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諸己

反求諸己的拼音:fǎn qiú zhū jǐ

反求諸己的注音:ㄈㄢˇ ㄑ一ㄡˊ ㄓㄨ ㄐ一ˇ

反求諸己的詞性:成語

反求諸己的意思

  • 反求諸己詞語解釋:

    (好工具hao86.com)求諸己fǎnqiúzhūjǐ

    (1) 求:尋求。諸:“之于”的合音。反省自己的過失,加以改正,而不責怪別人

    發(fā)而不中,則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禮記》
    seek the cause in oneself instead of sb. else
  • 什么是反求諸己引證解釋:

    ⒈ 猶反躬自問。謂從自己方面找原因。

    《孟子·公孫丑上》:“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br />宋程頤《周易程氏傳》卷三:“君子之遇艱阻,必反求諸己,而益自修?!?br />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上:“子夏篤信圣人, 曾子反求諸己。”

  • 反求諸己國語詞典:

    反過來要求自己。

  • 反求諸己的成語解釋

    【解釋】諸;之于的合音;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qū)ψ约禾岢鲆蟆?/p>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示例】君子之遇艱阻,必反求諸己,而益自修。(《二程全書 伊川易品三》)

    【近義詞】反躬自問、嚴于律己、閉門思過、反躬自省

    【反義詞】苛求于人、怨天尤人

    【語法】反求諸己動賓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查看更多

    反求諸己的網(wǎng)絡解釋:

    反求諸己

  • 反求諸己是一個成語,讀音為fǎn qiú zhū jǐ,意思是遇到挫折時切莫責怪他人,而應先反過來從自己身上找出問題的癥結(jié),并努力加以改正。

反求諸己的近反義詞

  • 不怨天,不尤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 只要反求諸己,我們就會明白,智能生命可能發(fā)展成我們不樂見的東西。
  • 這就是古人常說的,反求諸己,因此融會貫通,而能觸類旁通的道理。
  • 我們不知道反求諸己,求自心的話,我們就會當面錯過,交臂失之。
  • 李經(jīng)理成功的秘訣,就是時時反求諸己,不斷檢討自己的失誤。
  • 如果工作上出了問題,則應該反求諸己,而非只是一味地責怪別人。
  • 孩子考試成績不好,你首先應該反求諸己,檢查一下自己做得怎么樣才對。
  • 老王時時不忘反求諸己,自我檢討,難怪做人處事絕少有所缺失。
  • 既然你想要連任理事,就應該反求諸己,認真做事,而不是發(fā)黑函中傷他人。

反求諸己的字義分解

  • 讀音:fǎn

    (1)(動)回;還:~擊。

    (2)(動)反抗;反對:造~。

    (3)(動)翻轉(zhuǎn):~復。

    (4)(動)推及:舉一~三。

    (5)(形)與“正”相對:~面。

    (6)(副)反而;相反地:畫虎不成~成犬。

  • 讀音:qiú

    (1)(動)請求:~救|~教。

    (2)(動)要求:精益~精。

    (3)(動)追求;探求;尋求:~學問|實事~是|刻舟~劍|不~名利。

    (4)(動)需求;需要:供~關(guān)系|供過于~。

    (5)姓。

  • 讀音:zhū

    (1)(形)眾;許多:~公|~侯|~ 君|~位|~子百家。

    (2)姓。

    (助)〈書〉“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實施(=之于)|公~社會(=之于)|有~?(=之乎)

  • 讀音:jǐ

    (1)(代)自己:舍~為人|堅持~見。

    (2)(名)天干的第六位。參見〔干支〕。

http://www.vip9tm30.com/ciyu_view_9a827b43ac9a827b/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