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苗
“漢苗”屬苗族的一個(gè)支系,苗語的“漢苗”自稱是“蒙灑或蒙廈”,“蒙灑和蒙廈”按漢語來講準(zhǔn)確的叫法是“蒙夏”。因?yàn)槊缱迦硕及褲h人叫成“廈、刷、灑、傻”,所以苗族支系的“蒙灑或蒙廈”譯成漢語就是漢苗之意。有些地方叫g(shù)hab nus(諧音:嘎腦),新中國成立后統(tǒng)稱為苗族,英文寫作:MIAO或HMONG。漢苗在上古時(shí)代有“荊楚”、“荊蠻”、“南蠻”等的得名,便是如此。禹伐“三苗”的殘酷戰(zhàn)爭以后,中原文獻(xiàn)不再有“三苗”的記載。荊楚、楚荊、荊蠻、南蠻等不同的呼喚,都是泛指苗族人們的共同體,他的前身,是漢族,歷商、周至戰(zhàn)國后期,漢苗后裔在“荊”、“楚”、“蠻”的抽象掩蓋下,又出現(xiàn)于史冊。這些稱呼把苗和其他族稱混同在一起。宋以后,苗才從若干混稱的“蠻”中脫離出來,作為單一的民族名稱。漢和帝 時(shí)有嘉苗一莖九穗,時(shí)人以為祥瑞。 南朝 梁簡文帝 《謝敕賚長生米啟》:“ 堯 禾五尺,未足稱珍; 漢 苗九穗,方斯非擬?!?/li>漢苗之所以被其它苗族支系稱之為“蒙灑”,是因?yàn)樵撝凳怯蓾h人形成的一個(gè)苗族支系。蒙灑(真正的讀法是“蒙夏”),苗語里“蒙灑”的“蒙”便是漢語的“人”,“蒙灑”的“灑”便是苗語、漢語里“夏”的傳音,“蒙灑”譯成漢語真正的意義就是“夏人”之意。分布在貴州大方、畢節(jié)、織金、黔西、平壩、安順、普定、鎮(zhèn)寧、郎岱、六盤水、安龍、興仁、晴隆、興義、廣西隆林、西林,云南廣南、邱北、蒙自、個(gè)舊等縣市的部分鄉(xiāng)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