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唐代著名詩人,湖州武康人,祖籍平昌。

孟郊的詩作多是描寫社會中下層的世態(tài)炎涼和民間苦難,故有“詩囚”之稱,與賈島并稱“郊寒島瘦”,與韓愈齊名,為韓孟詩派的開創(chuàng)者。

他的詩詞有的古樸凝重,有的清新典雅,有的雄偉磅礴,現(xiàn)存詩達500多首,以短篇居多。大多收在《孟東野詩集》中。其中最經(jīng)典的莫過于《登科后》。

登科后

唐代: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首詩詞是孟郊四十六歲進士及第時所寫,表達了詩人登科后欣喜若狂的心情。這時的他已步入中年,而且距離第二次科考失敗已經(jīng)過去三年。

這次孟郊并沒有抱太大的希望,居然能金榜題名,這讓他感覺仿佛一下子從苦海中跳躍出來,人生達到了顛峰。曾經(jīng)的饑寒交迫,生活的艱辛和困頓,完全不值得一提了。終于可以揚眉吐氣,郁悶的心情也隨風飄散。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孟郊要騎著高頭大馬,走遍長安城的大街小巷,把所有美麗的花朵都看完了。這種心情自然和孟郊的坎坷經(jīng)歷是分不開的。

孟郊自幼家境貧寒,四歲那年暴發(fā)了著名的“安史之亂”,多年的戰(zhàn)亂使得其與家人輾轉(zhuǎn)生活在多地,居無定所。特別是孟郊十歲時,父親與世長辭了,這讓本就清貧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母親一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含辛茹苦帶大了他和兩個弟弟,所以孟郊和母親有著特別深厚的情誼。直到孟郊四十一歲時,才在故鄉(xiāng)湖州舉鄉(xiāng)貢進士,于是往京應(yīng)進士試。

在長安應(yīng)試階段,他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過著挨餓受凍的日子。外面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孟郊只能在陋室里凍得瑟瑟發(fā)抖。除了饑餓和寒冷,病痛也不斷侵襲著他的身體。

臥病

唐代:孟郊

貧病誠可羞,故床無新裘。

春色燒肌膚,時餐苦咽喉。

倦寢意蒙昧,強言聲幽柔。

承顏自俯仰,有淚不敢流。

默默寸心中,朝愁續(xù)莫愁。

孟郊第二次應(yīng)試,最終還是落榜。一次次的落第,一次次無情的打擊讓他對家人產(chǎn)生了深深的愧疚,他思念起了家鄉(xiāng)的母親,便寫了“萱草生堂階,游子行天涯。慈親倚堂門,不見萱草花?!?《游子》)。這也是詩人屢敗屢戰(zhàn)的動力。

命運不會虧待一個努力奮斗的人,在第三次應(yīng)考,孟郊終于進士及第。中了進士后,直到五十歲,孟郊便開始了仕途生涯。他終于可以做官了,有了穩(wěn)定的職位和俸祿,這時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接母親到身邊安度晚年。此時的孟郊百感交集,想起了多年來母親對自己的牽掛和鼓勵,想起自己多次落第后對母親的愧疚。往事浮現(xiàn)在眼前,母親為自己縫衣的的鏡頭歷歷在目,久久揮之不去。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天下最博大、最無私的愛就是母愛了。這首詩寫了這樣一個情景:兒子要出遠門了,母親滿懷著慈愛替兒子縫衣。

那一針一線之中融入了母親多少的愛和惦念牽掛呀!兒子出了遠門,何時才能回來呢?兒子出門的日子里,母親哪一天不牽掛呢?遠游的兒子知道母親將每日倚在門口、盼望著兒子歸來嗎?兒子怎能報答這一片比海還深的慈愛呢?母親難道需要兒子來報答自己嗎?要知道,天下最無私的愛就是母愛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說出了做兒子的人對母親的感念,對母愛的銘記,而兒子的這片心意,與母愛相比,顯得多么微不足道啊!

此詩道出了偉大的母愛,道出了游子對母愛的銘記。天下做兒女的人,誰不感念母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