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方孝孺

chuāngkāijuéshānjìn,
yuànliángzhī。。
dànyuètòushūlíng,
liúyíngshēnzhú。。
xīnkōngréngdàn,
shénqīngmèng夢(mèng)nánshú。。
zuòdēngqián,
xiánchōushū

作者簡介

方孝孺
方孝孺[明代]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hào)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里,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shí),蜀獻(xiàn)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xué)”,亦稱“正學(xué)先生”,明朝大臣、學(xué)者、文學(xué)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絕為發(fā)動(dòng)“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殺害。南明福王時(shí)追謚“文正”。 更多

方孝孺的詩(共277首詩)
  • 《絕命詞》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計(jì)兮,謀國用猶。
    忠臣發(fā)憤兮,血淚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嗚呼哀哉,庶不我尤!
    查看譯文
  • 《蚊對(duì)》
      天臺(tái)生困暑,夜臥絺帷中,童子持翣飏于前,適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驚寤,以為風(fēng)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聞?dòng)酗w鳴聲,如歌如訴,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撲股面。
    毛發(fā)盡豎,肌肉欲顫;
    兩手交拍,掌濕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為。
    蹴童子,呼曰:
    “吾為物所苦,亟起索燭照。
    ”燭至,絺帷盡張。
    蚊數(shù)千,皆集帷旁,見燭亂散,如蟻如蠅,利嘴飫腹,充赤圓紅。
    生罵童子曰:
    “此非吾血者耶?
    爾不謹(jǐn),蹇帷而放之入。
    且彼異類也,防之茍至,烏能為人害?
    ”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端,其煙勃郁,左麾右旋,繞床數(shù)匝,逐蚊出門,復(fù)于生曰:
    “可以寢矣,蚊已去矣。
    ”   生乃拂席將寢,呼天而嘆曰:
    “天胡產(chǎn)此微物而毒人乎?
    ”   童子聞之,啞而笑曰:
    “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
    夫覆載之間,二氣絪緼,賦形受質(zhì),人物是分。
    大之為犀象,怪之為蛟龍,暴之為虎豹,馴之為麋鹿與庸狨,羽毛而為禽為獸,裸身而為人為蟲,莫不皆有所養(yǎng)。
    雖巨細(xì)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則一也。
    自我而觀之,則人貴而物賤,自天地而觀之,果孰貴而孰賤耶?
    今人乃自貴其貴,號(hào)為長雄。
    水陸之物,有生之類,莫不高羅而卑網(wǎng),山貢而海供,蛙黽莫逃其命,鴻雁莫匿其蹤,其食乎物者,可謂泰矣,而物獨(dú)不可食于人耶?
    茲夕,蚊一舉喙,即號(hào)天而訴之;
    使物為人所食者,亦皆呼號(hào)告于天,則天之罰人,又當(dāng)何如耶?
    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異類也,猶可言也。
    而蚊且猶畏謹(jǐn)恐懼,白晝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見,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今有同類者,啜栗而飲湯,同也;
    畜妻而育子,同也;
    衣冠儀貌,無不同者。
    白晝儼然,乘其同類之間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腦,使其餓踣于草野,流離于道路,呼天之聲相接也,而且無恤之者。
    今子一為蚊所,而寢輒不安;
    聞同類之相,而若無聞,豈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   天臺(tái)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戶,坐以終夕。
    查看譯文
  • 《深慮論》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
