄都壇的景色,贊揚元逸人的修行;末四句稱其道行之高,超塵脫俗,服芝草瑯玕等仙家之食,居在高垂鐵鎖的仙人之居,處于福地逍遙自得。

全詩自始至終圍繞隱士元逸人居處著筆,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獨在陰崖結茅屋”。巍巍的秦嶺子午谷崖上,孤零零地立著一間用茅草結成的小屋。這就是詩主人翁、隱士元逸人的住房。其特點是“孤”與“陋”。離群索居,一茅屋,一簞食,一瓢飲,隱士生活之情態(tài)畢露。

第二部分:玄都壇景。青石松風寒,子規(guī)夜啼欲裂竹,王母畫下云旗翻。這里離人寰遠了,盡管“青石漠漠常風寒 ,但離仙境近了;還有徹夜子規(guī)啼,感動得山竹都裂了,白晝更有一種叫作王母使者的神鳥從云間翻飛而下,通仙界報消息。相傳蜀帝杜宇禪位隱入西山后,他的靈魂化成杜鵑(子規(guī)),而王母更是道徒們崇信的神仙。這是最精彩的鏡頭,有聲有色,動靜結合,景中寓情,恰到好處地折射出隱士凄清的心境和高蹈遁世的懷抱。

第三部分:芝草瑯玕日長,崖邊鐵鎖高垂。子午谷凄清的境遇,并不改元逸人隱遁的矢志。他抱道高棲,超然物外。日種芝草瑯玕,以為仙家之食;鐵鎖百丈,凡人終不敢高攀。置身福地,何等蕭爽,何等自得!隱之旨趣昭然。

全詩三個鏡頭渾然一體,格調凄清、沉郁,仍不失詩人的藝術風格。有人說這首詩“寄托了詩人的追慕”,筆者以為,根據(jù)全詩及最后四句“知君此計成長往,芝草瑯玕日應長。鐵鎖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蕭爽”的詩意,詩人對元逸人的信道求仙行為表面上看是歌頌,實質是表示懷疑。高危、清寒、凄孤是實,山竹裂、王母鳥傳遞仙音是假,芝草瑯玕也是虛無之事;高不可攀是真,“福地 、“蕭爽”也是假。所以有美中帶刺的意味,勸他不如早點回來。

作者簡介

杜甫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更多

杜甫的詩(共2275首詩)
  •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查看譯文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查看譯文
  •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查看譯文
  • 《恨別》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騎長驅五六年。
    草木變衰行劍外,兵戈阻絕老江邊。
    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
    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為破幽燕。
    查看譯文
  • 《古柏行》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厥浊鹕街?。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翦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jīng)宿鸞鳳。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查看譯文
  • 東陽夜怪詩(盧倚馬寄同侶二首)
    佚名〔唐代〕
    長安城東洛陽道,車輪不息塵浩浩。
    爭利貪前競著鞭,相逢盡是塵中老。
    日晚長川不計程,離群獨步不能鳴。
    賴有青青河畔草,春來猶得慰羈情。
  • 送殷員外使北蕃
    楊巨源楊巨源〔唐代〕
    二軒將雨露,萬里入煙沙。
    和氣生中國,薰風屬外家。
    塞蘆隨雁影,關柳拂駝花。
    努力黃云北,仙曹有雉車。
  • 巴山道中除夜書懷
    崔涂崔涂〔唐代〕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xiāng)春。
    漸與骨肉遠,轉于僮仆親。
    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
  • 招周居士
    張籍張籍〔唐代〕
    閉門秋雨濕墻莎,俗客來稀野思多。
    已掃書齋安藥灶,山人作意早經(jīng)過。
  • 入蜀·望空問真宰
    劉叉劉叉〔唐代〕
    望空問真宰,此路為誰開。
    峽色侵天去,江聲滾地來。
    孔明深有意,鐘會亦何才。
    信此非人事,悲歌付一杯。

古詩大全

http://vip9tm30.com/shici_view_99871c43ac99871c/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