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下阿蒙
吳下阿蒙的意思
指三國·吳之名將呂蒙,后haO86.com亦以譏缺少學(xué)識、文才者。
⒈ 指三國吳之名將呂蒙,后亦以譏缺少學(xué)識、文才者。 《三國志·吳志·呂蒙傳》“結(jié)友而別” 裴松之注引晉虞溥《江表傳》:“初, 權(quán)謂蒙及蔣欽曰:‘卿今并當(dāng)涂掌事,宜學(xué)問以自開益?!?蒙始就學(xué),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后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
引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xué)識英博,非復(fù)吳下阿蒙?!?br />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自今觀之,皆吳下阿蒙手筆也?!?br />清沉起鳳《諧鐸·隔牖談詩》:“汝吳下阿蒙,輒敢高持布鼓,過我雷門?!?br />亦省作“吳蒙”。 清黃景仁《送溫舍人汝適歸廣州》詩:“君去江南只半程,卻過吳蒙舊鄉(xiāng)井?!?/span>
阿蒙,指三國名將呂蒙。原習(xí)武略,后聽從孫權(quán)勸說,篤學(xué)不倦,幾年之后,學(xué)識英博。見《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后以吳下阿蒙比喻人學(xué)識淺陋。
【解釋】吳下:現(xiàn)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xué)識尚淺。
【出處】晉 虞溥《江表傳》:“至于今者,學(xué)識英博,非復(fù)吳下阿蒙?!?/p>
【示例】馬灣有鬣,德小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嗟乎!非吳下阿蒙。(明 徐宏祖《徐霞客游記 續(xù)篇》)
【語法】吳下阿蒙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
字義分解
1.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擴展至淮河下游一帶:吳鉤(古代吳地出產(chǎn)的一種彎刀,后泛指鋒利的刀劍)。吳越同舟(喻過去的仇人由于當(dāng)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
2. ?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吳下阿蒙(喻原先學(xué)識粗淺的人)。
3. ?泛指中國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帶:吳語。吳牛喘月(喻見到類似事物就膽怯害怕起來)。
4. ?姓。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處:~面|~部。
(2)(副)等級或品級低的:~等|~級|~策|~人。
(3)(副)次序或時間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車。
(5)(副)表示屬于一定范圍、情況、條件等:~列|部~|在同志們的幫助~。
(6)(副)表示正當(dāng)某個時間或時節(jié):節(jié)~|目~|時~。
(7)(副)用在數(shù)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兩~里都同意。
(8)(動)由高處到低處:~船|~降|~山。
(9)(動)(雨、雪等)降落:~雨|~霧。
(10)(動)頒發(fā);投遞:~令|~文|~通知|~帖。
(11)(動)去;到(處所):~鄉(xiāng)|~地|~基層。
(12)(動)退場:該隊三號上;五號~。
(13)(動)放入:~網(wǎng)捕魚|~箸|~鉆|~手。
(14)(動)卸除;取下:~裝|把敵人的槍~了!
(15)(動)做出(言論、判斷等):~結(jié)論|~定義。
(16)(動)開始使用;使用:~藥|~刀。(動物)生產(chǎn):~蛋|~崽。攻陷;攻克:連~數(shù)城。到規(guī)定的時間結(jié)束日常工作或?qū)W習(xí)等:~班|~工|~課。退讓: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藥|~刀。(動物)生產(chǎn)
(17)(量)(一~兒)。ɑ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兒)用在“幾、兩”后面;表示本領(lǐng)、技能:他真有兩~(兒)。有時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動詞后。表示由高處到低處
(20)(副)用在動詞后。表示有空間;能容納:這個劇場能坐~幾萬人。
(21)(副)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完成或結(jié)果:寫~八千字的論文。
1. 加在稱呼上的詞頭:阿大。阿爺。阿爹。阿羅漢。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1. 沒有知識,愚昧:啟蒙。發(fā)蒙。蒙昧。
2. 遮蓋起來:蒙罩。蒙子。蒙蔽。
3. 受:承蒙。蒙難。蒙塵。蒙垢。
4. 形容雨點細(xì)小:蒙蒙細(xì)雨。
5. 姓。
6. 同“艨”。
最近文章
http://vip9tm30.com/ciyu_view_9fca6243ac9fca6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