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yǔ)詞語(yǔ)拼音 漢語(yǔ)解釋
反坐的意思
[hao86.com好工具]反坐
(1) 把被誣告人應(yīng)得的刑罰,反過來加在誣告人身上
⒈ 指我國(guó)封建社會(huì)對(duì)誣告罪的刑罰。即把被誣告的罪名所應(yīng)得的刑罰加在誣告人身上。
引《后漢書·黨錮傳·李膺》:“膺表欲按其罪, 元羣(羊元羣 )行賂宦豎, 膺反坐輸作左校?!?br />唐長(zhǎng)孫無(wú)忌《唐律疏議·斗訟三》:“諸誣告人者,各反坐?!?br />《老殘游記》第十八回:“是誰(shuí)教你誣告的。你不知道律例上有反坐的一條嗎?”
魯迅《故事新編·理水》:“你竟這樣的侮辱我!說我不是人……如果我真的不是人,我情愿大辟--就是殺頭呀,你懂了沒有?要不然,你是應(yīng)該反坐的?!?/span>
⒉ 反誣;誣賴。
引《水滸傳》第四五回:“這婦人反坐石秀 …… 楊雄聽了,心中火起。”
誣告他人,其人應(yīng)得何罪,則使誣告者反受之,稱為「反坐」。
反坐的字義分解
(1)(動(dòng))回;還:~擊。
(2)(動(dòng))反抗;反對(duì):造~。
(3)(動(dòng))翻轉(zhuǎn):~復(fù)。
(4)(動(dòng))推及:舉一~三。
(5)(形)與“正”相對(duì):~面。
(6)(副)反而;相反地:畫虎不成~成犬。
1. 古人雙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腳后跟上,這是其本義,后泛指以臀部著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墊。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盤膝坐著死去)。坐禪。坐功。坐騎。
2. 乘,搭:坐車。坐船。
3. 堅(jiān)守,引申為常駐,不動(dòng):“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坐莊。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對(duì)著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5. 把鍋、壺等放在火上:坐鍋。
6. 物體向后施壓力:房頂往后坐。
7. 介詞,因,由于,為著:“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8. 副詞(a.空,徒然,如“胡為坐自苦,吞悲仍撫膺”;b.無(wú)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則鹽必坐長(zhǎng)十倍”;c.遂,即將,如“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yuǎn)客”;d.深,如“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煙晚,坐見漁舟兩兩歸”)。
9. 定罪:連坐。反坐。坐贓(犯貪贓罪)。
10. 瓜果等植物結(jié)實(shí):坐瓜。坐果。
11. 同“座”。
相關(guān)的成語(yǔ)
按照詞語(yǔ)字?jǐn)?shù)查詢
最近文章
http://www.vip9tm30.com/ciyu_view_9a822443ac9a8224/
合作QQ:564591 聯(lián)系郵箱:kefu@hao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