    然而,禍常發(fā)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豈其慮之未周歟?
    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當(dāng)秦之世,而滅諸侯,一天下。
    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qiáng)耳,變封建而為郡縣。
    方以為兵革不可復(fù)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
    漢懲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弒之謀。
    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勢(shì),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
    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備。
    而其亡也,蓋出于所備之外。
    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于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宋太祖見五代方鎮(zhèn)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quán),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困于敵國。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蓋世之才,其于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
    慮切于此而禍興于彼,終至亂亡者,何哉?
    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
      良醫(yī)之子,多死于??;
    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豈工于活人,而拙于謀子也哉?
    乃工于謀人,而拙于謀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shù)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jì),而唯積至誠,用大德以結(jié)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
    故其子孫,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而天卒不忍遽亡之。
    此慮之遠(yuǎn)者也。
    夫茍不能自結(jié)于天,而欲以區(qū)區(qū)之智籠絡(luò)當(dāng)世之務(wù),而必后世之無危亡,此理之所必?zé)o者,而豈天道哉!
    查看譯文
  • 《豫讓論》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則當(dāng)竭盡智謀,忠告善道,銷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
    生為名臣,死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簡策,斯為美也。
    茍遇知己,不能扶危為未亂之先,而乃捐軀殞命于既敗之后;
    釣名沽譽(yù),眩世駭俗,由君子觀之,皆所不取也。
      蓋嘗因而論之:
    豫讓臣事智伯,及趙襄子殺智伯,讓為之報(bào)仇。
    聲名烈烈,雖愚夫愚婦莫不知其為忠臣義士也。
    嗚呼!
    讓之死固忠矣,惜乎處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
    觀其漆身吞炭,謂其友曰:
    “凡吾所為者極難,將以愧天下后世之為人臣而懷二心者也。
    ”謂非忠可乎?
    及觀其斬衣三躍,襄子責(zé)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獨(dú)死于智伯。
    讓應(yīng)曰:
    “中行氏以眾人待我,我故以眾人報(bào)之;
    智伯以國士待我,我故以國士報(bào)之。
    ”即此而論,讓馀徐憾矣。
      段規(guī)之事韓康,任章之事魏獻(xiàn),未聞以國士待之也;
    而規(guī)也章也,力勸其主從智伯之請(qǐng),與之地以驕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嘗以國士待之也;
    而疵能察韓、魏之情以諫智伯。
    雖不用其言以至滅亡,而疵之智謀忠告,已無愧于心也。
    讓既自謂智伯待以國士矣,國士——濟(jì)國之上也。
    當(dāng)伯請(qǐng)地?zé)o厭之日,縱欲荒暴之時(shí),為讓者正宜陳力就列,諄諄然而告之日:
