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 夾道香煙笑語歡,老翁扶立小兒觀。
    書生未有絲毫毫力,定憶前回去長官。
  • 無覓臺城處,巋然卻此臺。
    青立三面立,白鳥半天回。
    有酒同僧上,無詩喚友來。
    謫仙騎鳳去,應是嘆時哉。
  • 月到長贏麥已秋,閑將心事付洽洲。
    但慚一著輸先手,欲為諸公讓出頭。
    山畔翩翩疑過雁,水邊帖帖似飛鷗。
    丈夫家法無多子,后樂須為天下憂。
  • 當時群枉誤朝廷,血染長安草木腥。
    四罪不誅三宅去,依前肝腦是生靈。
  • 五陽未決尚存陰,底事先王臥竹林。
    絕口不談當世務,對天惟有格君心。
  • 文而博兮樂且有余,武有勇兮莫之測窺,閩之南兮江之西。
    俯視鼎鑊兮猶一潢池,士怯且惰兮若奉驕兒。
    一夫死兮百將莫支,提千人兮左右以之。
    嗟平生之志兮馬革裹斃,使畏死而偷生兮將形骸焉依。
  • 漢朝容默獨危言,吳市逃名恥自全。
    千古無人知此意,浪將姓字作梅仙。
  • 馬踏渭濱春草亂,鳥啼白帝夕陽深。
    漢家渾是皇天做,渠是通天一寸心。
  • 僧房高揭諫和書,知是高人意不虛。
    我亦今年三十七,閉門畏禍獨何如。
  • 月淡星疏子夜清,獨騎黃鶴下吹笙。
    當時只許風聽得,學與行云佩玉聲。
  • 口伐歸來戰(zhàn)馬閑,詩書只守一編殘。
    治安策裹多流涕,莫作興亡異代看。
  • 杰閣入風云,分明是得君。
    湖山盡行樂,愁殺岳將軍。
  • 云從西去又還東,不逐天回卻逐風。
    春日豈無晴晝永,掃除陰翳出長空。
  • 天一生兮上浮,羽上俟兮丹丘。
    逆儋耳兮東注,夾昆侖兮倒流。
  • 天向東南聚眾剛,義精仁熟乃真強。
    清名去作明時重,鯁論來為諫紙香。
    使指尚疑遲力薦,老夫何事不深藏。
    斯文歸有王劉重,胡不騎云反帝鄉(xiāng)。
  • 經旬風雨陡新晴,一夜蟾光直到明。
    清曉衣冠原廟去,分明眷佑似平生。
  • 千章松檜護泉臺,無復牛羊日下來。
    安有良心親付授,卻教容易著塵埃。
  • 債然位望亞陪京,大作山川小作城。
    堡障百年寬北顧,耕桑千里慶西成。
    和風溫若生庭戶,明月飛來入棟楹。
    道院依然無一事,只須空洞養(yǎng)心誠。
  • 老倦無心上將壇,桐江千尺一漁竿。
    共時翻手功名易,自許經心歲月寬。
    禮樂三千輝冕輅,風云四七盛衣冠。
    上虞人物饒娥路,贏得清高照歲寒。
  • 江東山望說茅廬,庵為康家孝子居。
    豈肯人間名教地,卻容釋老說清虛。
  • 小日寒窗共賦文,一時洛下看機云。
    自知只道歸耕手,不比斯人解致君。
  • 游公已去今安在,學步虛聲過午清。
    最喜高談言太極,一輪放下月華明。
  • 傳街軋軋度車聲,夾道翩翩共雁行。
    色養(yǎng)正須夸獨樂,真廉何得似雙清。
    便當坐進傳吾道,何必求為身后名。
    大字已煩呵妙手,一犁依舊作勝氓。
  • 大原發(fā)鄒魯,功德被九州。
    迢迢數千年,伊洛乘其流。
    去之又百載,武夷闡諸幽。
    斯文代顯晦,天意非人謀。
