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感頑艷 āi gǎn wán yàn
哀:悲哀;感:感動;頑:愚拙;艷:慧麗。悲痛的情調(diào)使愚頑無知的人和聰明俊美的人同樣受到感動。后轉(zhuǎn)用以評述艷情作品。謂文辭既哀婉感傷;又古拙綺麗;深切感人。 -
哀鴻遍地 āi hóng biàn dì
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災(zāi)民 -
哀毀骨立 āi huǐ gǔ lì
哀:悲哀;毀:損壞身體。骨立:形容極瘦;只剩下骨頭架子。指因喪親極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間悲痛盡禮。 -
挨肩擦背 āi jiān cā bèi
挨:靠近;擦:接觸。形容緊緊挨著;也形容人多而擁擠。 -
挨三頂五 āi sān dǐng wǔ
形容人多,連接不斷。 -
矮人看戲 ǎi rén kàn xì
矮子擠在站著的人群里看戲;看不真切;只好隨聲附和。 -
藹然可親 ǎi rán kě qīn
形容態(tài)度和氣,使人愿意接近。 -
愛別離苦 ài bié lí kǔ
佛家語,指親愛的人離別的痛苦。 -
愛財如命 ài cái rú mìng
愛:吝惜;舍不得。吝惜錢財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樣。形容對錢財?shù)呢澙?、吝嗇達到了無以復(fù)加的程度。 -
愛國如家 ài guó rú jiā
指帝王像愛撫自己的家室一樣愛國愛民。 -
愛民如子 ài mín rú zǐ
舊時稱贊某些統(tǒng)治者愛護百姓,就象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 -
愛人利物 ài rén lì wù
愛護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
愛憎分明 ài zēng fēn míng
憎:恨。愛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
礙上礙下 ài shàng ài xià
礙:妨礙。妨礙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 -
愛口識羞 ài kǒu shí xiū
愛:吝惜。指怕羞而難以出口說話 -
愛財舍命 ài cái shě mìng
指寧愿舍棄自己的生命而追求錢財 -
愛才好士 ài cái hào shì
好:喜愛。愛護、重視人才 -
挨打受罵 ái dǎ shòu mà
挨:遭受。受人打罵與虐待 -
哀死事生 āi sǐ shì shēng
哀:哀痛;事:侍奉。哀慟死者,侍奉生者 -
哀樂相生 āi lè xiāng shēng
悲痛和喜樂互為因果 -
哀樂中節(jié) āi lè zhōng jié
指哀傷和歡樂都適度 -
愛民恤物 ài mín xù wù
關(guān)心、體恤百姓。 [恤:體恤。物:自我以外的人或環(huán)境,這里指眾人。] 書證:明·周楫《西湖二集》:“做官愛民恤物,今特佑汝?!?/em> -
愛親做親 ài qīn zuò qīn
謂彼此相投合而結(jié)成姻親。 -
哀哀父母 āi āi fù mǔ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腹艜r在暴政下人民終年在外服勞役,對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
哀兵必勝 āi bīng bì shèng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zhàn)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zhàn);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