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
注音:ㄢ ㄕˇ ㄓ ㄌㄨㄢˋ
安史之亂的意思
唐代安祿山、史思明發(fā)動的叛亂。公元755年冬,節(jié)度使安祿山起兵叛亂,攻占洛陽,次年稱帝,入長安,并遣部將史思明占河北廣大地區(qū)。玄宗逃往四川,肅宗在靈武(今屬寧夏)即帝位。757年,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唐將郭子儀等收復(fù)長安、洛陽。759年,史思明殺安慶緒,自稱燕帝,克洛陽,不久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唐haO86.com軍屢敗叛軍,763年史朝義被迫自殺。歷時(shí)七年的叛亂被平息,唐朝由此轉(zhuǎn)衰。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安祿山于范陽起兵造反,陷兩京,玄宗逃往四川。祿山死,子慶緒繼之;慶緒死,史思明繼之;思明死,子朝義繼之,至代宗廣德元年,其亂始被郭子儀、李光弼等敉平,歷時(shí)九年,史稱為「安史之亂」。也作「天寶之亂」。
字義分解
(1)(形)安定:心神不~。
(2)(動)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對生活、工作等感覺滿足合適;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鄬Γ汗?。
(5)(動)使有合適的位置:~插|~頓。
(6)(動)安裝;設(shè)立:~電燈。
(7)(動)加上:~罪名。
(8)(動)存著;懷著(某種念頭;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書〉疑問代詞。問處所或表示反問:而今~在|~能若無其事?
(11)(量)安培的簡稱。
(1)(名)歷史:~學(xué)。
(2)(名)古代掌管記載史事的官。
(3)姓。
1.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2.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jì)。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4.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5.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6.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
1.沒有秩序和條理:~七八糟。
2.武裝騷擾:兵~。叛~。
3.使混亂;使紊亂:搗~。以假~真。
4.任意;隨便:不許~扔紙屑。
最近文章
http://vip9tm30.com/ciyu_view_9b98af43ac9b98af/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