    正脈遠相續(xù),何必并世游。
    峨峨陵陽山,下鎮(zhèn)西南陬。
    師法自心得,如親接前修。
    一氣妙亭毒,小大各有求。
    惟此生息機,不隔春與秋。
    皎皎冰雪姿,高疑揖浮丘。
    太虛麗日月,纖翳無停留。
    本根自深茂,況復加窮搜。
    微言析脈理,要指會衿喉。
    工夫自中積,應物乃其優(yōu)。
    漢庭高論著,周原出咨諏。
    耿耿惻隱心,若將納諸溝。
    拳拳敬王義,敢有非嘉猷。
    俯視不義貴,如比空云浮。
    所虞素學負,豈愿清名收。
    閶闔入云端,蜀天方阻修。
    西上香爐峰,江流去悠悠。
    問學久不明,風俗日以偷。
    塞品謹勿言,令人但深憂。
    世如大膏肩,終當待公瘳。
    格天未易到,責已尤難周。
    大學無已時,白首何當休。
    陋質謝頑朽,居然費雕鎪。
    建德苦不勇,懷知若為酬。
    四非去未能,用力信有由。
    永當佩深訓,無作明公羞。
  • 南來聽是保寧鍾,鍾送風來風送鍾。
    氣只與聲無間斷,此心何況與人同。
  • 風生松檜雨生杉,抖擻泥塵恨滿衫。
    從此便膺君命重,亦須昭穆葬江南。
  • 溪翁死后諫書焚,怪得和戎近有孫。
    寄語岳家新宰士,當時謝表幾行存。
  • 墓道深衣自涕洟,分明入耳似聞詩。
    月征日邁求無忝,盡是臨深履薄時。
  • 欲晦又明天外山,水邊鷗鳥去復還。
    流行盡是鬼神跡,妙處不在鳶鳥間。
  • 過盡人間百草芳,尚留寒菊對風光。
    月華已下中天白,香樹初搖滿院涼。
    金粟遠看千盡影,犀皮近種百年香。
    圣朝二桂真雙玉,王謝猶當著紫囊。
  • 儉慈三十一年主,已不自知其至尊。
    時向道傍逢故老,但能垂淚不能言。
  • 鹵簿蕭蕭鼓吹鳴,屬車前導乘輿輕。
    殿裹朱門閟,無復傳呼輦路聲。
  • 太室裸將嚴體薦,景靈朝獻薦牙盤。
    九重黼坐盤盂固,四海蒼生奠枕安。
  • 當年受氣便神明,未必冰壺有此情。
    自是胸中少凡近,猶須境外立功名。
    謫居歲月能聞道,多病工夫近養(yǎng)生。
    尚記漫塘曾有語,弟才無用不如兄。
  • 屈平作頌獨稱渠,曾此西山立丑懦。
    君子得輿知有待,高林碩果未嘗無。
  • 忠賢赴國方憂北,奸黨全身卻落南。
    禍福難從當世問,是非時有老農談。
  • 月窟何因左右探,猶容坐客競躋攀。
    渾疑移種從天上,又似分香入酒間。
    每為高秋成感慨,卻清味得幽閑。
    先生燕坐真奇絕,愿作淮南庾子山。
  • 曉見花開意味長,夜深放出紫荷囊。
    須知睡裹香話足,猶錫佳名號瑞香。
  • 天生忠定公,為宋作柱石。
    扶日起東南,擎天補西北。
    戎和不肯受,國蹙欲日辟。
    坐收兩河心,可制百年狄。
    誰能七十日,有此功赫奕。
    汪黃信血指,老檜甘愧色。
    云胡張趙間,不使虎而翼。
    循環(huán)起丁未,運至丁未極。
    成書遺后代,曰此寄庵力。
    思皇陳了翁,直諫少與匹。
    大科得聞孫,不救元符隘。
    讜議竟莫伸,嗟哉有何益。
    令人讀遺事,一飯三嘆息。
    某昔守樵川,奠俎折群賊。
