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

一下子的拼音:yī xià zi

一下子的注音:一 ㄒ一ㄚˋ ㄗˇ

一下子的詞性:副詞

一下子的結(jié)構(gòu):(獨(dú)體結(jié)構(gòu))(獨(dú)體結(jié)構(gòu))(獨(dú)體結(jié)構(gòu))

一下子的德語:
ganz pl?tzlich, mit einem Mal, auf Anhieb (Adj)?
一下子的法語:
net

一下子的意思

  • 一下子詞語解釋:

    1.一次、一回。
    2.極短的時(shí)間或突然迅速的動作。
    3.附于動詞后面,有略微的【hao86.com好工具】意思。
  • 什么是一下子引證解釋:

    ⒈ 見“一下”。

  • 一下子國語詞典:

    一次、一回。《紅樓夢.第四六回》:「璉二爺或有日得了不是,老爺太太恨的那樣,恨不得立刻拿來一下子打死?!埂段拿餍∈罚谖逦寤亍罚骸高@一下子,把他弄得走頭無路了,只好不去。」也作「一下」。

  • 一下子的詞語翻譯

    德語
    ganz pl?tzlich, mit einem Mal, auf Anhieb (Adj)?
    法語
    net
  • 一下子的網(wǎng)絡(luò)解釋:

    一下子 (詞語)

  • 一下子是一個(gè)漢字詞語,指時(shí)間短暫或動作迅速。

一下子的近反義詞

反義詞

  • 好一陣
  • 蝗蟲鋪天蓋地而來,田里豐收在望的莊稼一下子全都瘡痍滿目了。
  • 在歡樂谷玩旋轉(zhuǎn)飛車的我還沒坐穩(wěn)一下子就開始了,讓我措手不及。
  • 這次意想不到的打擊,使我一下子頭昏目眩,看朱成碧,深一腳淺一腳地也不知道走到什么地方了。
  • 這一仗取得勝利的原因之一,是我們先發(fā)制人,一下子占據(jù)了有利的制高點(diǎn)。
  • 他的幻想如同肥皂泡,一下子破滅了。
  • 媽媽剛才還是和風(fēng)細(xì)雨,突然一下子就發(fā)起火來,搞的我手忙腳亂。
  • 因?yàn)槭玛P(guān)重大,所以他半吞半吐,不敢一下子說出來。
  • 瓊斯先生是個(gè)象棋高手,他一下子攻得我走投無路。
  • 往事一樁樁一幕幕又呈現(xiàn)在眼前,她的身影翩若驚鴻,一下子變得清晰起來。
  • 看到這種情勢,許多人都感到有口難言,會議一下子冷了場。

一下子的字義分解

  • 讀音:yī

    (1)(數(shù))數(shù)目;最小的正整數(shù)。

    (2)(形)同一:~視同仁|咱們是~家人|咱們~路走|這不是~碼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紅柿。

    (4)(形)全;滿:~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專一:~心~意。

    (6)(副)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

    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歇|笑~笑。

    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

    (7)(副)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gè)動作(下文說明結(jié)果):~跳跳了過去|~腳把它踢開。

    (8)(副)一旦;一經(jīng):~失足成千古恨。

    (9)(助)〈書〉用在某些詞前加強(qiáng)語氣:~何速也|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讀音:xià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處:~面|~部。

    (2)(副)等級或品級低的:~等|~級|~策|~人。

    (3)(副)次序或時(shí)間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車。

    (5)(副)表示屬于一定范圍、情況、條件等:~列|部~|在同志們的幫助~。

    (6)(副)表示正當(dāng)某個(gè)時(shí)間或時(shí)節(jié):節(jié)~|目~|時(shí)~。

    (7)(副)用在數(shù)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兩~里都同意。

    (8)(動)由高處到低處:~船|~降|~山。

    (9)(動)(雨、雪等)降落:~雨|~霧。

    (10)(動)頒發(fā);投遞:~令|~文|~通知|~帖。

    (11)(動)去;到(處所):~鄉(xiāng)|~地|~基層。

    (12)(動)退場:該隊(duì)三號上;五號~。

    (13)(動)放入:~網(wǎng)捕魚|~箸|~鉆|~手。

    (14)(動)卸除;取下:~裝|把敵人的槍~了!

    (15)(動)做出(言論、判斷等):~結(jié)論|~定義。

    (16)(動)開始使用;使用:~藥|~刀。(動物)生產(chǎn):~蛋|~崽。攻陷;攻克:連~數(shù)城。到規(guī)定的時(shí)間結(jié)束日常工作或?qū)W習(xí)等:~班|~工|~課。退讓: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藥|~刀。(動物)生產(chǎn)

    (17)(量)(一~兒)。ɑ表示動作的次數(shù):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兩~(兒)。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兒)用在“幾、兩”后面;表示本領(lǐng)、技能:他真有兩~(兒)。有時(shí)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動詞后。表示由高處到低處

    (20)(副)用在動詞后。表示有空間;能容納:這個(gè)劇場能坐~幾萬人。

    (21)(副)用在動詞后。表示動作的完成或結(jié)果:寫~八千字的論文。

  • 讀音:zǐ

    1.  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

    2.  植物的果實(shí)、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shí)。

    3.  動物的卵:魚子。蠶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

    6.  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

    7.  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

    10.  用于計(jì)時(shí):子時(shí)(夜十一點(diǎn)至一點(diǎn))。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

    13.  個(gè)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

    14.  姓。

http://www.vip9tm30.com/ciyu_view_9f440843ac9f4408/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