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工具全集 詩詞查詢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歷史上建都金陵的亡國之君,多遭到后世非議。三國吳后主孫皓,“一片降幡出石頭”,白棺素服,自縛出降;南朝梁武帝崇信佛,終起侯景之亂,被囚餓死于景陽樓;陳朝后主陳叔寶,金陵城破時,同寵妃張麗華藏于胭脂井中,后被隋將吊出處死。

這三位末代君王,亡國起因各不相同,但卻都亡于虎踞龍盤的金陵石頭城。李煜也是亡于金陵的末代君王,難免要遭到后世的斥責非議。但是,李煜亡國的原因應該具體分析,就南唐國來講,其不亡是不可能的。

丟了山河,沒了權利、地位的昔日帝王,在他人政權之下茍且偷活,日子自然也不是那么好過的。而作為李煜的女人,小周后也一樣隱忍侮辱,并且,在丈夫被奉為違命侯之后,做了令人感到恥辱的鄭國夫人。

不僅如此,宋太宗早就窺于小周后的美貌,對其垂涎欲滴,更多次伺機侮辱。李煜在975年被俘,宋太宗從978年開始強行召見小周后,并對其施暴,從元宵節(jié)到七夕,時間長達半年之久。

這期間,雖然,每次被侮小周后都是極力反抗,回到家中也都是痛哭流涕,訴說委屈,但是,李煜除了心中苦悶,痛苦自責之外,也別無他法。因為,自己作為亡國之人,已經(jīng)沒有能力談及尊嚴,更沒有能力保護自己身邊的女人。

最終,在悲憤、絕望、痛苦、屈辱之下,李煜寫下了他人生的絕唱,《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在這首詩中,李煜將自己掩飾已久的亡國之痛、故國之思和盤托出,一書胸中郁悶之后,卻也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宋太宗聽聞此詩之后,認為李煜是人心不死,復辟之欲仍在,故,賜給了李煜一杯“牽機藥”,讓其自殺而亡。

李煜死后,小周后終日神不守舍,魂不附體,無心梳妝,更是茶飯不思,伊人憔悴之容令人生憐。而此時,賊心不死的宋太宗,還貪戀芳澤,假意召見小周后,實則想借機侮辱。而此時的小周后,失去了心愛的丈夫,痛不欲生,更是了無牽掛。所以,她對于趙光義的要求,誓死反抗,以死相抵,從此,拒絕再入宮,終日守護在丈夫的靈位前,不愿離開。

數(shù)月之后,昔日閉月羞花的小周后,已然變成了弱不經(jīng)風,骨瘦如柴的凄涼女子。面對丈夫的死,面對亡國的痛,她覺得自己生無可戀,最后,選擇了自殺,隨丈夫而去了,這也足見其對李煜的癡心與深情。

就這樣,又一位美人也香消玉殞了。

兩位絕世美女,一個含怨病逝,一個心痛自縊,皆是世人艷羨的紅顏,也是為情薄命的苦難之人。一世天子愛,一代帝王情,死于非命,是很多喪權滅國的帝王都會面臨的下場。而對于他們身邊的女人,也多逃不過凄慘的命運。

也許,有人會覺得李煜無能,認為他不配做皇帝,更不配擁有兩位絕世美女,甚至,還為其窮盡一生,死而后已。但奈何,這就是愛情,也許眾人眼中的不堪之人,在情人眼里卻是那般特別,令人著迷,哪怕是用盡一生,也愿意為之付出。

當年,褒姒一笑傾城,曾經(jīng),楊貴妃一曲誘亂。如若不是李煜不愛江山,愛美人,一心留戀溫柔鄉(xiāng),貪念大周后的琵琶陣陣,癡迷小周后的莞爾一笑,或許,他會把更多的心思,放于朝政、放在社稷、放在黎民百姓和治理國家之上,或許這樣,南唐的歷史還能延續(xù)幾年,或許這樣,李煜最后也不至于必含恨而終... ...

或許,也只是或許,江山美人,何以權衡,也只能留給后人評說了。

史載,趙光義曾問南唐舊臣潘慎修:“李煜果真是一個暗懦無能之輩嗎?”潘慎修答道:“假如他真是無能無識之輩,何以能守國十余年?


相關文章