    烏洲聚名勝,花陰滿光澤。
    通鑒揭綱目,國錄為刊刻。
    嗟嗟斯文喪,吾道有余脈。
    感傷念理亂,同事異今昔。
    新從姑蘇歸,疾病久成癖。
    齊云標術閣,鵲橋記歸宅。
    偉哉子章子,為我得佳客。
    母是了翁孫,身為寄庵適。
    相求不相值,訪我茅山側,父昔仕九江,橫金悲易簀。
    藁葬官路旁,過者為心惻。
    指囷與倒廩,縱性何所得。
    顧予把釣竿,欲子將焉獲。
    世豈無忠宣,顧此舟中麥。
  • 山寺逢晚秋,郊原帶雨余。
    禾收將有耳,民病化為魚。
    陰沴何當掃,兵氛苦未除。
    豈無吳市隱,封事至公事。
  • 守令張官本為民,恫瘝無異切吾身。
    但令六縣皆朱邑,何必共堂有信臣。
    田里要須興孝弟,閭閻謹勿致嚬呻。
    與君共舉一杯酒,化作人家點點春。
  • 宿草初生木未陰,自栽松柏待成林。
    后來剪伐應無忍,記取當時怵惕心。
  • 扣舷細讀淵明句,出聽還疑是水神。
    江上只逢名利客,人間無復有斯人。
  • 禁殿薰風傳賜敕,宮門曉日緩催班。
    小臣未報君恩重,耿耿孤君入夢間。
  • 居住梁溪古道傍,分明木石最堂堂。
    丹青能染成形貌,猶有心源未易量。
  • 道德文章滿足翁,曾將佳句詠茅峰。
    燒丹煉藥非吾事,孝友神仙第一功。
  • 人物同為氣所乘,良心露處即良能。
    天津有此驚康節(jié),西蜀無之感少陵。
  • 天上十分月,人間一半秋。
    笙歌傳小寨,燈火認層樓。
    酒怕初斟滿,碁欣未了收。
    分明渾似水,只是欠雙鷗。
  • 疾雷破柱識工臣,急雨沖泥見故人。
    斗酒為澆新意氣,老夫筆底亦精神。
  • 山有青黃臼紵山,謝公已起謫仙還。
    至今猶有文章焰,放入高樓戶牖間。
  • 浮云出處泊無情,來輒成違去輒明。
    解后一時如失計,崢嶸千古卻收名。
    靜修香火寧非愿,歸對漁樵更覺榮。
    旋汲惠泉烹顧渚,春風杖屨及山行。
  • 早計關防意敢{左牛右角},莫教露盡草頭枯。
    芒寒甯戚謳歌怨,色自涪翁牧養(yǎng)圖。
    露地相忘無踐稼,縣官雖巧不催租。
    時人欲識其中趣,山林巃嵷夜氣蘇。
  • 主人鐵石廣平心,白玉堂中特細吟。
    已覺江南得春晚,懸知塞北更寒深。
    放開清影登文局,寫出孤芳入素琴。
    保養(yǎng)陽和調鼎實,歲寒莫受雪霜侵。
  • 手劚三茅印月痕,卻思廬麓接云根。
    便將百戰(zhàn)開勛業(yè),何似丹心遺子孫。
    行盡義豐思古跡,舊曾敷淺出高原。
    因思百事俱閑外,惟有人間道最尊。
  • 猶憐膝下競兒嬉,歲月光陰去若馳。
    閑倚闌干思舊事,卻如故老話淳熙。
  • 淮源千古貫中州,南北分來九十秋。
    欲放此鱗歸縱壑,要留佳瑞入王舟。
  • 須知明哲異全身,錯認中庸誤殺人。
    若使不為群小惡,定應須有善人嗔。
    平生豈為干名字,此念猶當質鬼神。
    劉氏興亡雖不補,卻扶天地立君臣。
  • 膝下當年憶教忠,此身卜與棄捐同。
    睿思夜半憂民切,羞見東窗日半紅。
  • 天欲吾民起困窮,就教自擇孰如公。
    歡顏疾痛呻吟后,樂意耕桑隴畝中。
