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道的意思
⒈ 舊時禮節(jié),遇尊長于道,避退一旁,以示敬畏。
引《后漢書·馮異傳》:“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br />宋趙與時《賓退錄》卷二:“街司促光祖輩避道, 光祖輩出語不遜。”
明謝肇淛《五雜俎·事部三》:“京師內臣,雖至賤者,路遇相君,亦揚鞭交臂,不肯避道。”
避道的字義分解
(1)(動)躲開;避免:~難|~暑。
(2)(動)防止:~雷針。
1.道路:鐵~。大~。人行~。羊腸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徑:河~。下水~。黃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頭頭是~。以其人之~,還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義。
5.技藝;技術:醫(yī)~。茶~?;ā?。
6.學術或宗教的思想體系:尊師重~。傳~。衛(wèi)~士。
7.屬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俊!谩@稀?。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組織:一貫~。
9.線條;細長的痕跡:畫了兩條橫~兒,一條斜~兒。
10.姓。
11.我國歷史上行政區(qū)域的名稱。在唐代相當于現在的省,清代和民國初年在省的下面設道。
12.某些國家行政區(qū)域的名稱。
13.說:~白。能說會~。一語~破。
14.用語言表示(情意):~喜?!?。~謝。
15.說(跟文言“曰”相當,多見于早期白話)。
16.以為;認為:我~是誰呢,原來是你。
最近文章
http://www.vip9tm30.com/ciyu_view_9ba0b643ac9ba0b6/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