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包子

吵包子的拼音:chǎo bāo zi

吵包子的注音:ㄔㄠˇ ㄅㄠ ˙ㄗ

吵包子的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獨體結(jié)構(gòu))

吵包子的意思

  • 吵包子詞語解釋:

    【好工具h(yuǎn)ao86.com】包子chǎobāozi

    (1) 〈方〉吵架;爭執(zhí)

    quarrel
  • 什么是吵包子引證解釋:

    ⒈ 方言。鬧糾紛;吵架。

    魏巍《東方》第三部第二章:“這一家一戶還吵包子鬧分家哩,這么多戶合到一塊能行么?”

  • 吵包子的網(wǎng)絡(luò)解釋:

    吵包子

  • 吵包子,讀音是chǎo bāo zi,是一個漢語詞匯,解釋為吵架,爭執(zhí)。

吵包子的字義分解

  • 讀音:chǎo,chāo
    [ chǎo ]

    1. 聲音雜亂攪擾人:吵人。吵擾(①吵鬧使人不得安靜;②爭吵)。

    2. 打嘴架、口角:吵嘴。爭吵。

  • 讀音:bāo

    (1)(動)用紙、布等裹起來

    (2)(名)(~兒)包好了的東西:藥~|郵~。

    (3)(名)裝東西的口袋:書~。

    (4)(量)用于成包的東西:兩~大米|一~衣服。

    (5)(名)物體或身體上鼓起來的疙瘩:樹上有個~|腿上起了個~。

    (6)(名)氈制的圓頂帳篷:蒙古~。

    (7)(動)圍繞;包圍:騎兵分兩路~過去。

    (8)(動)容納在里頭;總括在一起:~含|無所不~。

    (9)(動)把任務(wù)承擔(dān)下來;負(fù)責(zé)完成:~醫(yī)|~教|~片兒(負(fù)責(zé)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圍的工作)。

    (10)(動)擔(dān)保:~你滿意。

    (11)(動)約定專用:~車|~了一只船。

    (12)姓。

  • 讀音:zǐ

    1.  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

    2.  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

    3.  動物的卵:魚子。蠶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

    6.  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

    7.  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xué)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

    10.  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

    13.  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

    14.  姓。

http://www.vip9tm30.com/ciyu_view_9beb7243ac9beb72/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