    盡有深長開幕畫,若無華藻到邊功。
    只今未覺詩書力,去久猶當說大馮。
  • 濂溪周堂長,正學有源派。
    司直既高明,東湖更孤介。
    從游欠勇往,思之令人灑。
    子歸日親炙,一一記言話。
  • 居然三伏景,宛若九秋涼。
    蒼翠瞻神力,熉黃燭夜光。
    龍眠安舊隱,螢冷近書堂,不為看黃薜,吹來稻欲香。
  • 天連宮闕云煙濕,地接淮山日月低。
    不知何處兩黃鵠,飛向白云云外歸。
  • 公府潭潭莫近前,絕憐荒草廢池邊。
    骨藏黃壤今成土,樓入青云舊格天。
    零落故家成不去,消磨名士向南遷。
    百年心事無人識,祗有雞林賈客傳。
  • 玉麟堂上共論兵,眾裹逢君眼為明。
    自愧腐儒寧有用,卻憐志士竟無成。
    學書不作千人敵,歸計猶余一葉輕。
    何必封狼方快意,只須垂世用詩名。
  • 風挾潮頭上,雷將雨腳俱。
    天應念民物,地得限江湖。
    鑿堰流平未,頹堤浪入無。
    不眠頻問曉,白欲上人須。
  • 荊州得士一人半,信矣苻堅取太多。
    汗馬已先馳峻坂,冥鴻猶有避云羅。
    本心皎日千年在,外物青天一鳥過。
    別后令名俱日起,倦予晞發(fā)向山阿。
  • 書生作縣本非才,天遣仁侯特為來。
    民志少伸緣假借,軍諮無補愧招來。
    五湖舟楫聞催具,千乘旌旗莫挽回。
    若論親民須是令,先當斥免謝天災。
  • 淮泗曾經禹決余,斯民無復懼為魚。
    魚枯卻識江南岸,應有臨劣羨不如。
  • 曾因肖象下箕星,夢寐猶應右武丁。
    顧我本非鐘鼎相,不應端笏侍天庭。
  • 初度曾同歲攝提,德雖不競得年齊。
    徐卿鸞鳳今標準,蔡令壎篪舊品題。
    西府十連新眷遇,北園三徑共提攜。
    丈夫出處地他愿,但欲長歌歸去兮。
  • 堂堂襄敏公,揚旌上熙河。
    竹帛有時盡,勛業(yè)誰能磨。
    珍重紫陽翁,一言定群訛。
    世德遠如此,吾曹當若何。
  • 曾是東南第一王,眼看此地六興亡。
    東緣有酒登京口,西為無魚憶武昌。
    非復虎臣陪殿上,空余猩鬼泣祠旁。
    何年并建瑯琊廟,共對淮山草木長。
  • 隆中氣象接莘磻,心術精微日月寒。
    學到圣賢無盡處,一毫人力不容安。
  • 燕公最繁盛,子孫十三支。
    默數半凋零,坐愈成傷悲。
    學不足贏糧,貧或無置錐。
    先君尚有言,孫謀敢忘貽。
  • 參天定林木,無地妙高臺。
    每憶金陵去,誰同玉局來。
    乾坤新潤澤,河洛久風埃。
    十里南州路,荷香獨棹回。
  • 岷江赴東海,牛渚鎮(zhèn)中流。
    古來濟渡處,落日迷滄洲。
    江東名勝士,清談付悠悠。
    氛埃更五閏,毒烈遍九州。
    六龍起當天,爝火不敢留。
    長繩系佛塔,鐵纜濟王舟。
    執(zhí)玉朝群后,職方登九丘。
    民生三代后,不數李與劉。
    太平二百年,內寧忘外憂。
    一馬飛渡江,王氣東南浮。
    誰為逆胡計,敢作明神羞。
    飲水昧佛貍,投鞭效堅頭。
    蕭蕭楊林渡,寒日風颼飀。
    煙雨出蒙沖,霜雪揮戈矛。
    夜半虜帳驚,明日無胡酋。
    笑談折樽俎,心膽落氈裘。
    諸夷戒謀夏,三邊罷防秋。
