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纻舞的意思
⒈ 盛行于晉、南朝各代的江南民間舞蹈。有獨(dú)舞和群舞兩種。舞者穿輕紗般的白色長袖舞衣,故稱。
引《晉書·樂志下》:“《白紵舞》,案舞詞有巾袍之言,紵本吳地所出,宜是吳舞也?!?br />南朝宋鮑照《奉始興王白紵舞曲啟》:“被教作白紵舞歌辭,謹(jǐn)竭庸陋,裁為四曲,附啟上呈?!?br />唐王建《白紵歌》之二:“城頭烏棲休擊歌,青蛾彈瑟《白紵舞》?!?/span>
白纻舞的字義分解
(1)(形)像霜、雪的顏色:~布|潔~。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沒有加上什么東西;空白:~開水。
(4)(形)沒有效果;徒然:~費(fèi)力氣。
(5)(形)無代價(jià);無報(bào)償:~吃|~給。
(6)(名)象征反動:~軍|~區(qū)。
(7)(動)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錯誤:寫~字|把字念~了。
(10)(動)說明;陳述:表~。
(11)(名)戲曲或歌劇中用說話腔調(diào)說的語句:道~|對~。
(12)(名)地方話:蘇~。
苧麻。 也指 用苧麻纖維織的布。
1. 按一定的節(jié)奏轉(zhuǎn)動身體表演各種姿勢:舞蹈。舞技。舞姿。舞會。舞劍。舞女。舞曲。舞臺。
2.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
最近文章
http://www.vip9tm30.com/ciyu_view_9b8f7343ac9b8f73/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