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典

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

血證

血證的拼音:xuè zhèng

血證的注音:ㄒㄩㄝˋ ㄓㄥˋ

血證的結構:(獨體結構)(左右結構)

血證的意思

  • 血證詞語解釋:

    血證xuèzhèng

    (1) 帶Hao86.com有被害者血跡的,作為殺人證據(jù)的遺物

    evidence of murder,as blood stained clothes things
  • 血證的網(wǎng)絡解釋:

    血證 科普中國

  • 血證是指由多種原因引起火熱熏灼或氣虛不攝,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諸竅,或下泄于前后二陰,或滲出于肌膚所形成的一類出血性疾患,統(tǒng)稱為血證。也就是說,非生理性的出血性疾患,稱為血證。在古代醫(yī)籍中,亦稱為血病或失血。
  • 血證是涉及多個臟腑組織,而臨床又極為常見的一類病證。它既可以單獨出現(xiàn),又常伴見其他病證的過程中。中醫(yī)學對血證具有系統(tǒng)而有特色的理論認識,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形成了許多有效的治療方藥,對多種血證尤其是輕中度的出血,大多能獲得良好的療效。
  • 結論普通腹瀉患兒可出現(xiàn)病毒血癥,可以從腸道向其他臟器擴散,病毒血證實其擴散途徑。
  • 唐容川所指補虛主要指補血,并明確指出此補虛之法并非僅適用于吐血證,而是通治血證之大法,因而是統(tǒng)論補血之法。
  • 從相關本草著作及方劑出發(fā),對干姜在治療血證方面的功效特點及其炮制、配伍的用法做了整理。
  • 而丘墟作為膽經(jīng)的原穴,與血證的治療并無直接關系。
  • 我已經(jīng)用逐日追風和鮮血證明了天下滔滔帥哥舍我者其誰,如今要來就個絕的——害群了。
  • 發(fā)熱或身熱已退,頭暈乏力,納呆欲嘔,腹痛拒按,肌膚瘀斑,便下膿血或并見其他出血證。
  • 目的:探討自擬降脂湯對高脂血證的治療作用。
  • 前言:“火”、“熱”雖為血證急性期的基本病機,但亦不能排除虛寒證。
  • 治中風眩暈,虛勞,諸見血證,咳嗽血,痿、厥、攣,消癉,傷燥,遺精,赤白濁,腳氣,鶴膝風。
  • 血證而言,中醫(yī)試圖將其歸為四類:血虛、血瘀、血熱和血寒。

血證的字義分解

  • 讀音:xiě,xuè
    [ xuè ]

    1. 人或動物體內(nèi)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不透明液體,大多為紅色,主要成分為“血漿”、“血細胞”和“血小板”。味咸而腥:血型。血脂。血壓。血糖。血跡。血汗。血淚。血洗。血書。血雨腥風。血海深仇。

    2. 人類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關系:血統(tǒng)。血緣。

    3. 喻剛強熱烈:血性。血氣方剛。

  • 讀音:zhèng

    (1)(名)證明:~人|~詞|~婚|~券|~書。

    (2)(名)證據(jù);證件

http://www.vip9tm30.com/ciyu_view_9f0c7843ac9f0c78/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