    時從老枝問,吃吃談不休。
    創(chuàng)業(yè)道何盛,中興德幾侔。
    禹績渺千載,武功待人收。
    天方厭此虜,吾忍忘其仇。
    偷安固大患,幸勝非良籌。
    外防固難馳,內政何當修。
    兩山點蛾眉,攢此千古愁。
    小臣乏長策,何以裨前流。
    請因受邑地,為賦艱難由。
  • 自是經帷舊諫官,諫書字字吐忠肝。
    聲名尚作中朝重,事任寧辭舉世難。
    廩粟未紓民瘼急,邊烽誰解上憂寬。
    湖上佳處歸行樂,只恐憂時鼻轉酸。
  • 緇衣之后賦無衣,王室安知晉鄭依。
    淝水八千思偃伯,丹徙十萬盡忘饑。
    喜看猿鶴從公樂,更覺莼鱸到處肥。
    泉楮未通民之乏,夢懷遠志憶當歸。
  • 覿面逢幽侶,裝懷解吏紛。
    曾敲筠戶月,屢宿柳塘云。
    離索知余恨,來過謝子勤。
    山中新雨足,幾處未耕耘。
    入道猶將母,人心信秉彝。
    每能圖樂事,誰與寫時思。
    欲覓徽君筆,難當幼婦辭。
    只應憂世切,聊此覺良知。
    周詩山寺滿,騎馬中尋。
    淡泊人無識,吟嗟子獨深。
    動中觀造化,靜處養(yǎng)靈襟。
    且學渠根本,篇章莫費吟。
  • 中人有夢君無夢,樂思懷事不同。
    為問曲肱高臥日,如何合眼見周公。
  • 倬彼清溪兮山高水長,上承黟歙兮下接錢唐。
    雨稍漸漬兮眾流湯湯,家具舟楫兮商旅伏藏。
    繄四海以為家兮何獨困此一方,視已同溺兮用造舟以為梁。
    顧一歲之一新兮歲旱則亡,眷令長之遠慮兮不間雨暘。
    晴日當空兮余備不忘,帝用時以安下民兮余敢不強。
    雖傾余之囊橐兮使皆即乎康莊,彼慮如近憂兮令雖法而何傷。
    公雖憂而民喜兮百世蒸嘗。
  • 晉宋風流自不凡,天令此地為回環(huán)。
    市藏白水風煙外,路入高林紫翠間。
    字炳日星搖翰墨,敬存銘刻在心顏。
    須知太守緣民樂,來歲勤農在此山。
  • 傳聞索米向長安,疏影寒香得細看。
    檄羽風生常事急,舉頭霜滿致身難。
    五湖莫辦鴟夷計,四壁誰憐范叔寒。
    今代淮西宜糴谷,懸知一見定交驩。
  • 陸侯與鄒令,善政時所尊。
    為我謝契闊,寄言托諸昆。
    送子華陽道,迤邐白下門。
    懷言欲贈別,臨別又忘言。
  • 梅山梅市梅家墺,總得嘉名為子真。
    張禹孔光俱已矣,豈無遺跡但矣塵。
  • 義豐一世師,才識鮮其比。
    斯文張朱氏,稱許異諸子。
    不肯趨權門,南走雁山死。
    嗣子尚勉旃,興大庶有以。
  • 養(yǎng)得翔鸞舞鳳枝,不知雨露幾含滋。
    但同櫟社長無用,留作明堂柱石姿。
  • 阿母親栽白玉堂,分明雪色變青黃。
    不須徙倚橫枝看,留作江南第一香。
  • 君子仁柔義也剛,須知自勝乃為強。
    書因雁斷疑天遠,詩帶梅來特地香。
    一鶚先從云外去,四鴻寧久橘中藏。
    圣朝出處非無意,衣錦何由戀故鄉(xiāng)。
  • 客從東南西,遺我古鏡屏。
    圓明絕點滓,表裹無遁形。
    云是舊太守,思之我為銘。
    吾惛不能進,何敢陳諸庭。
    我聞生民初,五常具函靈。
    器質欠推廣,物欲加凋零。