    “諸侯大夫各安分地,無相侵奪,古之制也。
    今無故而取地于人,人不與,而吾之忿心必生;
    與之,則吾之驕心以起。
    忿必爭,爭必?cái)。?br>驕必傲,傲必亡”。
    諄切懇至,諫不從,再諫之,再諫不從,三諫之。
    三諫不從,移其伏劍之死,死于是日。
    伯雖頑冥不靈,感其至誠,庶幾復(fù)悟。
    和韓、魏,釋趙圍,保全智宗,守其祭祀。
    若然,則讓雖死猶生也,豈不勝于斬衣而死乎?
      讓于此時(shí),曾無一語開悟主心,視伯之危亡,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
    袖手旁觀,坐待成敗,國士之報(bào),曾若是乎?
    智伯既死,而乃不勝血?dú)庵?,甘自附于刺客之流?br>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雖然,以國士而論,豫讓固不足以當(dāng)矣;
    彼朝為仇敵,暮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讓之罪人也。
    噫!
    查看譯文
  • 《次修得雜詩韻》
    神龍臥深澤,不若抱甕滋。
    白日掞重陰,不如寸燭輝。
    賢豪初未遇,但覺吾道非。
    紛紛當(dāng)涂子,權(quán)勢(shì)眾所歸。
    兩生困蓬藋,屠販建旌麾。
    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查看譯文
  • 冬日同潛坤道丈過學(xué)士公適志園作
    〔明代〕
    客地罕登覽,平泉聊共攀。
    到亭全見野,遵徑每逢山。
    木落巖陰散,魚藏水態(tài)閑。
    旅懷將物候,蕭瑟自相關(guān)。
  • 盧公武鹿城隱居
    陳潛夫〔明代〕
    悠悠昆阜云,離離鹿城樹。
    牛耕春雨余,野綠照庭戶。
  • 有所思
    王惟儉〔明代〕
    端居有所思,美人碣石北。
    別來已十年,時(shí)時(shí)夢(mèng)顏色。
    朔風(fēng)吹海云,白晝成昏黑。
    猰貐齒如劍,麒麟斗相蝕。
    豈無三月糧,寧乏長風(fēng)翼。
    畏此不敢往,撫膺長太息。
  • 婁東述懷寄示龍門上人玉山居士
    邾經(jīng)邾經(jīng)〔明代〕
    寂寞婁東寺,經(jīng)過歲暮時(shí)。
    后凋霜柏古,亂點(diǎn)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龍門得老琦。
    十年今幾遇,早歲故相知。
    震澤三江入,虹橋五色垂。
    水西春酒熟,花下晚尊移。
    聯(lián)句應(yīng)題竹,留餐更折葵。
    那知俱是客,各以業(yè)為師。
    蓮社招呼費(fèi),茅堂出處卑。
    也馳支遁馬,而向習(xí)家池。
    何物譏臣朔,如人舞怪逵。
    遂令兄弟急,豈但友生疑。
    落落情偏好,悠悠事莫期。
    參商天上路,萍梗海之涯。
    向憶身猶白,前修道不緇。
    君攀獅子座,我把桂花枝。
    吳子非無學(xué),周胥亦有為。
    龍泉終再合,豹管未容窺。
    泥滑雙扶屐,燈明共弈棋。
    笑言方款合,交誼更堅(jiān)持。
    好客囊羞澀,捐人佩陸離。
    初筵俄列豆,屢舞竟揚(yáng)觶。
    醉揖都輕別,醒吟每重思。
    優(yōu)哉聊復(fù)爾,舍此欲何之。
    伐木鳴幽鳥,椷筒寄阿誰。
    玉山投美璞,珠水照摩尼。
    為說饒清事,從游盡白眉。
    載觀名勝集,多是故人詩。
    自笑如張翰,何煩識(shí)項(xiàng)斯。
    江帆風(fēng)去逆,林館雨留遲。
    紫研玄香潤,紋窗棐幾宜。
    翔鸞開粉紙,直發(fā)引烏絲。
    燕坐書成癖,窮探字識(shí)奇。
    雄文《毛穎傳》,小隸《武梁祠》。
    韓柳文章在,云龍上下隨。
    兩家才并立,千喙語難追。
    小子真狂簡,前賢詎點(diǎn)嗤。
    百金寧取直,三絕且聞癡。
    漫與非神品,居然奉令儀。
    異時(shí)傾孔蓋,八字讀曹碑。
    回首高飛隼,行歌倒接夌。
    剡溪?dú)w盡興,泌水樂忘饑。
    野閣延疏廣,韋編拾散遺。
    儒冠傲軒冕,農(nóng)耒力菑畬。
    明月懷人遠(yuǎn),長林鼓瑟悲。
    平常要久契,翻覆訝群兒。
    愿把平生意,毋求小有疵。
    矢心同白水,披腹獻(xiàn)丹墀。
    把袂寒潮上,還家夜雪吹。
    上人逢顧愷,馮謝拙言詞。
  • 明發(fā)·膏車待明發(fā)
    汪廣洋汪廣洋〔明代〕
    膏車待明發(fā),逶迤上河梁。
    親朋羅祖餞,冠蓋燦成章。
    遲予良繾綣,都門猶在望。
    條風(fēng)被原隰,春日當(dāng)載陽。
    鳴鳥余好音,雜葩紛眾芳。
    魴魚始登薦,旨酒屢充觴。
    既醉復(fù)贐言,欲去故徬徨。
    維周仲山甫,王命慎所將。
    夙夜無有懈,庶幾終允臧。
    斯言啟深省,勖哉何日忘。

古詩大全

http://vip9tm30.com/shici_view_99045343ac99045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