    眉睫近莫睹,稍遠何能聽。
    君子抱明德,止善湛中扃。
    靜如晝有夜,動若渭流涇。
    坐令方寸地,目睫何晶熒。
    上天方於昭,皎彼垂日星。
    五官屬宰制,萬化隨指令。
    留之千百載,猶足存典刑。
    余心豈昧此,一念存芳馨。
    在昔圣敬主,丹書刻方欞。
    近者摩鏡帖,字字炳丹青。
    夫君往教意,大寐如得醒。
    置之敬義堂,與世猶說鈴。
  • 離紅百顆橘千頭,何似南枝雪未收。
    國為和羹思是晏,士因止渴憶興周。
    笑談谷口終當隱,出處胸中要熟籌。
    夜月九會浮動處,癡頑寧復照齋丘。
  • 強栽髭鬢較錙銖,眼底精神不解枯。
    許我蒼顏殿諸老,可能同讀遠游無。
  • 江公與二敏,同葬敷山陰。
    下有虎豹藏,上有猩鼯吟。
    頗聞梁柱姿,時受斤斧侵。
    展轉不成寐,令人若為心。
  • 弟從尋陽來,四閱槐庭夏。
    謹重子所優(yōu),淑艾吾猶寡。
    拜官京洛裹,歸思康廬下。
    學力要日新,圣言當具寫。
  • 欲向云端問子巢,陵虛鶩遠恐疲功。
    懸知實地平如掌,何處人間有此高。
  • 北風馬猶感,首丘狐所思。
    雙林去杳靄,荊溪對漣漪。
    春秋同社人,半是新相知。
    勛賢拊遺址,終當遂營茲。
  • 風生松檜雨生杉,抖擻泥塵恨滿衫。
    從此便膺君命重,亦須昭穆葬江南。
  • 倬彼清溪兮山高水長,上承黟歙兮下接錢唐。
    雨稍漸漬兮眾流湯湯,家具舟楫兮商旅伏藏。
    繄四海以為家兮何獨困此一方,視已同溺兮用造舟以為梁。
    顧一歲之一新兮歲旱則亡,眷令長之遠慮兮不間雨暘。
    晴日當空兮余備不忘,帝用時以安下民兮余敢不強。
    雖傾余之囊橐兮使皆即乎康莊,彼慮如近憂兮令雖法而何傷。
    公雖憂而民喜兮百世蒸嘗。
  • 曾因肖象下箕星,夢寐猶應右武丁。
    顧我本非鐘鼎相,不應端笏侍天庭。
  • 月淡星疏子夜清,獨騎黃鶴下吹笙。
    當時只許風聽得,學與行云佩玉聲。
王遂 [南宋]

王遂(約1182—約1252)南宋金壇人,原字穎叔,后改去非。嘉泰二年(1202)進士,授官富陽主簿。紹定三年(1230)以賢能吏被朝廷選知郡武軍兼招捕司參議,安撫饑民,翦平兇孽,民得安居。后改知安豐軍,遷國子太常主簿。任監(jiān)察御史期間,主張近君子,退小人,正風俗,息爭逐名利;彈劾奸狡官吏。后授封右正言,不久升殿中侍御史。奏請在淮河地域置屯田,諫請君臣做好邊關軍務十一項急事。在官諫聲凜凜,時號“小元祐”。后遷戶部侍郎兼權左侍郎,歷任寶章、煥章、敷文、寶謨四閣待制,寶章、華文二閣直學士,先后出知遂寧、成都、平江、慶元、寧國、建寧、隆興七府,太平、溫泉二州,兼江西轉運副使。后授官工部尚書,最后以龍圖直學士通儀大夫辭官。著有《諸經講義》60卷、《奏議》20卷、《實齋文集》數卷。?

古詩大全

hao86網古詩為您帶來王遂的詩,王遂代表作,王遂的名詩,王遂的詩句,王遂的詩全集,王遂簡介

http://www.vip9tm30.com/shici_alist_3275/

合作QQ:564591      聯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